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推动教研管理创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县级名师骨干“一师两课堂”。衡清蓉 供图
吉木乃县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边境地区、民族地区,共有中小学校10所。近年来,全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民族地区智能试验区试验校建设为契机,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以“三个课堂”探索为推手,建立机制、重构课堂,精准配置、共享资源,推动了教研管理工作的全方位创新,探索出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助力教研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搭建信息发展新通道
吉木乃县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理念,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理念变革,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建成了教育系统城域网和教育服务平台,交互式一体机配备实现城乡学校全覆盖。启动实施的“智能村小”项目,先后为县乡10所中小学校布设53套“一师两课堂”设备,其中49套布设在偏远乡镇村学校和教学点。在每所中小学布设“双师”直播间1间、未来教室2间,配发“双师”教师培训软件60余套,搭建覆盖县、乡、村的三级直播互动教学体系。
使用“双师课堂”及直播云以远程直播形式,开展初中培优补缺8个班级试点,目前已建成小学一年级语文素质教育、初中基础教育、高中冲刺教育一体化的资源辅助模式,乡(镇)小学一年级学生受益率100%,初中学生受益率36%,高三理科学生受益率100%。配齐数字黑板、教学一体机等智能教学设备,各中小学校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常态化按需应用。吉木乃县“‘三个课堂’应用案例”入围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联盟专项案例,“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教育提质课题”列入自治区级课题研究以及自治区级优秀教育成果奖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借助音视频实时互动技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衡清蓉 供图
完善区域教研新体制
坚持教学研究在教学管理中的引领作用,健全完善城乡教研各项体制机制,让所有教师主动参与教研,真正成为教研的主人。坚持同步共享理念,将全县8所城乡小学以地域划分组建南北教研联盟,建立联盟教研轮值组长、联盟教研优势学科引领、教研大年级组、集体教研教改、教师专业成长合作、师资力量补缺促强、校本课程合作开发等7项制度,形成学科专题讲座、课堂教学观摩、集体备课、教学常规展示等四大教研模块,每周至少开展1次线上联合教研活动,每月开展1次线下专题教研活动。通过“一师两课堂”平台,在县域内打破了时间、地域、空间的限制,实现同步备课、同步授课、同步教研,促进了教研力量的整合优化,实现了教研活动的同向运作。
实施全集体教研教改制度,由优势学科引领,学校教研科室牵头,共同开展课题研讨,及时总结、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共同开展集体备课,推动集体备课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共同开展磨课活动,逐步将教师听评课范围从本校延伸到联盟校之间;共同开展作业研究与设计活动,适时组织开展联盟内作业展评活动,提升作业质量和针对性。坚持从教师需求出发,全面开展课程标准、教师用书、教材、自治区学科课堂教学观察量表等集中培训,通过对标对表,把“理清当下教学达标点、记住必备知识点、讲透基础必考点”作为硬要求,通过各类线上线下培训活动,重点学科教师带动区域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
促进教育资源新配置
为教师搭建分层、分类、可监测学习效果的学习、研究平台,推动空中课堂、空中教研、名师工作坊、专家在线、学前教研工作坊等功能充分运用,打造优质教育资源校校通、班班通的教育资源共享模式。全面实施城乡强弱学校捆绑联盟行动,各年级结对班级使用“一师两课堂”每日开展远程同步互动教学,实现教学常规“七统一”。全面开展“青蓝工程”城乡中小学校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县级“名师+青年骨干教师”跨校“青蓝结对”57对、校级“援疆教师+青年教师”师徒结对22对。
开设定点初高中重点科目双师公益课、小学语文素养拓展课、乐外教英语课、教师培训课,接收各类优质课程、教辅资料和分级阅读图书,平台优质课程资源向全县中小学校免费开放。开通全日制远程植入式教学模式远程直播,建立“读、备、还、议”四课循环管理制度,教师通过网络平台直接参与成都实验小学等疆外知名学校直播备课、主题研讨、专题讲座、班会队会等教学活动。前端学校将多年积累的管理经验、课堂经验、教学资源无偿分享给接收端学校,农牧区的孩子坐在教室里就可以直接享受到最优质、最前沿的教育,一线教师通过屏幕“面对面”接受国内知名专家的点评与指导。
丰富教学数据新手段
坚持把数字赋能作为现代教研的发展方向,把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智能感知等新技术引入课堂,创设体验式、沉浸式教学情境,形成了数据支撑下的精准教学、教师研修和师生自主学习新模式。以智慧教育平台为基础,初步搭建了“方便用、常态用、普遍用”的智慧教育平台。以学情数据采集、教师教学行为数据采集为教育改革突破口,即时数据分析支撑精准教学,实现分层、个性化布置作业,助力“双减”和课堂教学改革,开展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实践。
充分使用优质资源,实现教师备课减负增效。提高作业评价系统试点校使用效率,使作业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作用。扩大人工智能技术及校本题库资源支持的作业系统覆盖面,帮助教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采集学生日常作业过程性、结果性数据,分析积累数据,及时反馈学情,有效地帮助教师进行课堂干预、改进教学。着力搭建教师智能研修平台,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找准教师教学症结,对症下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
创新校本教研新模式
组织各学科教研团队梳理相应年级教学问题和困惑,引导南北教研联盟、各中小学校教研团队突出“立足习惯养成”“生本高效课堂”“情境教育教学”等课堂教学研究,以“3+X+2”(3,即课例式教研、问题式教研和综合式教研;X,即一课一研、名课研析、沙龙等;2,即线上线下两种教研形式互促)为主要教研方式,集体梳理课程知识点、集体谋划课堂达标点、集体确定科目备考点,促进了课堂教学内容的重构,指引课堂教学“轻负高质,低耗高效”。一线教师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个目标,深入收集教学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自觉熟悉了解情况,广泛查阅资料,积极寻找教研支撑,定期提交破题路径,实现了研修活动课题化,促进了校本研修内容主题化、问题校本化、形式特色化、研究理论化、时间固定化。
强化常规教研新管理
建立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与批改、教学评价等新常规,进行统一管理。以各成员学校年级组为单位成立联合教研小组,开展主题研讨、同课异构、联合备课、教学论坛、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等活动,及时交流教学活动方案、典型教案和课件,进行答疑解惑、教学研究,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信息化桥梁的搭建,一批优质的教学案例进入城乡中小学校课堂,教研团队精研细磨梳理各学科教学达标点、必备知识点,树立教学常规标准,明确教学要求。各中小学校聚焦教学常规细节,修订完善了巡堂、教学质量跟踪、薄弱学科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学成绩优劣奖惩等10余项常规管理制度,每周定期检查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和教学反思,每月抽查教学过程“六环节”工作。广大教师落实教师工作清单制度,细化学科课堂教学观察量表,将教师每日的教学活动细化分项,建立个人教学行事历,明确任务清单,每日反思工作开展情况,每日查检教学效果,着力建立“日清日结”管理模式,实现了提质增效措施在教学一线得到接续落实。
吉木乃县着力研究信息化背景下创新教研模式和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可持续发展策略,下大力气提升民族地区教师教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培养“数字素养”,实现信息化建设助推教研工作提质升级,着力打造各族师生学习、工作和成长的精神家园。教研现代化带动了全县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推动了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衡清蓉,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4期)
相关领域的投资人
猜你喜欢
月内热榜
- 1 女老师穿“紧身衣”,被校长批评后很委屈:教师不能自由穿衣吗?
- 2 2022年广州41所学校高考成绩情况如何?
- 3 广东省最年轻省委常委走红,双非毕业也能身居高位,真是不简单
- 4 2023年英语四六级考试时间一般是几月份?
- 5 二十大机构改革,有哪些单位会消失,机关的你有危机感吗
- 6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登录入口浙江:https://jiaoshi.zjedu.gov.cn/
- 7 3到10岁的脑筋急转弯五篇
- 8 2024绵阳一诊定了,四川首次大考,绵阳外的大部分学校也会参加
- 9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登录入口广东:https://jiaoshi.gdedu.gov.cn/
- 10 实心球运动会加油稿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