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非改不可!用600亿美元扩招十万非洲留学生必将竹篮打水
3月13日,原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在《此生难忘是非洲》演讲中说到,我们要拿出600亿美金来帮助非洲人才来华留学。他还给出了一个具体数字,包括5万名留学名额、5万名进修名额,还有1000名非洲精英人才的培训计划,2千名来华交流的非洲留学生,一共是10.3万名非洲留学生。
魏建国这番言论在网上引发激烈争论。笔者看法是,如果现行的对非留学教育政策是行之有效且为非洲培养出大批精英人才,那么魏建国关于拿出600亿美元来扩招十万多非洲留学生的建议,或许有可取之处。反过来讲,如果现行的对非留学教育政策早已弊端百出、问题成堆,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加以整改,再拿出600亿美金来大扩招十万多非洲留学生,必将成为超大版的竹篮打水一场空。魏建国这番言论就有误导高层之嫌,必须高度警惕。
本文重点谈一下前苏联如何对待非洲留学生与留学政策的调整。中国资助非洲留学生应“以苏为鉴”,借鉴前苏联一些好的做法来及时纠正自己的严重错误。(注:本文所指留学生是指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的公费性质的外国留学生,不包括外国自费留学生。)
一、非洲留学生周游世界表明公费留学教育政策已到非改不可地步
最近一则题为《非洲女留学生靠中国给的奖学金周游世界》(另两个标题分别是:《一赞比亚女子用奖学金周游17国》与《非洲女孩用高校奖学金周游世界,她对中国表示感恩》)一事,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此事是讲在河北经贸大学留学的赞比亚女留学生声称自己用中国教育部的奖学金,不仅圆了她在中国的留学之梦,而且还可以利用奖学金周游世界17个国家。她曾多次在自己国外的推特及油管自媒体上发表游记,并多次在游记中表达对中国的感恩。
笔者以为此事完全属实,仅凭曝光学校的名称即河北经贸大学与赞比业女留学生这两条完全可查验此事。
看到网传视频《为给上大学的孩子凑学费,年逾60的丧偶妈妈无奈盗伐林木,被抓!》(链接:http://t.cn/A6CyELXf)和相关评论提到:真让人心痛!为了给上大学的孩子凑学费生活费,年逾60的丧偶妈妈无奈盗伐林木盖大棚,被抓后还惦记着家里的猪仔,担心在大学的孩子下个月没生活费!看到这样的新闻真的好心痛!再对比“非洲女留学生靠中国给的奖学金周游世界”一事,天地两个极端对比,更让人心痛!如果我们的寒门学子也能得到一定补贴,别说像外国留学生一样,每年有十万块,哪怕是能“恩赐”个一万元两万元,这个可怜的老母亲也不至于违法去砍树盖大棚了吧?
此新闻使笔者联想到当年彭老总在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时,当面怒斥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瞎指挥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如果把纳税人上交的血汗钱比作“爷田”,有关部门不顾高校数百万为学费与生活费而发愁的寒门学子,却非常慷慨地把全国纳税人缴纳的血汗钱以超高额奖学金用于资助非洲留学生,超高额奖学金高到居然可以周游17国,堪称“超级世界游”,这是典型的游学而不是留学,这是否是彭老总怒斥的“崽卖爷田不心疼”?是否是“举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现代版”?此事也充分反映出现行公费留学教育政策的严重弊端,不改不行。否则,全国纳税人与高校数百万为学费及生活费发愁的寒门学子不会答应。笔者也借此提些建议,供教育部门参考。
在对非洲留学生招生培养上的老问题没有有效解决的前提下,我国却在2015年以后大幅扩招非洲留学生,这等于把积累的老问题不断放大,那就成自添其乱、雪上加霜,带来越来越严重的负面影响。靠大幅扩招非洲留学生来促进中非友好与中非经济合作,恐成一厢情愿,还造成教育经费的大量浪费。中国有限的教育经费与教育资源应该优先用于培养中国STEM专业的精英人才,而不是用于培养三流的外国留学生。建议教育部门应借鉴前苏联及俄罗斯做法,从根本上调整对非洲留学生高额资助政策,以节省教育经费,提高教育质量。
二、前苏联在处理非洲留学生问题上的前车之鉴
从前苏联到如今的俄罗斯联邦,其主体民族一直是俄罗斯(族)人,虽说前苏联早已解体,但其主体民族俄罗斯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一脉相承的,不会有根本性改变。与如今中国高校“低门槛”大量招收(以男性为主)非洲留学生类似的是,前苏联也这么做过。但前苏联在对非洲留学生问题的处理上,其知错就改、坚决果断的做法值得中国教育部门学习借鉴。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能只过度关注与借鉴美国的“他山之石”,前苏联的“他山之石”仍有可借鉴之处。如果像某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前苏联一无是处,那前苏联怎么可能成为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所以“他山之石”不应局限于只盯着美国不放,前苏联在留学教育政策上的“他山之石”,对今天中国教育部门也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当下只要能被称作大国的国家,都有不少黑人,但只有一个大国例外,那就是俄罗斯,按其官方统计,其数量不过6万。而在上个世纪的俄罗斯,也就是那时候的超级大国苏联,为了在冷战中扩大自己在非洲的影响力与对抗美国,曾大量招收非洲留学生。当然,不仅是非洲国家,那时候很多国家都往苏联派留学生,但苏联政府只对非洲留学生报销来回机票,对非洲留学生不仅免除一切学杂费与免费住宿,而且每月补助金高达90卢布,是本地学生的2-3倍,远超当时苏联普通工人收入水平。那时卢布可是值钱的“金卢布”,远非今日卢布可比。且非洲留学生不用修习任何涉及意识形态的课程,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是典型的超国民待遇。
苏联对非洲留学生待遇如此优厚,是典型的超国民待遇,与今天中国类似,却导致非洲留学生恃宠而娇与自我膨胀的负效应。非洲留学生仗着苏联政府给予自己优厚待遇,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不仅不认真学习,而是穿着时尚衣服,买着各种潮流的爵士唱片,把大量时间用于吃喝玩乐上。非洲留学生无论在哪个国家都特别喜欢勾引骗色所在国家女生(这与非洲留学生在中国表现如出一辙),这就引发了苏联人民的强烈不满。于是苏联人只要发现非洲留学生勾搭本国女生,看到就是一顿狠揍,这导致了双方纠纷与非洲留学生的抗议。本来是非洲留学生自己做了错事,但回国之后却向西方媒体诉说苏联有多么严重的种族歧视,对苏联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是一通批判,甚至还去西方电视媒体上去宣传自己在苏联受到的压迫与种族歧视。实际上是发泄自己难以骗色玩弄苏联女生的不满。
这些非洲留学生以怨报德的所作非为,严重损害了苏联国际形象,让苏联民众感到极其气愤。于是苏联的司机、服务员等都拒绝向非洲留学生提供服务,非洲留学生与苏联女生一起散步就会被苏联男人一顿暴打。被打之后,苏联警察往往不问缘由,反正先拘捕非洲留学生。双方的矛盾不断升级,直到有一个非洲留学生被拘捕后,数百名非洲留学生在莫斯科红场游行抗议,西方媒体则借机暴炒苏联对非洲留学生种族歧视。
红场是全体苏联人民的心中圣地,在苏联红场上不但闹事,还游行抗议?非洲留学生不是不清楚红场对苏联人民的意义,却明知故犯,这下激怒了所有的苏联人。于是,当时苏联教育部长向高层书面报告称,非洲留学生不仅对苏联政府给予的优厚待遇不满,还恩将仇报,通过西方媒体对苏联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大肆批判,甚至有很多人在西方媒体上刻意抹黑苏联,说苏联对他们有种族歧视等等。这下苏联高层再也不忍了,教育部与高校的官方态度马上严厉起来:一是,第一时间驱逐了当时美国大使馆的非洲裔官员,理由是在幕后煽动非洲留学生在红场游行抗议;二是,不搞下不为例,将参与红场游行抗议的所有非洲留学生全部开除学籍,并马上强行谴返;三是,将非洲留学生的助学金标准直降到与本国学生同样的标准,取消其超国民待遇;四是,暂停招收非洲留学生,且直到苏联解体也没有恢复招生;五是,加强对非洲留学生学习考核,成绩差的一律淘汰,并马上遣返;六是,凡与非洲留学生交往的女生,也被直接开除。
苏联高校学生也借机大肆嘲讽非洲留学生,什么“热带猩猩”、“热带原始人”等等新词层出不穷,这使当时苏联人与非洲留学生之间的矛盾激化。但有了以上几项严厉措施,非洲留学生面对苏联人的冷嘲热讽,那些忍受不了的非洲留学生只能灰溜溜离开;留下的也只能忍气吞声,都小心翼翼地夹起尾巴做人了,根本不敢再去骚扰女生。所以如今黑人在俄罗斯真的没有什么存在感,数量不会超过6万人。
三、前苏联在处理非洲留学生问题上的几点启示
(一)苏方知错立改,而不是久拖不决,不断扩招,自添其乱
苏方在处理非洲留学生问题上不仅是知错就改,而是坚决果断地立改,决不拖延。对比之下,中国高校“低门槛”大量招收非洲留学生所带来的各种严重问题一直存在。
在2015年之前,那时中国高校招收非洲留学生数量相对较少,如果那时果断处理非洲留学生的各种问题如“低门槛”招生、超国民待遇、骗色玩弄女生等,阻力与代价会相对小一些。但在2015年1月,财政部、教育部对外发布《关于完善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体系和提高资助标准的通知》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来华留学人数不断增加,为鼓励来华留学事业的发展,支持第三世界教育事业,决定完善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体系,提高资助标准,对留学生中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资助标准最高档分别为66200元、79200元和99800元。此文件下达后,高校“低门槛”招收非洲留学生总数在当年就以大扩招方式猛增一倍,以后几年还不断大幅增加,那就等于把非洲留学生各种问题放大若干倍,还浪费了宝贵的教育经费。
如今由于非洲留学生数量太多,在处理相关问题的阻力与代价会大得多。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别的不说,遣返非洲留学生一张机票就高达上万。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即在2015年大肆扩招非洲留学生,真成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二)苏方敢于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友谊关系服从国家利益需要
中方之所以在对非洲留学生各种问题处理上一直久拖不决,担心所谓友谊关系受影响是个重要因素。但当年前苏联也同样担心过,因为在冷战时期,前苏联为“联非抗美”,很重视发展与非洲友谊。但从前苏联到如今俄罗斯,在对外交往中均遵守本国利益优先或本国利益至高无上原则,一旦发现非洲留学生胡作非为有损于本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立马下决心不再做表面文章,宁冒得罪非洲的风险,也敢于坚持从本国根本利益出发,坚决调整不合理的对非留学生政策。国与国之间的友谊,总是以公平合理为前提的,靠不平等、不合理、不切实际、不可持续的所谓“超国民待遇”,喂不出真正的朋友,也维持不了真正的友谊。
今年3月20日至22日,为期两天的第二届俄罗斯-非洲峰会在莫斯科举行,据了解,本届会议的主题为“多极世界中的俄罗斯与非洲”。普京在闭幕式上发言,宣布减免非洲国家200多亿美元债务。普京还强调,俄罗斯将继续优先选择与非洲的合作,与非洲朋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决心也更加坚定。美国怎么都想不通,在西方不断制裁俄罗斯的同时,却有40多个非洲国家齐聚一堂,普京的朋友反而越来越多。在俄乌战争中,非洲大陆没有任何国家加入对俄制裁,这也让美国很是难受。美媒曾不解地质问:拥有13亿人口的非洲国家为何都不谴责俄罗斯?这说明一个问题,尽管苏联及俄国曾得罪过非洲留学生,但得罪非洲留学生不能与得罪非洲国家划等号,两者完全不对等。同样,不可能因中方合理合法严管非洲留学生,非洲国家就会改变对华政策。所以中方不要过度顾及中非友谊,要敢于对非洲留学生从严管理,而且必须认识到,只有坚持从严管理与优胜劣汰,才能真正为非洲国家培养一流人才,也才能真正赢得非洲国家的尊重和敬佩,非洲国家会对此表示理解与支持。
(三)苏方敢于以牙还牙,睚眦必报
从苏方主体民族俄罗斯人的性格与思维习惯来看,以牙还牙、睚眦必报是其重要民族性格。这一点,也是二战后日本人对俄国人的态度一直敬畏与害怕的重要原因。
非洲留学生无论在哪里都特别喜欢骗色玩弄所在国女生,当年,在苏联的非洲留学生也不例外。但非洲留学生想在苏联故伎重演时,却遭到苏联人的迎头痛击,用一字来概括那就是“打”。在当时苏联的俄罗斯(族)男人看来,你非洲留学生在享受超国民待遇同时,却不知恩图报、认真学习,却热衷于骗色玩弄苏联女生,还借助西方媒体大肆攻击苏联所谓“种族歧视”,那就只能以牙还牙。于是,只要有非洲留学生胆敢骗色玩弄女生,哪怕是正常交友,也很可能会遭到俄罗斯男人不问青红皂白地一顿暴打,根本不会理会非洲留学生所谓“种族歧视”的抗议,直到打其头破血流,如遇上“光头党”则更惨,这成了不少非洲留学生挥之不去的噩梦。俄罗斯男人用拳头来教训那些色胆包天的非洲留学生,看似粗暴,却把那些非洲留学生中的好色之徒打得跪地求饶,只能夹着尾巴老实做人,苏联女生的安全也得到保证。
四、中方对非留学教育上的巨额投入为何得不偿失?
(一)非洲留学生回国后面临本国欧美留学生的排挤打压
有人总爱拿中国知名大学为非洲数国培养出数位总统、总理来为现行公费留学政策辩护,但从科学角度讲,如此超小概率事件完全不具备说服力,如果死抓住不放,那就有反智反科之嫌。从科学与数学概率论角度看,任何一个国家中央与地方政府省(州)部级高官数量是一个总统数量的数百倍,按概率理论,越是数量越大的统计样本(或基数),其概率统计结论越靠谱。如果我们统计一下非洲国家中央与地方政府省(州)部级高层官员中,有中国留学背景的省(州)部级高官的占比,多数为1%、2%,最高也不会超过5%,有些国家甚至一个都没有,这的确令人失望。
如果中方招收培养的非洲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将来能成为所在国政府中的高层官员可能性较大,对促进中国与该国的经济合作是有益的。但非洲各国政府中的高层官员基本上是以有欧美留学特别是有原宗主国留学背景的人为主,他们对欧美及原宗主国的崇拜根深蒂固,易受西方媒体误导,对中国有或多或少的偏见,且形成一个排他性的强大势力集团。这使得有中国留学背景的非洲人面临一个无形的“天花板”,使他们在该国政府官员晋升与发展空间相对不大。这与中国某些高校中来自欧美的“海归派”排挤打压“本土派”的现象有类似之处,有中国留学背景的非洲人中的绝大多数只能成为所在国的下层官员与普通公务员。用个社会学术语,这种现象叫“阶层固化”,用中国通俗说法,这叫先入者为王,后来者靠边。
如果留学中国的大多是成绩一流、智商较高的非洲学生,中方能从中培养出大批一流人才,那么他们回国后与本国强势的欧美留学生较量,才不至于居于下风,起码可打个平手。可中方“低门槛”招生导致非洲留学生中的一流学生几乎没有,三流学生太多,即使其勉强毕业回国后,也不大可能成为一流人才。用中国说法是,“乌鸡”永远不可能变“凤凰”。这些“乌鸡”类非洲留学生在与本国素质较高、成绩较好的欧美留学生的竞争中明显处于下风。中方靠这些三流非洲留学生去改变其所在国“天花板”与“阶层固化”的现状,去促进所在国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指望给中国带来直接和间接的利益回报,这是否有些一厢情愿?恐怕不宜乐观。
(二)靠“低门槛”留学生促进中非经济合作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从常理上讲,非洲留学生回国后,其言行与工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中国高校水平乃至中国国家形象的“代言人”。那么,这些非洲留学生回国后是如何“代言”的?事实只能令国人无比失望乃至愤怒。那些从中国“低门槛”招收的非洲留学生回国后,当他们糟糕的工作能力与低劣专业技能受到本国有欧美留学背景同行的质疑嘲讽时,这些留学生不仅不自我检讨与归因于自己当年不努力学习,反而如同过去非洲留学生抹黑苏联那样,群体性地甩锅中国,把自己工作能力的不行全部归罪于中国教师教得不好,中国高校水平不行,甚至不顾在中国高校享受超国民待遇的事实,诬蔑中国对其所谓“种族歧现”。
总之,非洲留学生让中国教师、中国高校为自己的无能背黑锅,中国高校所期待培养的“亲华派”回国后大都没有多少感恩图报意识,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白眼狼式的“仇华派”、“骂华派”。这些“代言人”的不当言行也在相当程度上败坏中国高等教育的信誉,向本国有欧美留学背景的同行进一步“佐证”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抹黑报道,让中国国家形象在非洲那些有欧美留学背景的当权者中变得更加不堪,使他们更倾向于以挑剔与怀疑的眼光看待中非经济合作,更易偏听偏信西媒对中非经济合作抹黑,这就给中非经济合作增加了更多的困难与变数。被称为“代言人” 的非洲留学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要“低门槛”扩招这么多三流非洲留学生?
(三)非洲留学生选择文科专业太多,留学教育成为变相移民教育
只要公费非洲留学生高喊“热爱中国文化”,中方就让其选择易学的中文等文科专业。但是文科生太多了,与“一带一路”建设和中非经济合作主要需求理工科人才严重不匹配,供需不衔接,导致教育经费严重浪费。如中方已为面积仅23万平方公里非洲西部小国加纳,总共培养了6000多名以文科生为主的公费留学生,相对于加纳这个3000万人口的小国与经济发展现状来说确实有点太多。本来该国大学生就业机会就不多,且这6000多名公费留学生以文科生为主,难道加纳真的需要这么多“热爱中国文化”的文科生在加纳“传播中国文化”与当该国中资企业的翻译?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加纳文科留学生因在加纳就业困难而在中国滞留不归,甚至娶妻生子。
不仅是加纳留学生,越来越多的学文科非洲留学生因毕业回国后不易就业,就长期滞留中国不归,以骗色骗婚方式与中国女人结婚,自然就可以中国女人配偶的名义长期留在中国不走。负面的榜样力量同样是无穷的,难怪很多非洲留学生纷纷表示要留在中国发展!但这些人以学文科为主,基本上没有中国所需STEM专业精英人才,又不可能以光棍方式赖在中国,美其名曰在中国发展,实则是想赖在中国娶妻生子。教育部门用中国纳税人血汗钱无偿资助这些来自非洲的“男学渣”,最终让他们在中国骗婚生子,还带来一大堆非(父)中(母)混血儿,留学教育成了变相移民教育,这难道就是中国高校培养非洲留学生的最终目的?作为留学政策制定者的高智商专家,却为低智商的非洲留学生所用,最终把留学教育变成了走上歧路的移民教育。这种赔了夫人(中国女生)又赔钱(教育经费)的留学教育蠢事,难道还不该反省,还要继续下去吗?
五、对始于2015年的非洲留学生大扩招的反思
现在回过头来看,始于2015年对公费留学生大扩招的最大受益者是非洲留学生,约三分之二的扩招名额给了非洲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大扩招就是对非洲留学生的大扩招。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决定不妥当不科学。
首先,把始于1999年国内高校大扩招的做法照搬到非洲,这是非常典型的南辕北辙。1999年国内高校大扩招背景是,之前由于招生数量偏少,使大量优质生源无法录取而导致人才的严重浪费,因此大扩招是必要的。但非洲有多少优质生源供中方扩招?如把中国高考生源的质量(智商、成绩与素质)与非洲留学生生源质量进行对比,两者不是相差一个数量级,而是至少三个数量级,比如中国高考生质量起码相当于千里挑一的非洲留学生质量。由于非洲留学生总体生源质量太差,适合接受高等教育的优质生源比例太低,根本不适合进行普及性高等教育与留学生教育,只适合进行千里挑一乃至万里挑一的极少量的精英教育才可能确保教育质量。否则的话。就成了降格以求、滥竽充数,而2015年以来的非洲留学生扩招与培养正是如此。如果以精英教育为标准,现有的非洲留学生招生数量至少应缩减90%以上才合适。
其次,我国对非洲留学生招生培养的以下四个老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与前苏联非洲留学生问题类似),却急于超前大扩招,致使这四大问题越来越严重,解决难度越来越大。
(一)以男性为主的非洲留学生不努力学习,却大肆骗色中国女生
最恶劣的是,非洲留学生回国后特别热衷向本国人吹嘘自己骗色玩弄中国女生的“辉煌战绩”,让不少非洲人真以为中国女生非常下贱好骗。中资企业在与非洲人打交道时,经常面临非洲人关于中国女人是不是喜欢黑人、愿嫁黑人之类的提问而十分尴尬。套用蓬佩奥“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如今不少非洲留学生正是抱着“我们游学、我们骗色、我们玩弄”的不良目的来中国留学。到中国后第一件事不是努力学习,“异性交友”成为其头等大事,其学习成绩可想而知。
(二)日本“高门槛”招生与中国“低门槛”招生败坏中国高教信誉的对比
有比较才有鉴别,与中国高校“低门槛”招收非洲留学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高门槛”招收非洲留学生做法值得借鉴。
那些首次去日本高校的中国访问学者和留学生会马上发现,与中国高校多如牛毛、格外显眼的非洲留学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高校的非洲留学生数量很少,在高校中很难碰上一个。按日本官方统计,日本非洲留学生总数仅一千人多点。与中国类似的是,日本非洲留学生也以公费留学生为主,享受日方提供的奖学金与生活费。但相对日本这个拥有764所高校的高等教育大国来说,平均下来,每个高校的公费留学生人数也就1个多点,实在太少。
首先日本是对黑人入境管控最严的国度之一。日本不顾西方所谓种族歧视的指责,坚持对入境黑人进行智商与日语水平测试,只有智商达到115以上且具备一定的日语水平才准入境。黑人入境日本本来就很难,但黑人要进一步获得日本公费留学生名额,还要经过日本高校严苛考试,最终录取者少之又少,是典型的精英留学教育。仅凭这点,将来少而精的留学日本的非洲留学生的工作表现,肯定远胜于留学中国的非洲留学生。
与日本对非洲留学生实行精英教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方的“低门槛”招生,把不少智商偏低、文化基础不好,不适合接受高等教育的三流非洲学生招了进来。早些年,中方“低门槛”低到只要本人自愿报名就可来中国留学。现在的招生“门槛”虽有提高,但仍与日本“高门槛”的留学精英教育水平相距甚远,其“低门槛”招生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致使招进来的不少非洲留学生学习吃力,成绩太差,成为名符其实的“学渣”,但中国高校又没有对“学渣”的淘汰机制,不合格的“学渣”们大都能拿到毕业文凭,严重败坏了中国高等教育声誉。
(三)留学生超国民待遇问题一直未解决好,引发社会强烈不满
如前述“非洲女留学生靠中国给的奖学金周游世界”,这虽是个案,但资助非洲留学生奖学金过多却是不容否定的事实。而巨额奖学金是来自中国无数纳税人节衣缩食的血汗钱,到头来中国纳税人不仅要无偿资助非洲留学生到中国留学,还得无偿资助非洲留学生进行周游世界的游学,那么非洲留学生到中国究竟是留学,还是挥霍中国纳税人血汗钱的变相游学?到中国的非洲留学生究竟是留学生,还是变相“游学生”?凭什么要给留学生这么多的奖学金?为什么不能大幅压缩转用于资助自己的寒门学子?广大网民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愤怒是有道理的。
更何况,用超国民待遇喂养出来的外国留学生,往往水平低下、人品低劣,从方方面面败坏中国高等教育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影响。西方经济学有句名言:天底下没有免费午餐。对外国留学生给予超国民待遇,不仅是“免费午餐”,而且是养宠为患的“赔命午餐”。看看俄罗斯人,他们决不能容忍“非男”留学生对本国女生的骗色玩弄行为,这可以说是俄罗斯人的底线,所以一旦见到本国女生与“非男”留学生交往就会把“非男”留学生一顿暴打。对比之下,中方对“非男”留学生骗色玩弄中国女生劣行则完全没有防控底线,留学政策上没有任何相关限制,基本上是不闻不问,听任“非男”留学生对中国女生胡作非为。这不是新问题,而是老问题。即使在2015年对“非男”留学生大扩招之前,这一问题就一直很严重。如果按正常思维,中国高校系统应本着预防为主原则,先有效解决这一老问题之后再大幅扩招“非男”留学生也不迟。但高校系统却先大幅扩招,相应地就大大增加了中国女生被“非男”留学生骗色玩弄的风险。对此,社会各界与全国“两会”代表多次呼吁,但有关部门一直没有采取什么实质性措施加以解决。在这个问题上,社会不满情绪日增,必须给予正视和重视。
(四)没有精细化制定针对每个非洲国家的公费留学政策
我国是最重视规划与计划,也是在规划与计划领域最成功的大国,但对公费非洲留学生招生名额多少与所学专业的安排,却没有精细到针对每个非洲国家的明确规划。每个非洲国家对留学生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各不相同,但中方招收非洲留学生计划却没有体现这种非洲各国专业人才需求的差异化。
衡量中国与非洲国家友谊与经济合作前景不能泛指整个非洲,而应具体到每个国家,因为各个非洲国家对华友好态度与经济合作前景是有明显差异的。某个非洲国家是否对华友好,有两个衡量标准:一是该国是否对中国商人、投资者、中资企业员工比较友好;二是该国对中资企业营商环境比较好,有利于中资企业投资与发展。
到目前为止,中方已为所有非洲国家培养了数量不等的留学生,中方教育部门就应依照这两个标准对每个非洲国家就该国回国留学生给中国带来的直接与间接的经济收益、对华友好态度等进行认真评估。如果两者之间缺乏明显关联,却对该国招收了过多留学生,那就得不偿失。如东非某国,尽管中方为其培养了不少留学生,但丝毫看不出任何知恩图报迹象,部分政府官员与普通民众对华态度一直不够友好。当地警察可以肆意敲诈乃至随意逮捕合法入境中国人,政府可随意更改与中方签订的合同,甚至对当地民众对中资企业的打砸抢劣行不认真处理,中资企业普遍抱怨其营商环境差。对这类忘恩负义之国,有损中国经济、政治利益,那就应效仿俄国,不仅不应多招该国留学生,反而应减招甚至停招。
也就是说,即使要多招非洲留学生,也不应一刀切,应精确到每个非洲国家,应通过实地调研而不能在办公楼中想当然地制定招生政策,应认真调研弄清每个非洲国家与当地中资企业需要哪种留学人才?与中国经济合作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哪种留学人才?尔后才能针对每个非洲国家对留学人才的需求来确定招生名额与所学专业,这样才能做到按需培养与学以致用。
当然,中方招收的其他国家公费留学生,以上四大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但由于非洲留学生在公费留学生占大头,再加之文化基础与素质太差,这四大问题就格外突出。在这四大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前提下,就在2015年急忙大幅扩招非洲留学生,使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被放大数倍,那就成自添其乱与雪上加霜,值得深刻反思。本来,2020、2021、2022三年,完全可借新冠疫情为由,名正言顺地暂停招收非洲留学生,起码应大幅减招,以推行精英教育,但高校系统却照招不误,这实在令人不解!难道2023年还要继续如此吗?
六、从根本上调整现行非洲留学生招生培养政策的六大建议
建议教育部门应借鉴前苏联做法及日本对非洲留学生精英教育模式,从根本上调整对非洲留学生高额资助政策,以节省全国纳税人以省吃俭用来资助非洲留学生的血汗钱,大幅提高教育质量,也使以上老问题尽快得到有效解决。
(一)中方对非洲留学政策的调整应致力弥补非洲发展的短板
肯尼亚的蒙内铁路是非洲首个完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中国管理的铁路大动脉,它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蒙内铁路于2017年5月31日正式建成通车。蒙内铁路的建设与运营将需要数以万计的肯尼亚人参与,当地铁路技术人才需求缺口极大。在蒙内铁路建设与运营过程中,中方积极为肯方培养技术人才,铁路运营公司共雇用经中方培训合格的肯方员工1600余人,占职工总数的80%以上。客运列车乘务员全部是肯尼亚当地人。除乘务员外,铁路沿途随处可见承担铁道巡查等工作的肯方员工身影。
蒙内铁路建设与运营引发了非洲特别是肯尼亚媒体高度关注,2019年6月24日,中方组织肯尼亚主要媒体参观蒙内铁路,在参观蒙内铁路调度指挥中心时,肯尼亚媒体不约而同地向中方提出同一个问题:为何调度指挥中心是清一色的中国人,而没有一个肯尼亚?为什么中方不积极推进运营技术人才的本土化?这也引起了肯尼亚民众的热议。这些肯尼亚记者都是学文科的,他们低估技术人才培养的艰巨性也就不足为怪。
中方通过对肯尼亚员工的集中强化培训与中国师傅的传帮带,可在一至两年内为肯尼亚培养出一大批能掌握一、两项技能的铁路初级技工,但这种“短平快”方式仅适用于初级铁路技工培养,却并不适用于铁路高级技术人才培养。
铁路调度属高级技术人才,责任重大,特别是单线铁路调度远比双线调度复杂,一旦铁路调度出现工作差错,就可能因两列车追尾或正面相撞而引发车毁人亡重大事故。2011年7月23日温州动车事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调度犯下严重错误。从中国铁路调度技术人才培养来看,一是必须从相关铁路运输管理专业四年本科毕业;二是经过至少两年实习且考核合格后才能独立工作。所以中方不可能在短期内为肯方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铁路调度人才,调度指挥中心是清一色的中国人状况还将持续数年。
肯尼亚政府向中方提出了本土铁路建设和运营管理所需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这涉及到铁路建设与运营所有专业如调度、机务、工务、车务、电务、车辆、通信等,调度仅是其中一个专业。中方如何按照双方合同要求,在15年内为肯方培养一大批能够胜任火车调度、运营、技术保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以便在15年运营后(2032年)能向肯方完成全套的技术转移,把整条铁路经营管理权完全移交给肯方,由肯方独立经营管理,这对中肯双方来说都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已经运营多年的坦赞铁路仍处于低效与亏损状态就是前车之鉴)。最难是肯方铁路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因为肯尼亚不仅没有铁路高等院校及相关专业,连相关铁路职业教育学校也没有,主要依赖中方为其培养技术人才。但培养技术人才需双方共同努力,如果肯尼亚学生不愿学、学不好、学不懂,即使勉强毕业后也难以独立胜任工作,中方再努力培养也是事倍功半。
蒙内铁路运营15年后移交肯方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肯方技术人才培养问题,这反映了工程技术人才严重短缺不仅是非洲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也是中非经济合作的最大短板与障碍。
所以,中国对非洲公费留学政策调整的基本思路是必须致力于弥补非洲工程技术人才短板。如用四个字来概括这个调整,那就是“扩理压文”,即有限的非洲公费留学名额应以招理工科特别以工科专业为主,同时要大幅压缩文科生招生名额。不能说非洲留学生高喊“热爱中国文化”就让其选择中文等易学文科专业。如今每个非洲国家都有若干所孔子学院,如果是真的“热爱中国文化”,非洲青年完全可就近到当地孔子学院去学中国文化,根本没有必要到中国来学。
笔者建议,在公费留学生名额与专业安排上可借鉴中国实行的定向招生的做法。中国实行的定向招生与定向就业政策是指在招生时就明确毕业后就业方向及就业单位的做法,主要为了解决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一些艰苦行业技术人才短缺问题,以低学费、高奖学金等优惠政策鼓励这些地区考生报考相对冷门的农林地矿油核等理工科专业,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家乡或相关艰苦行业工作。
对非洲各国,中方均参考其人口、经济等因素,给其“分配”了一定数量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的公费留学生名额,但对其专业选择没有明确限制,导致非洲留学生扎堆学文科,学理工科的太少,理工科大幅扩招势在必行。但理工科专业的扩招也要避免盲目性,不妨借鉴中国定向招生与定向分配的做法,同样本着学用一致、“产需衔接”的原则,对非洲留学生也可实行有针对性专业定向招生。即非洲相关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该中资企业需要什么专业技术人才,中方就可从公费留学生名额中拿出一定数量名额,用定向招生方式为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如肯尼亚所需铁路专业人可用定向招生方式为其培养。
(二)大幅压缩“非男”文科生招生总量,减少中国女生被骗色的风险
成年男性的“生物学本能”决定了男性特别是青年男性必然是暴力犯罪特别是性犯罪的“主力军”,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与种族的男性可以例外。男性的“生物学本能”要求中方在对外国人入境与居留监管上必须强化性别意识,对外国男性必须从严监管,要严防、严禁、严打外国男性骗色玩弄中国女性的违法活动,外国男性留学生也不能例外。因为保护中国女性(性)安全理应是中国各级政府应尽的重要职责,保护在中国在校女生(性)安全也是中国教育部门及学校应尽的重要职责。
凡利用中国政府提供的巨额奖学金资助来华就读的外国男性公费留学生,中方都应有性别风险防控意识。否则就成了中方花钱引(色)狼入室,拿着中国纳税人的血汗钱去骗色玩弄中国女生。
不可否认的是,“非男”留学生特别热衷于以所谓“异性交友”为名,拿着中方高额奖学金(实则是中国纳税人的血汗钱)吃喝玩乐,把大量时间用于所谓“异性交友”(实则是骗色中国女生),每年均发生若干起“非男”留学生至中国女生死伤的恶性案件,引起了高校师生的强烈不满,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中非合作与中非友好并不意味着中方可以纵容“非男”留学生对中国女生的骗色玩弄违法行为。
在对非留学生扩招中,文科专业招生比例过大更加剧了中国女生被“非男”骗色风险。有两个80%比例值得关注:如从性别比例来看,来华公费非洲留学生以“非男”为主,占比高达80%以上;而其中选择文科专业的“非男”也高达80%以上,选择理工专业的“非男”在20%以内。为何“非男”文科生比例如此高?那就是中方招生政策有问题,“非男”说理工科难学,就允许其一窝蜂扎堆选择文科(类似美国黑人学生称数学难学就以“政治正确”为由拒学数学)。如此一来,“非男”文科生招生过量必然导致“非男”招生总量过大,相应的中国女生被“非男”骗色玩弄的总人数也必然越多,这是个数学常识问题。像日本每年才招收一千多名非洲留学生,如此少的招生总量,无论在日本的“非男”留学生如何骗色玩弄“日女”,其“受害者”总量也必然有限。且“非男”文科生越多,越加剧文科专业供大于求,越易出现加纳那种留学教育成了变相移民教育的问题。所以要控制“非男”招生总量,保护女生(性)安全,就必须大幅压缩“非男”文科生招生总量。
(三)招收非洲留学生应强化性别意识,倡导“男理工科、女文科”的精英教育模式
从中非经济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来看,汉语之类文科专业需求已趋向饱和,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大发展,对理工类技术人才需求几乎是无限的。在非中资企业普遍反映,他们不缺翻译之类文科人才,而严重缺乏懂中文的理工类留学生。
因此从性别管控与预防过多“非男”文科生骗色女生风险角度讲,对“非男”留学生不仅不应扩招,而应以“男理工科、女文科”的方式大幅减招,即“非男”留学生原则上仅限于报考理工科专业,不愿学或不能学,那就别来中国留学。
理工科专业不是多数学生所能学的,一是必须高智商,二是数理化基础知识扎实,否则就学不下去。一句老话是,文科易混,理科难学。由于众所周知的先天与后天因素,“非男”理工科成绩与学习能力大都很差,即使按千里挑一标准筛选出非洲高中理科生,也不一定能在智商与理科基础上达到我国大城市高中理科生的平均水平。所以,为吸取过去“低门槛”滥招“非男”文科生教训,中方对报考理工科专业“非男”必须实行宁缺毋滥的精英教育模式,宁肯少招一千,也决不滥招一个。应由教育部统一组织严格的考试筛选。而“非男”参次不齐的智商与薄弱的理科基础,决定了“非男”中适合学理工科专业的少之又少。如果仅限“非男”选择报考理工科专业与从严考试筛选,“非男”招生总数至少可压缩95%以上。这既能培养中非经济合作所需精英技术人才,又有助于以“非男”招生总数大幅压缩方式来保护中国女生(性)安全。
文科专业除特殊情况外,应禁止招收“非男”留学生,以招非洲女生为主。中方可对外进行如下解释:
一是工程技术人才一直是非洲发展的最大短板,非洲最缺的是工程技术人才,而现在非洲留学生学文科比例过大,学理工科比例过低,这不利于非洲发展,所以鼓励非洲留学生积极报考理工科专业。不能说非洲留学生喜欢读文科,愿意读文科,中方就应多招供大于求的文科留学生。作为公费留学生,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中方有权对留学生专业选择进行引导与限制(自费留学生专业选择不受任何限制),引导与限制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中非经济、科技合作与非洲经济发展。
二是中方正与非方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合作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非方严重缺乏既懂技术又精通汉语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三是从世界范围看,男生在理工科领域确有优势,而女生在文科相关专业学习丝毫不逊色男性,非洲男生不学文科,非洲女生完全可以取而代之。中文等文科专业大都处于饱和状态,招收少量非洲女生足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所以文科专业以招非洲女生为主。另外多招女生有助于促进性别平等。如果非洲男生真的热爱中国文化,想学中文等文科专业,要么自费来中国学。如果负担不起,可到当地孔子学院以免费或低学费去学中文等文科专业,没有必要一定要来中国学习。
四是与美国严格限制乃至禁止中国留学生报考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专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方是诚心为非洲培养STEM专业人才。虽然对文科专业报考名额有严格限制,但中方对STEM专业没有报考名额数量限制,只要非洲男生理科成绩好,通过中方严格考试,都会被录取。所以希望非洲男生积极选择报考理工科专业。
不仅是“非男”留学生,凡享受中方高额奖学金资助的其他国家公费留学生在专业报考上同样有性别限制,即文科专业必须以招外国女生为主,少招或不招外国男生。因为公费留学生既然是中方出钱,中方当然在文科专业招生性别比例上有选择权与决定权,这样做的对外理由与仅限“非男”留学生报考理工科专业类似。
理工科专业学习负担比文科大得大,下课后用于作业与读参考书的时间很多,学习之外的空余时间可大大减少。这也意味着可大幅缩短理工专业“非男”留学生骗色中国女生可能的“作案”时间。对比之下,文科“非男”有较多空余时间,可能的“作案”时间更多,所以仅限“非男”报考理工科专业,从“作案”时间角度看,也有助保护中国女生安全。
(四)借鉴“留苏预备班”经验,以汉语与理科预科教育来培养精英留学生
在上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密月期是赴苏留学高峰期,但那时苏方不会因两国关系好而迁就中国留学生,不愿接受俄文不达标的中国学生去留学。苏方要求中国留学生必须俄文考核达标才能去留学。于是上世纪50年代的赴苏留学生,在去苏联之前,都要先在国内的“留苏预备班”进行至少半年的强化性质的俄语预科教育,俄语考核合格者才有赴苏留学资格。
无独有偶,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外语教育荒废多年,当时为应急办了不少公派出国留学(外语)预备班,只有通过预备班外语考试才有资格被公派出国,去国外留学、出国考察或去当访问学者,这个做法也适用于享受中方高额奖学金资助的非洲留学生。
中方高校“低门槛”招那些汉语零基础或汉语较差的非洲留学生(如高中生)来华留学,首先要在华以预科方式至少学习一年中文,由于中方要解决其衣食住行及医疗等问题,花费巨大不说,汉语还不一定最终能过关。且由于生活习俗、宗教信仰、道德低下等原因,易引发了一些中非人员矛盾冲突甚至刑事案件,还使中国女生面临被某些道德低下“非男”骗色玩弄的风险,年年均发生“非男”与中国女生之间恶性刑事案件,在校内外与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成为中方社会治理难点。所以今后招收非洲留学生,应充分发挥海外孔子学院的作用,把汉语预科教学地点由国内转移到海外孔子学院,这类似于过去出国留学(外语)预备班,让海外孔子学院兼具汉语预科学校的教育功能,培养知华爱华友华与熟练掌握汉语的预备留学人才。今后,中方原则上只从非洲各国孔子学院汉语专业优秀毕业生中甄选精英留学生,只有熟练掌握汉语才有资格到中国留学,这也算是以“严进”方式招非洲留学生的第一道“门槛”。
如果非洲学生在非洲孔子学院学不好汉语,即使到中国来留学也不大可能学好汉语。这就如同中国一些高中生在国内学习成绩一般,考不上好大学,就想出国留学换个环境,但学习成绩往往较国内没有明显提高,更多是由于缺乏父母监管和自我约束不严而出现下降。套用中国“乌鸡”永远不可能变成凤凰的俗语,无论是中国还是非洲“乌鸡”,即使出国留学也不可能变成“凤凰”,如其在国内学习成绩一般,到国外不太可能摇身一变成学霸。虽说非洲学生在海外孔子学院以预科方式学中文的语言环境不如国内,但非洲学生在相对差一些语言环境能学好汉语,表明其中文水平更过硬。
如果中方实行“男理工科、女文科”的招生政策,“非男”留学生以报考理工科为主,这对“非男”留学生将是非常艰巨的挑战,对中方来说也面临教学上的艰巨的挑战。简单讲,留学生是否学得懂?能否跟上教学进度?对中方教师来说,能否教得会?理工科专业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如果攻读理工科专业的非洲留学生连初高中的数理化基础知识都未能学好,就直接去中国的大学攻读理工科专业肯定学不走,弄不懂。用一个中国说法叫基础(知识)不牢,山动地摇。
与之类似的是,国内不以汉语为母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考入内地高校后,通常要进行一年左右的预科学习,预科学习不仅要学习汉语,补汉语的短板,还要补习以数理化为主的理科基础知识的短板。尽管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初高中阶段虽以本民族母语学习过初高中数理化基础知识,但靠其民族母语所掌握的数理化基础知识与汉语表达的数理化基础知识相比,无论是在表达方式上,还是在思维方式上均有很大差距。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预科阶段重学一遍初高中理科基础知识,实际上是适应汉语对理科基础知识表达与思维方式,只有把汉语与用汉语表达的理科基础知识这两个短板补齐了,才能使他们能初步适应大学理工科专业的汉语授课。
对那些在中国高校学理工科专业的非洲留学生来说,也同样存在补两个短板的问题。第一个短板是在海外孔子学院以预科教育方式补汉语短板,但即使汉语过关了,还是不适合直接到中国高校理工科专业学习。还必须补第二个短板,即补相当于中国初高中阶段数理化基础知识的短板。即使非洲留学生用母语或宗主国的语言(如英语)学习过理科基础知识,但也必须像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那样,以预科方式花一两年的时间,由中方教师通过汉语授课、汉语作业与汉语考试方式再重学一遍初高中阶段理科基础知识。如同国内少数民族大学生,只有非洲留学生适应了汉语对理科基础知识表达与思维方式,把汉语与理科基础知识这两个短板补齐了,才能使他们能初步适应中国大学理工科专业的汉语授课。
笔者主张,不仅应让非洲留学生以预科方式在孔子学院补汉语短板,还应让非洲留学生以预科方式在孔子学院补理科基础知识短板,即让孔子学院承担起为非洲留学生补双短板的重任。这类在孔子学院补双短板的非洲学生,中方不妨称之为“留学预备生”,由他们组成的班级可称为“留学预备生班”,这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公派出国留学(外语)预备班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留苏预备班”有类似之处。
尽管在孔子学院以免费方式为“留学预备生”补汉语与理科知识的双短板会使中方增加一些支出(如教师的开支),但起码使中方不用负担非洲留学生在华以预科方式学汉语与理科知识过程中,在衣食住行及医疗等方面的巨大开支及管理上的麻烦。
就整个非洲而言,无论是中学阶段的理科基础知识教育,还是大学阶段的理工科教育,均是其最薄弱环节。这既与师资、仪器设备等主观条件相关,也与非洲人缺乏理科天赋等客观条件相关。从在华非洲留学生表现来看,有语言天赋、汉语学得好的非洲留学生不少,但有理科天赋、理工科学得好的非洲留学生则不多。所以中国高校理工科专业招非洲留学生应持谨慎态度,必须从严筛选,培养精英留学生。但出于筛选效率与成本的考虑,这个筛选工作统一由教育部来做更合适。第一步是中方教育部门对那些在孔子学院已过汉语关与汉语基础较好的非洲留学生,编一套适合汉语授课的汉语版初高中理科基础知识教材,这个教材不仅可用于在孔子学院为非洲留学生补初高中理科基础知识短板.而且教材内容应与中国理科高考相对应与衔接。也就是说非洲留学生可凭借这套教材所掌握的汉语理科基础知识就能直接参与中国理科高考。将来待条件成熟后,可在非洲各所孔子学院与中国同步进行高考,用中国理科高考试卷直接筛选非洲留学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对非洲留学生筛选质量与效率,让非洲留学生中有理科天赋且理科基础知识扎实的精英留学生来中国高校理工科专业学习,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理工科精英留学生。如果按笔者这个建议,参照日本每年只招收一千多名非洲留学生的精英教育模式,我国每年招收“非男”理工科留学生恐怕也只有一千多,对非留学教育才能重回精英教育的正轨。
(五)对非洲留学生各项待遇应实行精细化分级动态管理
非洲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一个明显区别是,非洲留学生下课后不是把主要时间用于(在教室与图书馆)的自习与作业上,而是用于所谓“异性交友”上(实则是骗色玩弄中国女生),满校园以各种方式去追逐女生。非洲留学生之所以能把主要课外时间用在“异性交友”上,主要是其抱着一种游学而不是留学的心态,本末倒置,把所谓“异性交友”视为重中之重,学习反而成为次要的事。
类似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非洲留学生各项待遇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即学好学差待遇一个样。这就使本就抱着游学心态的非洲留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现行对非洲留学生各项待遇的统一标准实际上是变相的平均主义,为有效调动非洲留学生学习积极性效应,可考虑对非洲留学生各项待遇实行精细化动态管理,破除变相的平均主义,迫使其把主要时间用在学习上,也能避免对教育经费的浪费。
从精细化管理角度讲,当年日本投降后,前苏联对被抓往其境内服苦役的日本战俘伙食标准分级做法也有可借鉴之处。苏方根据日本战俘服苦役的卖力(劳动量)程度分为10个等级,日本战俘只有靠苦干争抢到前3个等级伙食标准才有可能存活下来。于是苏方以最少的粮食投入取得最大的苦役劳动效果。
笔者由此联想到目前对非洲留学生按统一标准发放生活费非常不合理,学好学差一个标准,不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由于非洲留学生生活费大头用于伙食费支出,建议把伙食费从生活费抽出,进行专项管理,非洲留学生伙食费标准必须与其学习成绩挂钩。即使不划分为类似苏联针对日本战俘的10个伙食等级,起码应对应非洲留学生考核成绩的优、良、合格、不及格(59分至40分)、差等(40分以下)共5个等级,把非洲留学生伙食费标准也对应分为5个等级。一等伙食费标准最高,可以让你不仅吃饱,还可在一定程度吃好。对应差等(40分以下)的第五等级伙食标准,是最低等级的伙食费标准,仅能让其吃饱与吃最低档的素菜、泡菜、咸菜。
从精细化管理角度讲,非洲留学生5个等级伙食费标准不是仅以每个学期期末考核成绩为标准进行动态调整,而是根据月度小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动态调整。具体做法是非洲留学生生活费中的伙食费不再交由本人直接支配,而是统一交由学校管理,学校根据其每月小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将对应等级伙食费打入就餐卡并实行每日限额支出。比如某个非洲留学生月度小考成绩为差等(40分以下),那么下月每日伙食费降为最低五等的每日10元,每日早、中、晚三餐各为2元、4元、4元,共10元,一旦超出限额,就餐卡不予支付。如果他下月月度小考成绩进了一步,由上月最低差等(40分以下)上升为第四等级的不及格(59分至40分),则下月伙食费标准上调为第四级,每日伙食费最高限额上调为15元,余下可以此类推。
笔者曾在网媒看到,一位醉卧街头的非洲留学生手持试卷显示其考分仅为16分,也就是说不及格考分从59分到0分跨度过大,至少应划分为不及格(59分至40分)与成绩差等(40分以下)两个等级才能体现精细化。
再精细一步,高校食堂应对包括非洲留学生在内的所有留学生设立专门的购餐窗口,这并不是照顾他们,而是因为留学生伙食费分级管理需要对就餐卡软件程序进行专门的调整与设置,故设置专门的购餐窗口便于管理。
另外,据笔者观察,非洲留学生在食堂排队就餐时具有鲜明的性别选择性,通常选择排在女生背后,以便借机答仙,勾引骗色女生,这让女生们非常讨厌,设立留学生专用窗口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非洲留学生的住宿条件也必须与考试成绩挂钩,实行等级动态管理,其宿舍根据其居住人数(二人间、四人间与多人间)与配置不同(如是否有空调与单独浴室),其码应划分为一、二、三个等级,初来留学生一律安排在条件最低的三等宿舍(多人间),每学期根据其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等级动态管理,成绩好的可搬入高一等级宿舍,如下一学期成差变差,则必须重新搬入下一等级宿舍,这就是宿舍等级动态管理。
由于非洲留学生学文科专业太多,而学理工科即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专业太少,且理工科学习难度大得多,为鼓励非洲留学生更多选择理工科专业,从精细化角度讲,同样是等级动态管理,理科留学生伙食费、宿舍等各项待遇标准应明显高于同级文科生。上面提到,如某个非洲留学生月度小考成绩为差等(40分以下),那么每日伙食费降为最低五等的每日10元,如果该生就读是理工科专业,则每日伙食费最低五等的标准不是每日10元,而是每日15元。
总之,现有的公费留学生政策过于粗线条和一个标准,执行效果差强人意,今后必须在公费留学政策的精细化与可操作性上大做文章,以上公费留学政策精细化操作建议不仅适用于非洲留学生,也适用于其他国家公费留学生。中国为留学生提供的免费教育午餐不可能没有附加限制条件,否则的话,中国纳税人不会答应。如果公费留学生不接受,那就请自愿申请退学回国,中方一概不挽留,并提供回国便利(如机票)。
(六) “低门槛”留学生招收对象仅限于非洲的“高干子弟”
从国家利益出发,即使目前“低门槛”招收非洲留学生政策不完全取消,但“低门槛”招生对象应有明确针对性,即仅限于非洲各国政府(部级及以上)高层官员子女的报名录取。其作用是通过对非洲各国政府“高干子弟”在华留学经历去改变他们在欧美留学的父辈对欧美的过度崇拜与偏见,进一步认识与了解中国,这样才能在相对较短时间内转变这些非洲高层官员对中国的偏见,调动他们推动中非经济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用中国的说法是“现官不如现管”。正所谓“两权相利取其重,两权相害取其轻”。同样是“低门槛”招生,与其“低门槛”招大量没有家庭背景与社会背景普通非洲留学生,倒不如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只限于招非洲的“高干子弟”,才能收到“现官不如现管”这一立竿见影之效。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相关领域的投资人
猜你喜欢
月内热榜
- 1 女老师穿“紧身衣”,被校长批评后很委屈:教师不能自由穿衣吗?
- 2 2022年广州41所学校高考成绩情况如何?
- 3 广东省最年轻省委常委走红,双非毕业也能身居高位,真是不简单
- 4 2023年英语四六级考试时间一般是几月份?
- 5 二十大机构改革,有哪些单位会消失,机关的你有危机感吗
- 6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登录入口浙江:https://jiaoshi.zjedu.gov.cn/
- 7 3到10岁的脑筋急转弯五篇
- 8 2024绵阳一诊定了,四川首次大考,绵阳外的大部分学校也会参加
- 9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登录入口广东:https://jiaoshi.gdedu.gov.cn/
- 10 实心球运动会加油稿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