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 我是这样考上清华的:关于记忆力的秘密
距离还有不到30天的时间,网易从今天开始连载由大学机械工程博士生陈陆淼撰写的书籍《学习力——我是这样考上清华的》,希望能给各位正在备战高考或者即将迎来高考备战的中学生和家长以启迪。
本书是写给550分以下的同学看的,目标是把不及格的学生提升为及格学生,把中等水平的学生提升为学霸。当然,前提是你要有决心,能切实行动起来。
全书共分为12章,前面6章讲解了宏观的学习方法,包括认清自己的边界、对高考的错误认识、有效利用时间、学渣如何逆袭、错题本的运用、快速方法等内容。后面6章针对具体科目,讲解了答题技巧,这些技巧你可能在其他辅导书上也看过,但本书旨在提高考试成绩,同时训练思维能力,相信能给你不一样的感觉。
本书是一本提升高中学生学习力的训练手册,不只是有望考上清华的学生才可以看,所有中学生和家长朋友都可以阅读,用其中的方法提升自己的学习技能。
关于记忆,国外已经研究了很多年,也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在这一节,我把和高考学习有关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帮大家提高。
6.2.1认识自己的大脑
人类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修炼出了自己独特的大脑,这使得人类成为地球上的顶尖物种,其他生物即使体积再大(鲨鱼、大象)、数量再多(蟑螂、细菌),最后都被人类征服。
根据巴甫洛夫的研究,信号刺激包括两类:第一类是现实的具体刺激,比如声音、光照、颜色、味道、软硬等,称为第一信号;第二类是抽象刺激,比如语言、加减法、文字、逻辑推理等,称为第二信号。其中第一信号是人和动物都能理解的,而第二信号只有人类能够理解。即使再聪明的猴子,它也很难明白为什么3+4=7,即使人类训练出来一个会加减法的猴子,它也不能独立算出37+37等于多少。
而我们的学习都是在训练第二信号系统,使大脑越来越发达。大脑皮层由1000多亿个神经元组成,而每个神经元之间通过20 000多个突触的连接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网络。每个神经元在接收其他神经元信息的同时,还要向其他神经元传出信息。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四通八达,所以信息才得以瞬间传遍各个角落。
理论上,人脑可以存储1 000万亿个信息单位,如果一个字占一个单位,一本书20万字的话,那大脑可以存下50亿本书,人类从古到今所有的书加在一起也没有这么多。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大脑潜力有多大。很多人把自己的大脑白白荒废了。
6.2.2记忆的本质
简化一下,你可以把大脑的记忆部分想象成CPU、内存和硬盘,分别对应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期记忆,如下页图所示。
这里的长期记忆也不是永远不忘的,比如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在他工作几年后,再让他做高考的物理试卷,他也有可能考不及格。那是因为太久时间不接触,
把其中的公式、技巧都存在了记忆深处,提取不出来了。但是如果让他看一下参考答案,复习一段时间,他很快又能考到100分。
三种记忆的区别见下表。
三种记忆的区别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短时记忆是由瞬时记忆转化而来的,而长期记忆则又是由短时记忆转化而来的。不过,这些转化都有一定的条件:瞬时记忆的材料必须经过适当的复习才能转化为短时记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不仅要复习,而且要尽量和其他已有记忆融合,让它们互相关联,这样才能减少遗忘。
我们复习的目标,就是把各个知识点变为长期记忆,存储到大脑中。如果你是学渣的话,对各种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那么记忆同样的内容,就困难得多,因此努力的初期效果并不明显,因为你的记忆没有依靠,不能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必须有一定基础后,才能让新的知识点扎根,渐渐扩展。也就是说学渣的学习曲线是指数加速的,前期很慢,后面会越来越快,如下图所示。
不过这也是公平的,前面不努力,落下了很多功课,要想追上去,肯定要吃苦头才行。
6.2.3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
第一次见到这两个词,你一定觉得很陌生。在写书的时候,我尝试用通俗的文字起标题,后来发现,还是用这个术语比较好。下面进行名词解释。
抑制:可以理解为“干扰”,也就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意思。
前摄:表示之前学习的内容。
后摄:表示之后学习的内容。
用一个例子说明:
你要背诵一篇课文,开始部分和结尾部分都记得最清楚,而中间部分最容易忘。这是因为开始部分受到中间部分的干扰,影响了对开始部分的记忆,这种后面内容对前面内容的干扰叫作后摄抑制;结尾部分受到中间部分的干扰,影响了对结尾部分的记忆,这种前面内容对后面内容的干扰叫作前摄抑制;中间部分受到开始部分和结尾部分两部分内容的干扰,也就是同时受到了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对中间部分的记忆,因而,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最后的结论如下图所示。
另外,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还受许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性制约:先后学习的两种知识完全相似时,后继学习相当于复习,不会产生相互干扰。若先后两种学习材料完全不相似时,互不相干,也不会产生相互干扰。只有当两种知识处于既相似又有不相似的状况时,干扰作用最大。
时间间隔制约:在学习完第一种知识后,立即进行第二种知识的学习时,所产生的抑制作用最大,随着时间间隔加大,抑制作用减少。
掌握程度制约:先学知识的巩固程度越高,意味着内部联系越紧密,越能抵御后摄抑制干扰作用;反之,则越容易受干扰作用的影响。后摄抑制也是如此,如果后学习知识掌握得牢固,受到前面知识的影响就会小一些,否则就会受到严重干扰。
读起来是不是很费劲?这是前辈们的研究成果,下面我们讲解这个规律的具体运用。
1.睡前醒后是记忆的黄金时段
“睡觉前”和“醒来后”是两个记忆的黄金时段!睡前用来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对于24小时内接触过的信息,根据记忆曲线可知,能保持34%的记忆,这时稍加复习便可恢复记忆,由于不受后摄抑制的影响,识记材料易储存,会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期记忆。
另外,睡眠过程中记忆并未停止,大脑会对接受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编码、储存。所以睡前的这段时间非常宝贵。建议同学们晚上睡觉前,快速翻看一下白天的重点,或者翻看一下错题本,然后尽量少卧谈,快速进入睡眠状态,这样效果最好。
早晨起床后,由于不会受前摄抑制的影响,记忆新内容或再复习一遍昨天内容,则整个上午都会记忆犹新。
2.不要和一科较劲
这一点尤其提醒偏科的同学。比如你语文成绩特别差,突然有一天心血来潮,要把语文搞上去。于是所有的自习课都给了语文,甚至在其他课上也看语文。结果肯定会让你失望。因为干扰的缘故,你辛苦了半天,都被“抑制”了,最后只保留了前面的一点和后面的一点。
有的同学在制订复习计划时总喜欢把相同的科目放在一起来复习,觉得不用总是变化思维,其实人的思维是常变常新呀,这样可以克服材料间的干扰,并且不容易使思想产生厌倦感。所以说,复习时要做到文理交叉复习,以此来克服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影响,并能从一定程度中克服材料的单一所带来的枯燥感觉。
正确的做法是文理科交叉复习,先学一节课语文,然后休息10分钟,再学数学,这两个科目之间不会互相干扰,从而增加记忆效率。
3.课间休息不要“加班”
有的同学为了抓紧时间学习,把课间休息的10分钟也用上了,觉得这样能多学一些。其实这是非常愚蠢的做法。让大脑始终处于疲劳状态,不能整理之前的知识,反而效率低下。
正确的做法是,课间休息一定要放松下来,在外面做做运动,或者和同学聊聊天、散散步都是好的。
4.不要一口吃成胖子
以学习生词为例,如果当天上午学习20个生词,那么,当天晚上集中复习一个小时就不如分散复习的效果好。我们可以当天晚上复习30分钟,第二天复习15分钟,第四天复习10分钟,一星期后复习5分钟。注意复习时间间隔逐步加长。一般来说,复习间隔最好为第一天、第二天、第四天和第七天,复习时间越来越短,复习间隔越来越长。
一天中的时间安排也是如此,早晨集中半小时的时间复习生词,就不及早晨复习20分钟、中午复习5分钟、晚上再复习5分钟的效果好。
6.2.4熟睡后,大脑依然在工作
面对高考的同学,可能很讨厌睡觉,认为它占用了太多的时间:如果都用来学习那有多好。但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完全是在睡眠过程中形成和巩固的。当你睡着时,大脑确实在重播、分析、储存一天的事务,并留下记忆痕迹。睡眠状态下大脑的神经变化程度是清醒状态下的2倍,一些神经路径的讯号增强并形成细胞间的新连接,另一些路径的讯号变弱并失去连接,使得大脑内的记忆远比持续工作状态下清晰得多。
人的大脑要思维清晰、反应灵敏,必须有充足的睡眠,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会使人心情忧虑焦急,且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会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和处理事物的能力。
比如一个运动员在训练网球的时候,不管怎么练习都没有提高,精神也疲惫不堪,最后赌气睡觉去了。但是到了第二天,打球水平却出乎意料的好。这就是大脑在睡眠过程中自动学习的结果。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把睡眠当作朋友,这是人类几百万年进化出的结果,不要强行改变它。另外最好能睡到自然醒,别让闹钟强行打断大脑工作。
6.2.5魔力之7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米勒曾经进行过一个研究,就是一个人短时间内能记住多少内容。测试结果显示,正常成年人一次能记忆7项内容。这个“7”被称为“魔力之7”或“怪数7”。这个“七”既可以是7个汉字,也可以是7组双音词、7组四字成
语,抑或是7句七言诗词。
我们在记忆时可利用这一特点,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分配在7组之内,而这7组中的每一组的容量可适当加大。这样每一组相当于一个集成块,加大了集成块的含量,记忆效率应会大大提高。
比如记忆电话号码01087372168,一个一个记要记11项,若分成010-8737-2168这样3组,则记忆起来就快多了。
我们睡觉前回顾当天知识的时候,尽量把它们压缩在7项以内,这样可以避免大脑“内存”不够用,增加记忆效果。
在我高二学语文的时候,就被这个魔力之7折磨了很久。因为语文的知识很零碎,我试图一次记忆很多生僻字,每天睡觉前写到一个纸条上,结果因为数量太多,超过了7个,导致每次都记不全,然后怀疑自己记忆力出了问题。后来改变策
略,晚上记四五个,早上起床再记四五个,效果一下子就好多了。
更精准、更便捷、更贴心,给考生和家长提供一对一式的志愿填报建议。
六大新增功能,助力中国考生学业规划——
1 、更科学的智能推荐:基于往年大数据科学测算,择优遴选,志愿表合理排序,用好高考每一分
2 、1对1订制升学规划:大学+专业+城市3大填报路径,根据考生需求,灵活制定个性化报考方案
3 、合理定位专业方向:行业意向、兴趣爱好两大维度助考生认知自我,依据选择结果推荐 最适合专业
4 、录取概率测算分析:以近三年数据为基础,创新算法模型,提升预测准确性和合理性,规避扎堆填报风险
5 、多维对比:基于填报需求的院校专业详情展示,提供全方位资料对比,找大学选专业不再盲目
6 、便捷获取招录数据:历年数据横向对比,招生录取形势波动一目了然
相关领域的投资人
猜你喜欢
月内热榜
- 1 女老师穿“紧身衣”,被校长批评后很委屈:教师不能自由穿衣吗?
- 2 2022年广州41所学校高考成绩情况如何?
- 3 广东省最年轻省委常委走红,双非毕业也能身居高位,真是不简单
- 4 2023年英语四六级考试时间一般是几月份?
- 5 二十大机构改革,有哪些单位会消失,机关的你有危机感吗
- 6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登录入口浙江:https://jiaoshi.zjedu.gov.cn/
- 7 3到10岁的脑筋急转弯五篇
- 8 2024绵阳一诊定了,四川首次大考,绵阳外的大部分学校也会参加
- 9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登录入口广东:https://jiaoshi.gdedu.gov.cn/
- 10 实心球运动会加油稿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