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从国际学校毕业:一位妈妈写给家长的大实话
两个孩子从国际学校毕业:一位妈妈写给家长的大实话
\\n
身为一名“资深二胎”家长,Vinnie自从在俩娃上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把他们送进国际学校之后,就一路升级打怪。不仅孩子们成长颇多,自己也有了很多相比以前教育观念的颠覆。
如今,还在适应把孩子送出国门之后的“空巢期”的她,用精炼真诚又不乏幽默的文字,为还在养育路上奋斗的家长们总结了不少“大实话”。
不管我们现在觉没觉得,有些真理早晚会从实践中得知。
作者:Vinnie,编辑:Mina;本文来源:公众号“菁kids上海”(ID:Jingkids_Shanghai) 。
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身为“资深二胎”家长,不少朋友询问我选校的事。我的两个孩子在不同年纪进入国际学校就读,所以我也面临过不同教育体系的迷惘。
孩子绝非送进学校就快乐地一路成长,父母更会面临许多外人无法体会的纠结。
所以家长很需要一些心理上的装备,尤其是在像我一样,并没有在海外求学的经验的时候。所以,我想分享一些个人的经验和感悟。
一、关于父母
1、想通一些事才能放过自己与孩子
我曾经是一个贪心的妈妈。希望孩子既能讲流利的英文,同时也能有很好的中文根基; 希望孩子五育并重,骨子里却又可以秉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后来,我发现
有一些愿望是无法并重的
。
拿中文来说,我不否认有双语并驾齐驱的孩子,但那不是我家的。我花了很多精力“威逼利诱”孩子学习中文。
对老大,我买过大量希望他感兴趣的中文书,最终在诱使他读完全套金庸后放弃。不过这至少让我知道了他有基本的中文阅读能力。
但对于英文算母语的老二来说就是一条辛苦的路,从学习拼音开始一路追赶到可以读写文章,这中间的过程一言难尽。
最难的不光是在他们掌握学校的课业外还要再挤出学习中文的时间,而是该怎么让他们信服中文是王道这件事。
同样的,我也曾炫目于学校丰富的各类活动,但当孩子上台领的是运动或服务奖时,我的眼角会偷瞄拿学术奖的孩子;
我希望孩子身体健康,但当他们参加校队,有了十分频繁的课后训练时,我又会很挣扎;
我希望孩子接受多元的教育,却在孩子周末或寒暑假没有功课时心有怅然。
我知道很多父母和我有一样的纠结,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最终放我自己与孩子自由的其实是一个简单的观念——
时间花在哪,收获就在哪
。
我没有办法要求孩子兼具两种教育的优点,既然择其一,那就信任学校的安排。想通这件事以后,我彷彿被打通任督二脉,开始变得轻松起来。
2、想清楚自己的定位
学校有很多活动。从慈善、文化、到社团成果展......如果参与运动,还有众多的比赛,要是再加上班级活动,真的是不胜枚举。家长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当然首要考虑自己的时间、精力与兴趣,同时孩子的期望也需要被适度的被满足
。
通常年纪越小的孩子会越期望家长到场。无论是去班级讲故事、准备点心或是担任义工,一个兴奋到远远朝你飞奔而来的小身影会让你觉得一切都值得。
但不可讳言的,
这也是属于家长的社交圈
。即便有社交障碍及语言结巴如我,也需要选择适合的圈子参加。除了这是无可避免的环境外,也因为每一位家长都是宝藏。
他们可能会观察到你孩子的某一个方面,然后与你进行宝贵的经验交流,这些对于我都是很重要的学习。
等孩子大了,在校园看到我时会投以我“误入禁地”的眼神。这时也不要玻璃心,他们就是长大了,好好做好自己在校园的任务就好。
3、保持开放学习的心
学校游泳教练曾对家长表示:“你们惟一要做的就是当啦啦队员,还有比赛前把他们喂饱。至于他们该怎么游是我的责任。”后来这段话被我奉为圭臬。 简单来说就是
各司其职、尊重专业
。
教练还神补充一句:“如果你真的管不住自己,还可以选择跳下去和他们一起游!”我觉得这话实在太传神了,可以送给一切忍不住想越权指手画脚的家长。
我也在认识一位家长多年后,才惊讶地发现他曾是美国国家代表队的选手。因为他总像我一样,在比赛时默默地帮助计分,做些义工的工作。他把女儿的训练交给教练,从未插手,这让我看到谦卑与尊重。
如果他依仗自己的能力出手干涉,孩子势必面临“多头马车”的指令而无所适从。这些例子告诉我
只要保持一双观察的眼睛与开放的心,到处都是我可以学习的对象
。
4、学习谦卑与放手
选择国际学校,意味着有很多科目父母都插不上手。例如数学,同一个题目老师有很多教法,几次下来后为了避免混淆,我决定收手。
当课业遇到问题时,我都
鼓励他们去找老师或请教功课好的同学
。老大几乎都是这样搞定。老二不爱开口,所以都是自行上网找答案。还好这个原则定的早,因为后来他们选修了西班牙以及法文,是我怎么也教不来的领域。
但我也会让他们知道,我会努力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当他们真的都解决不了时可以来找我,这表示或许要考虑找家教。幸福的是他们几乎都没有走到这一步,也培养了遇事练习自己解决的能力。
5、终极挑战——送孩子高飞
家长的终极挑战就是送孩子出国。无论是去读住宿学校,或是最晚高中毕业出国,这几乎是一条无可避免的路。除非有家人在旁照顾,不然父母必然会面临刚开始分离时的紧张与接踵而来的失落,现在的我正处在这样的空巢期,还在调适中。
二、关于孩子
1、不同的适应
我的孩子分别在小学三年级与幼儿园阶段开始就读国际学校,所以他们在适应上分别有不同的表现和需要。
先提老大。国际学校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充沛的present经验与写报告的能力,相比之下,刚入学的老大吃尽苦头。他得先把题目翻成英文,然后把答案用中文想好,再转成英文,有好一阵子他写功课要到三更半夜,泪眼汪汪。
老二在入学时当了几个月哑巴。但毕竟因为加入的早,她按部就班地学习,很快就适应了。可是随之而来新问题是我不得不面临她不想说中文的习惯,努力很久才改掉她在家里讲英文的习惯。
不同时期入学都会面临挑战,想明白,就只需要在辛苦的路上陪他同行就好。
2、朋友圈
从没想过我的朋友会对孩子产生压力。朋友中不少人的固有想法是国际学校的孩子很轻松。
在课业上学校的确采取渐进的方式,但压力会随年龄逐步加重
,到了高中,一样面临巨大的考试任务外加申请学校的压力。所以当我的孩子面临“你是不是都没有功课”这样的问题时,会有不被理解的感受。
当然这些叔叔阿姨朋友们不常在身边,家人的想法才是影响最大的。
父母应该扪心自问,是不是也从心底认为孩子比起其他人“好命很多”?
果真如此的话,可以想想当初送孩子来国际学校的初衷,同时了解一下考试内容。
这点是我儿子下的狠招。有一天他默默递来一份考卷要我做答,写到汗流浃背又得到超低分之后,我从此闭嘴。
孩子的朋友圈是另一个挑战
。如果孩子中途转学,他们可能和原来的朋友渐行渐远,因为他们有不同的假期与校园生活,共同的话题会变少。另外他们在学校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不少X二代,截然不同的生活也可能让孩子陷入困惑。
老二的幼儿园同学拿着iPad时,她也羡慕过;而我也亲眼看见老大在同学的生日派对上,因为别人的礼物太豪气而藏着自己准备的礼物不敢递出手。这时不该怪他们虚荣,试问相同状况下,又能有多少大人心如止水?这种情况下,我会告诉孩子我信奉的金钱观与价值观,慢慢引导他们从中悟出自己的道理。
3、一直道再见
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有不少是随着父母工作外派到中国的。而他们常常在家长合约到期后随之离开。
好处是孩子在不同国家都有朋友
。
不过大孩子才能享有这个福利,因为年幼的孩子并不懂得如何维系远距离的友情,这导致他们在频频道再见中面临没有发小的状况。
每一个学期末都有学生或老师要欢送,我常常为此哭红眼眶,或许是有一股今后天南地北难再见的伤感吧。
4、离家
孩子的终极挑战是申请学校然后振翅高飞。不管孩子多么渴望自由,心里都会带着一丝恐惧。
他们从此要独自处理所有的事,面临截然不同的文化,甚至也会遇到在国内从没遇到的种族问题
。所有的挑战会在下飞机那一刻开始发生。
这是一条兴奋中带着紧张的路,
父母能做的就是预备
。预备好孩子的处事能力、建立起他们遇事会主动寻求帮助的信念感,然后给予信任,同时放手。
我相信所有父母都一样,为了孩子殚精竭虑地规划未来。但
父母给予的家庭教育、三观的建立、特别是爱的连结,这些真的比什么都重要
。
能近身教育与影响孩子的时间太有限了,
我们一定要把握机会,抢在世界影响他们之前传递所有我们能给的价值观
。这一点或许无关是否在国际学校读书,但真的是为人母二十多年后,感受最深的体会。
本文授权转载自菁kids上海(ID:Jingkids_Shanghai),上海国际教育和社区资讯首选中文平台,带你了解沪上所有国际、双语学校,汇集各类好玩的休闲活动,还有亲子度假、国际教育动态等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关注我们,掌握第一手的国际教育资讯。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
\\n
身为一名“资深二胎”家长,Vinnie自从在俩娃上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把他们送进国际学校之后,就一路升级打怪。不仅孩子们成长颇多,自己也有了很多相比以前教育观念的颠覆。
如今,还在适应把孩子送出国门之后的“空巢期”的她,用精炼真诚又不乏幽默的文字,为还在养育路上奋斗的家长们总结了不少“大实话”。
不管我们现在觉没觉得,有些真理早晚会从实践中得知。
作者:Vinnie,编辑:Mina;本文来源:公众号“菁kids上海”(ID:Jingkids_Shanghai) 。
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身为“资深二胎”家长,不少朋友询问我选校的事。我的两个孩子在不同年纪进入国际学校就读,所以我也面临过不同教育体系的迷惘。
孩子绝非送进学校就快乐地一路成长,父母更会面临许多外人无法体会的纠结。
所以家长很需要一些心理上的装备,尤其是在像我一样,并没有在海外求学的经验的时候。所以,我想分享一些个人的经验和感悟。
一、关于父母
1、想通一些事才能放过自己与孩子
我曾经是一个贪心的妈妈。希望孩子既能讲流利的英文,同时也能有很好的中文根基; 希望孩子五育并重,骨子里却又可以秉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后来,我发现
有一些愿望是无法并重的
。
拿中文来说,我不否认有双语并驾齐驱的孩子,但那不是我家的。我花了很多精力“威逼利诱”孩子学习中文。
对老大,我买过大量希望他感兴趣的中文书,最终在诱使他读完全套金庸后放弃。不过这至少让我知道了他有基本的中文阅读能力。
但对于英文算母语的老二来说就是一条辛苦的路,从学习拼音开始一路追赶到可以读写文章,这中间的过程一言难尽。
最难的不光是在他们掌握学校的课业外还要再挤出学习中文的时间,而是该怎么让他们信服中文是王道这件事。
同样的,我也曾炫目于学校丰富的各类活动,但当孩子上台领的是运动或服务奖时,我的眼角会偷瞄拿学术奖的孩子;
我希望孩子身体健康,但当他们参加校队,有了十分频繁的课后训练时,我又会很挣扎;
我希望孩子接受多元的教育,却在孩子周末或寒暑假没有功课时心有怅然。
我知道很多父母和我有一样的纠结,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最终放我自己与孩子自由的其实是一个简单的观念——
时间花在哪,收获就在哪
。
我没有办法要求孩子兼具两种教育的优点,既然择其一,那就信任学校的安排。想通这件事以后,我彷彿被打通任督二脉,开始变得轻松起来。
2、想清楚自己的定位
学校有很多活动。从慈善、文化、到社团成果展......如果参与运动,还有众多的比赛,要是再加上班级活动,真的是不胜枚举。家长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当然首要考虑自己的时间、精力与兴趣,同时孩子的期望也需要被适度的被满足
。
通常年纪越小的孩子会越期望家长到场。无论是去班级讲故事、准备点心或是担任义工,一个兴奋到远远朝你飞奔而来的小身影会让你觉得一切都值得。
但不可讳言的,
这也是属于家长的社交圈
。即便有社交障碍及语言结巴如我,也需要选择适合的圈子参加。除了这是无可避免的环境外,也因为每一位家长都是宝藏。
他们可能会观察到你孩子的某一个方面,然后与你进行宝贵的经验交流,这些对于我都是很重要的学习。
等孩子大了,在校园看到我时会投以我“误入禁地”的眼神。这时也不要玻璃心,他们就是长大了,好好做好自己在校园的任务就好。
3、保持开放学习的心
学校游泳教练曾对家长表示:“你们惟一要做的就是当啦啦队员,还有比赛前把他们喂饱。至于他们该怎么游是我的责任。”后来这段话被我奉为圭臬。 简单来说就是
各司其职、尊重专业
。
教练还神补充一句:“如果你真的管不住自己,还可以选择跳下去和他们一起游!”我觉得这话实在太传神了,可以送给一切忍不住想越权指手画脚的家长。
我也在认识一位家长多年后,才惊讶地发现他曾是美国国家代表队的选手。因为他总像我一样,在比赛时默默地帮助计分,做些义工的工作。他把女儿的训练交给教练,从未插手,这让我看到谦卑与尊重。
如果他依仗自己的能力出手干涉,孩子势必面临“多头马车”的指令而无所适从。这些例子告诉我
只要保持一双观察的眼睛与开放的心,到处都是我可以学习的对象
。
4、学习谦卑与放手
选择国际学校,意味着有很多科目父母都插不上手。例如数学,同一个题目老师有很多教法,几次下来后为了避免混淆,我决定收手。
当课业遇到问题时,我都
鼓励他们去找老师或请教功课好的同学
。老大几乎都是这样搞定。老二不爱开口,所以都是自行上网找答案。还好这个原则定的早,因为后来他们选修了西班牙以及法文,是我怎么也教不来的领域。
但我也会让他们知道,我会努力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当他们真的都解决不了时可以来找我,这表示或许要考虑找家教。幸福的是他们几乎都没有走到这一步,也培养了遇事练习自己解决的能力。
5、终极挑战——送孩子高飞
家长的终极挑战就是送孩子出国。无论是去读住宿学校,或是最晚高中毕业出国,这几乎是一条无可避免的路。除非有家人在旁照顾,不然父母必然会面临刚开始分离时的紧张与接踵而来的失落,现在的我正处在这样的空巢期,还在调适中。
二、关于孩子
1、不同的适应
我的孩子分别在小学三年级与幼儿园阶段开始就读国际学校,所以他们在适应上分别有不同的表现和需要。
先提老大。国际学校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充沛的present经验与写报告的能力,相比之下,刚入学的老大吃尽苦头。他得先把题目翻成英文,然后把答案用中文想好,再转成英文,有好一阵子他写功课要到三更半夜,泪眼汪汪。
老二在入学时当了几个月哑巴。但毕竟因为加入的早,她按部就班地学习,很快就适应了。可是随之而来新问题是我不得不面临她不想说中文的习惯,努力很久才改掉她在家里讲英文的习惯。
不同时期入学都会面临挑战,想明白,就只需要在辛苦的路上陪他同行就好。
2、朋友圈
从没想过我的朋友会对孩子产生压力。朋友中不少人的固有想法是国际学校的孩子很轻松。
在课业上学校的确采取渐进的方式,但压力会随年龄逐步加重
,到了高中,一样面临巨大的考试任务外加申请学校的压力。所以当我的孩子面临“你是不是都没有功课”这样的问题时,会有不被理解的感受。
当然这些叔叔阿姨朋友们不常在身边,家人的想法才是影响最大的。
父母应该扪心自问,是不是也从心底认为孩子比起其他人“好命很多”?
果真如此的话,可以想想当初送孩子来国际学校的初衷,同时了解一下考试内容。
这点是我儿子下的狠招。有一天他默默递来一份考卷要我做答,写到汗流浃背又得到超低分之后,我从此闭嘴。
孩子的朋友圈是另一个挑战
。如果孩子中途转学,他们可能和原来的朋友渐行渐远,因为他们有不同的假期与校园生活,共同的话题会变少。另外他们在学校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不少X二代,截然不同的生活也可能让孩子陷入困惑。
老二的幼儿园同学拿着iPad时,她也羡慕过;而我也亲眼看见老大在同学的生日派对上,因为别人的礼物太豪气而藏着自己准备的礼物不敢递出手。这时不该怪他们虚荣,试问相同状况下,又能有多少大人心如止水?这种情况下,我会告诉孩子我信奉的金钱观与价值观,慢慢引导他们从中悟出自己的道理。
3、一直道再见
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有不少是随着父母工作外派到中国的。而他们常常在家长合约到期后随之离开。
好处是孩子在不同国家都有朋友
。
不过大孩子才能享有这个福利,因为年幼的孩子并不懂得如何维系远距离的友情,这导致他们在频频道再见中面临没有发小的状况。
每一个学期末都有学生或老师要欢送,我常常为此哭红眼眶,或许是有一股今后天南地北难再见的伤感吧。
4、离家
孩子的终极挑战是申请学校然后振翅高飞。不管孩子多么渴望自由,心里都会带着一丝恐惧。
他们从此要独自处理所有的事,面临截然不同的文化,甚至也会遇到在国内从没遇到的种族问题
。所有的挑战会在下飞机那一刻开始发生。
这是一条兴奋中带着紧张的路,
父母能做的就是预备
。预备好孩子的处事能力、建立起他们遇事会主动寻求帮助的信念感,然后给予信任,同时放手。
我相信所有父母都一样,为了孩子殚精竭虑地规划未来。但
父母给予的家庭教育、三观的建立、特别是爱的连结,这些真的比什么都重要
。
能近身教育与影响孩子的时间太有限了,
我们一定要把握机会,抢在世界影响他们之前传递所有我们能给的价值观
。这一点或许无关是否在国际学校读书,但真的是为人母二十多年后,感受最深的体会。
本文授权转载自菁kids上海(ID:Jingkids_Shanghai),上海国际教育和社区资讯首选中文平台,带你了解沪上所有国际、双语学校,汇集各类好玩的休闲活动,还有亲子度假、国际教育动态等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关注我们,掌握第一手的国际教育资讯。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
\\n
*本文作者,由_合作伙伴_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_处理。
相关领域的投资人
猜你喜欢
月内热榜
- 1 女老师穿“紧身衣”,被校长批评后很委屈:教师不能自由穿衣吗?
- 2 2022年广州41所学校高考成绩情况如何?
- 3 广东省最年轻省委常委走红,双非毕业也能身居高位,真是不简单
- 4 2023年英语四六级考试时间一般是几月份?
- 5 二十大机构改革,有哪些单位会消失,机关的你有危机感吗
- 6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登录入口浙江:https://jiaoshi.zjedu.gov.cn/
- 7 3到10岁的脑筋急转弯五篇
- 8 2024绵阳一诊定了,四川首次大考,绵阳外的大部分学校也会参加
- 9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登录入口广东:https://jiaoshi.gdedu.gov.cn/
- 10 实心球运动会加油稿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