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根基

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2024-12-27 15:53 事业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进行统筹部署。

千秋伟业,关键在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人才工作以及人才战略布局也要因时而变、随事而制。

首先,要拓展人才的内涵与定义。

人才的本质特征需要从时代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高度加以重新认识。以往我们定义人才内涵,主要是着眼于什么是人才,主要强调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社会贡献等,但对“为什么需要人才”缺少更加准确的定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就赋予了人才新的时代价值,要引导广大学生等人才群体与祖国同心同向,与时代同频共振,将“小我”融入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大我”之中。

要全面提高适应时代发展人才的培养质量。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程教育,要从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逐步进入信息文明对人才需求转变的高度去认识。目前,信息化、智能化、脑认知、芯片、精准医疗、大数据等新概念层出不穷,创新业态正催促高等教育转型。传统的理科和工科已不足以应对时代变革,部分核心知识需要重构,学科专业也需要迭代发展。

例如,“新工科”的概念,不仅是指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也包含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机器人等用于传统工业方法升级改造的工科专业。与传统工科相比,新工科更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尤其注重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结合。作为科学、人文、工程的交叉融合,新工科所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要具备全球视野、领导能力、整合能力、实践能力,要能将技术和经济、社会、管理进行融合,要具备引领工程、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潜力。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等亦是如此。

“四新”学科建设的提出是建立在信息时代的新经济、新产业和新行业的基础之上,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新业态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而学科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载体,必须顺应发展进行改革创新,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才引领驱动”,是对人才引领发展地位和人才驱动创新作用的高度概括,重点强调了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驱动创新的目标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才引领驱动的现代化,是人才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也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现代化。人才当成长于现代化建设,集聚于现代化建设,作用于现代化建设,奉献于现代化建设。

其次,要筑牢人才自主培养的基础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提升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吸引了许多国际人才。然而,高素质人才归根结底要依赖于高质量自主培养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满足这样庞大的人才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并提出到2025年“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到2030年“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的目标。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结构需要多元化,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多方面人才的需求以及个人成长的不同需求。目前,大学的入学标准已经与精英教育阶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生源知识结构的多元性和生源质量的差异性加大,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和保障都发生了改变。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供需矛盾转向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资源的渴求与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此外,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但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认知多多少少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这种思想观念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实际需求,也无益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转变观念,遵循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发展规律。

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实现通识教育,并将其纳入高考。为挖掘拔尖创新人才,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应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构建数、理、化、文、史、哲等基础知识体系,使学生完成高中教育就能够具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个板块的基础知识结构,具备跨时空的思维能力、跨文化的交流能力、跨学科的学习能力,并在高考考试范围内增加通识教育内容。

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要素,要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完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强国目标,则必须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撑。

再次,要为青年人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不少政策举措,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但一些工作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例如,多年来,我国学生多以考上大学为分界点,为了考上好一点的大学,中小学阶段“累得要命”,然而“严进”却未必“严出”,这也使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降低了对自己的约束和要求。

其实,可以参考借鉴国外较成熟的做法,用“疏”而不是“堵”的方式,通过试行学位分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中学到大学处于重要的人生转折阶段,大学生更容易因为不适应而迷失自己,要防止让他们在人生最好的年华“躺平”。

条件成熟时,可尝试先以学士学位为试点,根据学习成绩和能力表现颁发不同等级的学士学位。分级既会影响继续深造,也会影响其未来就业,等于通过优胜劣汰的分层促推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

再如,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人才的一个主要衡量指标就是SCI论文发表数量以及发表期刊的档次,而论文指标又捆绑了职称评审、课题申报、科研获奖、经费支持以及各项荣誉获得,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论文主导了人才培养目标。我国是世界上论文发表数量最多的国家,而我们希望有更多论文成果契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此外,“唯数字”的评价指标既不利于青年人才迸发创新活力,也不利于高水平成果的产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目前走上科研岗位的青年人才面临项目担纲机会少、成长通道窄、生活压力大等问题,要优化青年科技人才管理评价体系,打造青年科研人员教育、培训、资助等成长全过程的协同支撑体系,汇集青年智慧,早日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最后,构筑人才高地、集聚人才需要创新的组织体系。 

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开启“人才战”,加快了抢夺人才、引进人才的步伐。然而,要形成规模效应,营造创新生态,需要的是精确匹配的、以顶尖人才引领的人才群落。构筑人才高地、集聚高层次人才要坚持引育并举,广大留学人员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生力军,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坚力量。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发展,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在国家发展的不同时期,留学归国人员也都作出过巨大贡献。如今,党的二十大已经绘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广大留学人员作为人才生力军,要找准坐标和方向,投身新征程,贡献新力量。

“开放共享,合作共赢”已成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今后任何“单打独斗”的城市是没有未来人才的,只有互相“结网”共建的区域才有成为未来创新人才高地的可能。依托大型科研平台的人才组织体系依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渠道。英国剑桥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LMB)迄今为止孕育了29位诺贝尔奖得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PI)在全球技术研究专项排名第一,造就了33位诺贝尔奖得主。我国应坚持科研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聚焦重大创新领域,着力打造以重大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工程和计划为主轴,以各级重点实验室、企业实验室、各类专业实验室为支撑,集聚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和创新团队。系统谋划创新人才集聚、协同、开放和智能发展,发挥大科学家引领、多学科交叉、链接地方、联系国际等人才资源优势和组织协同优势,建设世界人才高地。

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高质量人才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作者李志民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来源:《神州学人》(2022年第12期)

*本文作者,由_合作伙伴_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_处理。

相关领域的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