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体系推动四链深度融合的战略特征与制度建构
[摘 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四链深度融合这一目标,应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建设;瞄准政策、市场双轮驱动,推动高校办学资源“活、转、创”和强化自主办学融合思维,推动高质量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建设。
[关键词]教育体系;四链融合;战略特征;制度建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四链深度融合根本上指向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发展路径。通过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的不断更迭,助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各类型创新主体“雨后春笋”般的成长,从而打造广泛的创新生态系统。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由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高校组成,其中研究型高校集中优势资源投入发现性创新, 职业技能型高校致力于技术改造, 应用型高校着力于科研成果转化。各类型高校通过“外溢—反哺”路径增强人才、技术、产业、资金等多要素的集聚,突破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的矛盾,更好地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
教育体系推动四链深度融合的理路分析
推动四链深度融合要求教育体系建立全面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自适应能力,通过高校向社会外溢知识、技术与人才等要素以及政府与产业等多主体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反哺,强化教育、科技、人才的“三位一体”建设,实现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1.溢出:高校多维功能交织的现实照应
大学知识组织的本质决定了其资源外溢效应。中世纪大学兴起于在巴黎、博洛尼亚等城市中师生仿照商业、手工业行会所建立起的基于知识传授的自治共同体。正是因为大学培养出来的人及其所带的技术、认知能够推动社会生产的转型发展,罗马教廷与世俗王权通过“特许令”等形式拉拢大学为其服务。近代以来,“洪堡改革”“莫雷尔法案”以及“威斯康星思想”等一大批高等教育改革标志性进程的实践加速了高校资源外溢的效应。概而述之,在供给方面:各国逐渐形成特色的高校分层、分类建设思路,多维度提供社会转型智力支持;在需求方面:产、学、研、政等主体逐渐相互耦合,异质性、灵活性知识生产模式增强了高校宽领域的知识生产;在连接方面: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交通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促进了多主体间的互联互通。建国以来,我国高校使命与功能的升华、发展体现了自主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历程。建国之初,受苏联办学模式的影响,在1952年院系调整以及《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等政策的引导下,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围绕教学展开,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仅作为辅助教学功能发展的路径而存在,此时人才培养凸显专业化和计划性特征,服务于我国各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建设成为全国各项事业的中心任务,高素质劳动力、先进的科学技术等成为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要素。在“科教兴国”等方针政策的引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同时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项活动。
使命与功能的不断完善促进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全方位的外溢,一是通过产业结构与学科、专业体系的调整,直接输出高素质劳动力;二是通过专利申请以及构建大学科技园、研究院、技术转化平台等方式转化输出先进技术;三是通过建设异地校区、独立学院等方式打包输出人、财、物等资产以及先进经验。
2.反哺: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深化改革
相关数据表明,我国高校研发经费中政府投入从2004年108亿元上涨至2021年1249亿元;企业投入从2004年74.5亿元上涨至710多亿元。这一成就彰显了反哺的实质是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多主体共商共建共治高等教育体系。
高校获得反哺,一方面指高校作为创新锚点所产生的“虹吸”效应。通过推进“大学城”“科教园”等功能区的建设,通过吸引更多的企业聚集,促使高校在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更容易摸清市场需求与遵循市场逻辑、平衡各类创新要素的供需结构。另一方面,从党的十八大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二十大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思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满足人民群众“能上学”的经济逻辑转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创新逻辑。各地依据财政拨款、设立研发基金以及市场化战略投资等方式,瞄准产业链条上下游布局产、学、政等多主体合建省/市级实验室、大科学装置以及中试基地等平台。以强化高校打造“人才高地”的力度与成效,牵住创新这个牛鼻子联动政、产、学、研多主体,实现提升产业链、创新链“补链延链”能力的目标。
教育体系推动四链融合的战略特征
“溢出-反哺”是高校坚持人才培养使命与遵循市场配置资源规律下的创新行为,着眼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教育体系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分类发展的建设思路,探索灵活多样的办学路径,才能更全面、更优质地成为服务科技、经济发展需求的中坚力量。
1.引领全民终身学习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物质丰富、精神富有的现代化。从党的十三大指出,“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擘画终身学习体系与学校教育体系以“立交桥”机制为抓手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教育事业愿景,再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作为八大目标之一,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体系的终身性与人才成长的发展性的统一进程,强调了教育体系应以各级各类学校的定位清晰、沟通顺畅,动态适应社会改革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
政策沿革历程凸显了人才是支撑四链深度融合的关键要素,通过培育未来一代的终身学习者、造就一批终身追求科学前沿的卓越科技人才、转型一群动态适应技术变化的劳动者群体,将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人才队伍系统化、全面化、接续化建立起内生联系。以着眼人的终身成长,衔接职前在学教育与职后继续教育,以教育体系提供服务品类的丰富、各类办学主体协作性的增强,推动企业、社区、高校等办学主体发挥积极性与能动性,完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校区—园区—社区”终身成长体系建设。
2.支撑结构功能发展
由于历史存量与现实发展的张力,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在我国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时期,受综合国力较弱、经济社会对高素质人才渴求等影响,一以贯之实施的重点大学建设工程虽然在短时期内造就了一批知名、高水平的高校,但加剧了高等教育体系内部的不平等发展。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强调教育体系的全域性特征,即发挥政策引导优势,促进教育体系以分类建设的思路实现“分而合之”。通过深化高校分类建设既支撑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际,又支撑初创企业、成长期企业以及成熟企业的不同需求。通过着眼于学科建设,提纲挈领引导各类型高校优势聚积的学科群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着力人才、平台、设备以及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柔性、开放式流动,实现教育体系内各高校以强带弱、强强联手推动从研发到转化到技术输出的创新链条贯通;着重各类型大学与各发展程度企业间构建交叉式、协同式创新路径,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强活跃的创新网络,推动各类高校在群体间贡献自身优质资源的同时吸纳其他群体成员提供的积极要素,实现共建共享、交往互惠、全面深入的新型创新资源累积渠道。
3.支撑可持续发展
教育体系推动四链深度融合需要各类高校以灵活、韧性的体制机制支撑各主体的需求。一方面,各类高校需要进一步以内部协同为突破支撑,以灵活、多元的供给方式集聚优势资源服务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以“有组织科研”的形式,通过瞄准国家发展所需与学科发展前沿两个需求,推动跨学科、跨机构的科研团队聚集和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有机组合实验设备、科研队伍、人才培养、资金支持以及技术转化等优势要素,深化推动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办学“特区”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技术成果转化以及各类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深化改革。
另一方面,各类高校需要增强风险意识,识别创新市场化的潜在不利因素。通过提高行政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增强校级行政部门与二级学院之间的放权与协同,以二级学院为桥头堡主动接洽产业、企业实际需求;提高高校与企业、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畅通程度,以体系机制的健全保证高校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期仍能保证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保障创新生态的稳定性。此外,鉴于教育体系推动四链深度融合,需要各类高校通过集聚校内校外、科技与经济、国内与国外等优势资源,因此需要警惕在资产投资、技术成果转化、校际国际联合研发、企业孵化以及产业链条“补链延链”等场景中存在的研发损耗风险、欺诈风险、投资风险等各种风险。
教育体系推动四链融合的制度建构
着眼于人民性、全域性与灵活化的战略特征,教育体系需要进一步强化职前职后学习体系的贯通程度;提高融合使用政、产、学、研等多方主体创新资源的能力和完善教育体系的治理架构,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
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建设。人才是第一资源,以发展的眼光统筹推进“育才、引才、用才”三位一体是支撑高校建设人才高地,支撑四链深度融合发展的应有之义。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作为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战略举措,在满足在读学生、科研人员以及在职劳动者等群体终身成长的过程中推动四链深度融合。以“人人学、时时学、处处学、全面学”为根本准则,一方面通过“服务”释放各类型高校优质资源,推动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的深化改革,另一方面通过“服务”深入了解社会、市场需求,并结合一切可利用的要素增强自身服务能力。因此,需要通过“以赛促学”、完善实习实训环节等推动学生内化知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实践技能,以就业能力为突破点改善教学方式、课程结构以及学业评价机制。通过组建跨学科平台、完善科研绩效评价方式以及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科研人员开发专业发展培训等机制,促进科研人员群体不断掌握前沿科技趋势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增强微学位、数字勋章等方式对在职劳动力完成职后培训支撑力;创新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建设、研发订单式继续教育课程、校企联合完善工程类专业学位建设等形式,拓展在职劳动力获取适应技术升级、职业岗位多变的发展趋势的能力。
瞄准政策、市场双轮驱动,推动高校办学资源“活、转、创”。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中强调通过“千校万企”“百校千项”以及“百校千城”等行动推动高校实现支撑“校区—园区—社区”融合建设的发展路径,提高 “溢出-反哺”过程中高校集聚优势要素的能力。在政策指引高校分类发展、市场多元发展需求的驱动下,一方面以精准政策为引导,深化高校分类发展。通过增强主管部门间的沟通合作,减少部门间因条块分割带来的政策模糊性,引导各类型高校精准寻求发展定位,捋顺人才成长成才道路;以学科集群建设为抓手,依据产业群与学科群配套发展状况,在资金配置、评价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鼓励各类型高校根据自身优势建立学科内生联系,推动师资、设备、平台等要素的互联互通,盘活高校已有办学资源。另一方面,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高校承接”的模式,创新联合研发中心、中试基地等模式的运行机制,深入企业核心需求。通过建设公共研发中心、共建企业孵化中心与技术成果转化中心推动高校已有办学资源的扩散;以联动科技园、创业谷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将课堂教学、一线研发与商业应用等场景相结合,通过柔性拓展学校办学空间、教学空间与学习空间,既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又通过其他创新主体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教师的教学资源。
强化自主办学融合思维,推动高质量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建设。为进一步提升教育体系在“溢出-反哺”过程中推动四链深度融合的成效,各类高校应以承接好、用得好、创新好办学自主权为抓手,有机协调“自主融合”与“分类办学”的一致性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分类办学旨在推动高校精准定位自身发展前景、合理识别自身资源积累以及全面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化与学科平台建设的多元化凸显高校办学的特色、提高办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高校对标创新链不同位置与功能,积极拓展校地关系与产学关系是突破高校办学发展瓶颈的有效路径。从这个意义而言,高校既要打破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对立思维,合理利用自身优势撬动研发基金、设备、人才等优势要素的集聚,增强自身办学实力和育人成效,又要抓住学科是构成高校的基本单元,也是对接产业发展的前哨的特点,通过“院办校”的深化改革,强化二级学院深化改革培养方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要在科研队伍中发现和培养具有较高潜力的科技人才,在甄选、完善、转化教师学术创业和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成果等过程中引入多主体共治。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内外联动”,通过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财务以及法律等部门对风控能力与体系建设,构建风险识别机制、健全风险处置方案、强化风险善后能力,保障学校及师生在人、财、物等方面的安全,顺畅教育体系与经济发展、科技转化等方面的沟通机制。
【作者:史秋衡 许洋,单位:厦门大学】
原载2023年第7期《中国高等教育》
相关领域的投资人
猜你喜欢
月内热榜
- 1 女老师穿“紧身衣”,被校长批评后很委屈:教师不能自由穿衣吗?
- 2 2022年广州41所学校高考成绩情况如何?
- 3 广东省最年轻省委常委走红,双非毕业也能身居高位,真是不简单
- 4 2023年英语四六级考试时间一般是几月份?
- 5 二十大机构改革,有哪些单位会消失,机关的你有危机感吗
- 6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登录入口浙江:https://jiaoshi.zjedu.gov.cn/
- 7 3到10岁的脑筋急转弯五篇
- 8 2024绵阳一诊定了,四川首次大考,绵阳外的大部分学校也会参加
- 9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登录入口广东:https://jiaoshi.gdedu.gov.cn/
- 10 实心球运动会加油稿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