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方略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方略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2024-12-27 15:53 事业线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以更新颖的表现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贴近现实生活,必须紧扣时代之需,借助科技和产业,开拓文化市场,从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以更新颖的表现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贴近现实生活,必须紧扣时代之需,借助科技和产业,开拓文化市场,从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以更新颖的表现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贴近现实生活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传统”走向“现代”,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创造性转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加以转化,以更新颖的表现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贴近现实生活;要立足实践,在实践中认识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通透”、讲“通俗”,传播人民听得懂的文化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度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通透”、讲“通俗”,传播人民听得懂的文化内容,才能使大众完整了解附着在内容之中的道理和精神,人民才会愿意接受并不断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来。因此,准确掌握并运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体系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再加工”,加快人民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在传播用词考究和思辨性强的深邃文化内容时,应立足口语化强、鲜活生动、感染力强、灵活多变、地域特征明显的群众话语,将晦涩的文言文转为通俗易懂、轻松诙谐的具有时代化、通俗化特征的话语表达方式,呈现形式上可巧用流行歌曲、电影电视剧等活泼的载体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例如在歌曲传唱和荧幕投放中将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曲目、民间艺术等内容进行艺术化加工和生动展示,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保留文化原有的“根”和“魂”,还要准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正确衡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标准。例如,弘扬并传承“仁义礼智信”的中华传统美德,将真正贯穿时代的积极理念融入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转化为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内在动力。

2.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人民创造,最终也应由人民共享。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必须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实现有机融合,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要重视日常传统文艺创造,打造文艺精品,为人民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熟知易解的主流文艺产品;同时,通过妥善处理“守”与“变”的关系,将“束之高阁”的高雅文艺转变为全民参与的大众文化。通过选择更贴近群众生活实际的微题材,采用“微科技”“微手段”“微传播”“微视频”等形式不断扩大对人民群众的文化宣传教育覆盖面,在“寓教于乐”的表现形式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人民现实的点滴生活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体系。教育必须深入扎根人民的实际生活,才能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有必要进一步积极健全文化教育考核机制,将饱含优秀文化基因的课程纳入教育教学系统,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能力,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能够接触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真正“用”起来。

紧扣时代之需,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现在”走向“未来”,必须把握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向。既要面向现实并服务实践,紧扣时代之需、民众之愿,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要根据时代新进步新进展的要求,在对原有传统文化进行补充、拓展、完善的基础上,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质的飞跃,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1.立足当代实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高度重视现实需求,根植实践并坚持问题导向。要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源研究。反复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古籍,如深入探究《春秋》《史记》《论语》等典籍的思想内涵和渊源关系,从中提取古代优秀文化基因。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其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审美品格、艺术情趣、辩证思维和科学智慧是中华民族顽强拼搏的精神支柱。必须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运用辩证思想认识传统价值理念的两重性质,有所扬弃地传承历史传统文化,从而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及时回应时代课题,将文化发展中厚积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深度融入国家文化建设实践。例如,将“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中华民族精神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凝心聚力,不懈奋斗。要让人类一切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契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秉持开放兼容的学术态度。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这一重要历史机遇,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2.植入时尚元素,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直面回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新要求,可以将传统文化内容与现代流行因素相融合,寓教于乐、旧曲新唱、故事新讲。一是在线上和线下的游戏项目内容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植入极具中国特色的背景图画、国风服饰和经典台词,传统节日来临时亦可增加相应节日的游玩项目、趣味答题,使玩家在欣赏古色古香的背景图片和琴瑟和鸣的古风曲调中提升文化参与感、体验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的同时,引导人们以敬畏之心珍视文化瑰宝,并吸引更多国人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进行传统曲目与潮流音乐歌曲串烧、歌词新编,将流行、摇滚、爵士、民谣等元素与京剧、昆腔、黄梅戏等进行适度合理的融合,让听众在流行音乐元素的新潮表演形式中感受中国传统曲目独特婉转的“中国风”韵味,实现旧曲新唱,扩大传统戏曲的传唱覆盖面,助推其闪亮“出圈”。三是将中国民间故事、神话故事、成语故事和英雄传记等传统内容搬上大荧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电影娱乐有机结合起来,制作成带有中国文化印记的电影、电视剧、动画漫画,让观众们在新潮的电影特效、精良的杜比音效、科技感十足的影视作品中体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耳熟能详又气势恢宏的影视作品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汲取中国精神。

借助科技和产业,开拓文化市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主动精神、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同时也要借助科技和产业,开拓文化市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向人们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

在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科技成果不断更新换代的数字经济时代,想要更有力度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必须借助新兴数字化战略和科技产能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打通文化科技融合“最后一公里”,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安排,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体系,实现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利用5G直播等数字化技术打造传统文化资源线上分享平台,鼓励创作者们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形式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质内容,传播多种多样的传统特色文艺,拉近观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艺传承人之间的距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年轻的方式呈现在大众眼前。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外在表现形式和载体。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向人们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通过三维扫描技术对文化遗产以1∶1的真实数据获取,可实现全息欣赏、虚拟触摸等数字化展厅建设。结合语音讲解、情景再现等多元化表达形式,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方式,为大众提供沉浸式体验。“V故宫”“数字敦煌”等就是“科技+文化”的创意形态,实现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宣传。扎实开发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巧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要充分运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更加完整准确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要着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借助“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逐步还原中华民族漫长历史文明的千年发展历程,为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现中华民族磅礴伟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开拓文化市场,进一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化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议题中,提出“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聚焦文化产业发展,在产品中嵌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库为重要依托,打造覆盖品牌、产品、传媒、文化等全领域的特色文化IP,提高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创竞争力。文娱企业应快速进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布局,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各地区文化产业要立足本地传统文化优势,如生产印有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神话故事的文化衫,与各地博物馆联合打造考古盲盒、动漫周边等国潮文化产品,通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利用,将富含创造、创新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现实消费需求。要推进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的协同发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体验内容。如《舌尖上的中国》《唐宫夜宴》《我在故宫修文物》等深受观众喜爱的作品火爆“出圈”,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要带动文化产业在国际交流中的多层次联动发展。想要更大程度地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就必须让更具代表性的文化产业走出国门,积极吸收异质文化中的有益因素,在国与国的交流互鉴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本文为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和青年扶持项目“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现象的问题审视及教育引导研究”(2022C8);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JGJX2021D01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胡长得,华中师范大学;陈磊,长春中医药大学】

原载2022年第23期《中国高等教育》

*本文作者,由_合作伙伴_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_处理。

相关领域的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