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教育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整体而言,教育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因而教育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进程中被赋予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成为党中央的重大论断和决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增强综合国力的重大举措。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丰安小学举行少先队员入队仪式,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争做强国复兴有我的追梦人。田凯平 摄
教育通过启德赋能服务于国家强盛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理解“教育强国”:其一,对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强弱评估,即从一个国家教育领域或教育事业发展的维度看,评价一个国家依托教育工作、教育实践,提升一个国家的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水平的状况,可以通过专门的教育指标体系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评估,例如,“教育指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类发展指数的三大成分指标之一)、“全球教育质量排行榜”(《经济学人》信息部编制)等;其二,从教育的功能看,要评价教育通过发挥知识传播、信息生产、人才培养、科技孵化等功能,服务于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效能。
一般而言,教育事业得到发展,教育服务于国家的功能也会提升。“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论断,则突出强调了教育发展要服务于国家建设的要求。我们深化对“建设教育强国”的认识,要深刻理解“战略先导”“重要支撑”“有效途径”“基础工程”的定位。教育服务于国家强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启德与赋能。启德与赋能是立德树人的具体要求,是育人工作的两个基本面向,是“立育人之德”和“树有德之人”的有机结合与辩证统一。[1]启德就是发挥教育的德育功能,通过教育行动教会受教育者如何做人,如何做有德行的“好人”。赋能就是发挥教育的启智功能,通过教育行动增强受教育者的智慧与能力,让受教育者成为有才华的“能人”。
从不同的层次考量,启德是立德的前期“动作”要求。启德、立德可包括“启”“立”人类之德、国家之德、社会之德、个人之德,基于现代主权国家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性研断,立国家之德与教育强国建设存在深刻关联。常言道“国无德不兴”,没有向善的价值取向和挺直的道德脊梁,一个国家不可能繁荣而强大,也不可能赢得认可与尊重。多民族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此,旨在增强国家凝聚力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便成为立国家之德、社会之德、个人之德的教育内容。
教育赋能是一个复杂的构成与进程,包括积累知识、增长技能、创新创造等要素,也包括要将这些要素不断“淬火”成能力。由于教育担负着增量、增强人力资源的重任,因而它是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关键支撑的先导性要素,而且具有长远、重大的战略意义;由于教育具有促进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技术进步的功能,因而能够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支撑起我国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强;由于教育具有启智增慧、蓄力赋能的作用,因而能够成为激活全体人民的创造力,走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由于教育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系立国之本、百年大计,因而是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强国是包括民族教育在内的完整教育体系之强,是包括民族教育助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服务于强国目标的全域均衡性、充分性建设,是各民族共同富裕的全体性、整体性建设。由于一些发展要素先天不足,教育赋能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基于教育赋能的“大数据”“现代农牧业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有助于弥补民族地区一些传统发展要素不足的缺憾,甚至可以此为基础找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有研究者指出,大数据导向下的民族地区绿色发展可以将数据导向的绿色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绿色能源产业、绿色旅游业、精准扶贫作为重点发展领域。通过实施构建民族地区大数据开放平台、大数据协同创新、发展绿色重点领域、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策略,推动民族地区绿色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2]
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教育作用分析
如果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心任务,从系统性观念出发进一步思考,我们则可以进一步深化对教育强国的认知。党的二十大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中心任务”的关键内容,中国式现代化总目标,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代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拥有一套评价体系,其核心就是“五位一体”的综合建设发展,而建设发展则需要各方面的保障和支持。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建设主体的共同团结奋斗。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旨在促进“中心任务”的行动主体——中华民族的团结凝聚,具有“五个特征”(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任务重、要求高、兼顾多、理路新,需要全国各民族的齐心合力、凝神聚力。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精神力量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制度、技术、人力支持,也需要精神力量的激励。进行文化建设,实现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一方面是现代化建设中的“软实力”建设内容,可以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也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的支持、文明的力量。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教育提供综合保障。整体来看,教育可以直接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同时教育还在孵化科技、繁荣文化等方面具有基础性保障作用。在德育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能够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要求,也是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共同体理念”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诠释,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在“共同体理念”教育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准确把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情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由共同的疆域、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精神凝聚而成的民族实体,是客观共同体。同时,使“共同体理念”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目标,在“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教育中不断增进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和一体性、共同性。[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旨在提升国家凝聚力
从教育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格局把握新时代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则有助于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功能和意义的理解。通过开展有形有感有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才能增强国家凝聚力,才能聚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合力。
当今世界主权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所拥有的各种要素综合组成的整体实力,包括国土、资源、人口、经济、科技、文教、军事、政治、国民精神、国家凝聚力等。国民精神、国家凝聚力被视为能够产生精神力量的软实力。增强国家凝聚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国家凝聚力与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一样,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综合国力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在综合国力诸要素中起着核心作用。国家凝聚力则是一个国家的民众对所在国家的政治认同和归属。[4]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更加强调政治归属和政治认同,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政治归属和政治认同居于首位,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提升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凝聚力或内聚力原为物理学概念,是指同一物质的分子、原子之间的吸引力。例如,雨是以液滴而不是细雾的形式降落的,是因为水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可以将其分子紧密地拉在一起,形成液滴。凝聚力后被引申为文化学、伦理学的概念,常指集体或某一社会共同体内部各成员因共同的利益和价值目标结为有机整体的某种聚合力。一旦凝聚力消失,共同体便会趋于解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就是要通过中华民族组成分子意识的“铸牢”,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向心力、包容力。
比较而言,凝聚是由团结生发出来的力量。团结既有“联合、结合、聚合”的动词词性,也具有“和睦、友好、和谐”的形容词词性。作为行动与状态,团结是与分裂的行动和状态相对应的,团结表现为人们信念与行动上的一致、统一。民族团结是指不同的民族社会成员在不同的社会接触、交往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民族疏远、隔离、排斥的对立面。没有团结就没有凝聚,紧密团结才会实现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不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增强“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在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上,不断生发出国家凝聚力和中华民族凝聚力。
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引导”就是教育,“与共”就是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分开的意思。“与”“共”两个字的组合体现了组成共同体的个体、群体之间主动地“在一起”的意愿与积极行动,同样体现了“凝聚”的内涵。“四个与共”就是各民族在情感、荣辱、生死、命运层面上的“在一起”与“不分开”。深刻认知和理解“团结”“与共”与“凝聚”的关系、“凝聚”与“共同体”的关系,则有助于我们从增加国家凝聚力、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视角,从增强综合国力的视角,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与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既包括“告知式”的引导教育,还包括“生成式”的体验教育。“告知式”教育多依靠教育教学途径来实现,“生成式”教育多依靠实践活动来实现。在具体实践中,“告知式”教育与“生成式”教育又往往结合在一起。有关部门实施、推广的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行动计划,就是“生成式”教育的载体与实践。“生成式”教育以主体互动、感知体验等环节为基础,容易形成教育目标、内容的内化、深化。
从教育强国、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升国家凝聚力的角度定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域、全员、全体的任务,是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领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懂得为什么“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关于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实效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则为我们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
参考文献:
[1]李建华,王果.立德与树人之间:一种教育伦理学辨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
[2]吴英慧.大数据导向下的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19(4).
[3]严庆,崔舒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与维度解析[J].青海民族研究,2022(4).
[4]朱耀先.论增强国家凝聚力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9(5).
(严庆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7-8期
相关领域的投资人
猜你喜欢
月内热榜
- 1 女老师穿“紧身衣”,被校长批评后很委屈:教师不能自由穿衣吗?
- 2 2022年广州41所学校高考成绩情况如何?
- 3 广东省最年轻省委常委走红,双非毕业也能身居高位,真是不简单
- 4 2023年英语四六级考试时间一般是几月份?
- 5 二十大机构改革,有哪些单位会消失,机关的你有危机感吗
- 6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登录入口浙江:https://jiaoshi.zjedu.gov.cn/
- 7 3到10岁的脑筋急转弯五篇
- 8 2024绵阳一诊定了,四川首次大考,绵阳外的大部分学校也会参加
- 9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登录入口广东:https://jiaoshi.gdedu.gov.cn/
- 10 实心球运动会加油稿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