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

第一学历, 到底有多重要?

结论是很重要。

其实现在的第一学历和这个词本身的意思已经完全不搭界了,当下更多的是指你本科毕业学校。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之所以想聊这个话题,皆是因为今年的研究生招生,某些学校据说压了考生的分——所谓压分就是指故意给学生打分很低。

一票的考生哭天抢地,觉得太不公平,我那么努力,凭什么给自己打那么低的分?

说实话总是伤人的,但是如果能给这些还没有走上社会的孩子一点帮助的话,那么我还是来做这个恶人吧。

考研,一般来说都是从相对较弱的学校往好学校考,底线是考本校,相对来说,如果你考目标学校还不如本科学校的,估计是该校本专业特别强,如果连专业也不如原来学校的,这种真的是太罕见了。

问题来了:当你从一个比较弱的学校向好学校考的时候,会不被歧视么?

我也希望这个世界是一个没有任何歧视的世界,但是这可能么?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你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现在有两个小伙子,都说很爱你女儿,一个穷一个富,你选哪个?

穷小子逆袭的桥段基本只会在电影里发生,现实情况下不出什么意外都会挑家庭条件好的。

招生单位也一样,两个考生分数一样,一个是毕业于985的,一个是从不如本单位的高校考过来的,你会选哪个?

等等贼老师,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压分的问题,你说的这些和压分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

单纯从动机上揣测,某些高校在研究生招生的时候面临很尴尬的境地:想要好学生,但是好学生看不上自己;直接报本校的考生自己又看不上,所谓高不成低不就是也。结果某高校机缘巧合,在某接收了一批报考牛校落榜的调剂生源,发现比通过直接考本校上来的学生素质要好太多了,于是第二年开始就干脆只想要名校落榜生了。

但是这些东西又没法写进招生简章里,于是就采用技术手段:压分。

我们发现,压分这个事情基本都发生在人文社科类专业,理工科的很难,因为确实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如果差距太大,考生提出复议的话容易出事情,但是文科这个评分标准就。。。你懂得。而且就算你事后去调查,也很难说出个一二三四来,毕竟这个评分的主观性真的太强了。

这个事情说明一个问题:考研就别考那些犄角旮旯的学校,宁可考好学校然后调剂,否则的话确实有可能存在被压分的风险。

就这么个事,然后N多网友一直和我在吵,原因大概是我说了实话:水平不够就别怨别人。

考研和高考不一样。高考不存在面试环节,而且打分是全省统一,特别是制定评分标准的时候是相当的严格,你没有任何的操作空间。你是清华附中的学生,但是和其他北京高中相比,你考清华没有半毛钱的优势。但是考研本身就不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你本科是这个学校的本身就占尽天时地利。一般来说公共课只要认真复习,谁过线都不成问题——当然数学可能会拉分拉的比较多,但是到了专业课的环节,外校的考生可能连参考书都不知道用哪本,而本校的学生平时的任课老师没准就出专业课的卷子。老师在专业上的喜好也许你都摸的一清二楚,你觉得这算是同一条起跑线?

到了面试更是不一样。本校老师对自己学生大概的水平是了解的,就算不了解,问问带你做毕业设计的老师就有个判断了,而外校考过来的不知根知底,换了你你愿意录取谁?

很多招生单位的面试一看考生的本科院校不大好,那个面试题的难度就会陡然而增,而且给你上难度的理由都无法反驳:我要全面考核你的能力。毕竟考分高和研究能力强是两个概念,研究生更多的是从事科研工作而不是单单应付考试。

所以很可能面试的时候问本校的学生是武王伐纣战于何处?问校外的的考生就是你知道那些战死的四万八千人叫什么名字么?

跨校考研,功夫在盘外。你如果事前不下这些功夫,没有避开雷区,是不是自己的问题?退一万步说,这些压分的高校有没有压到所有的报考本校的一个不要,只要调剂的?

事实是总还是有能考上的,所以还是你的努力程度不够或者基础不够扎实,为什么别人就能考上?既然大家都压分了,那就只能是自己的问题了,无论是情报搜集的水平,还是复习的水平,总之是有缺陷的。

你痛苦的根源就在于你觉得自己很努力了,为什么没有回报?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努力就有回报的,只能说努力了才有可能有回报,你如果努力错了方向别说回报,就连原来有的都能折进去。

有的考生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出身双非,这就是原罪么?我想通过努力考上一个好学校的研究生来改变自己的人生都不行么?

孩子,你别忘记这样一个事情:你用了四年在努力,可别人难道是静水行舟么?大家都在努力,凭什么别人的努力就不如你的努力呢?你的努力体现在分数上,而别人的努力体现在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上,如果我是导师,我当然愿意挑选后者,这才是适合做研究的人。

所以考研这个事,一开始就没公平过。你如果决定了报考外校或者跨专业,那么必须要体现出过人的本事,否则真的很难。

现在讲考研最火的名师应该算是张雪峰吧。为了鼓励考生,他说过这么一段话:如果你本科一般,考名校,和名校考名校的考生考了一样的分,你应该自豪,因为对方本科那么好才考了那么点分。。。

讲真,这么鼓励鼓励自己可以,千万别当真,当真你就输了。如果这两个考生同分,大概率会要那个名校考过来的,甚至你就是比人家高个三四十分,竞争力还是别人强。

为什么?

因为任何一个专业,整个本科阶段的专业课有一二十门,但是考研的时候至多就考两门,怎么可能衡量出一个人的整体水平呢?前面说过导师招研究生是为了做研究,而不是单单就看你的考试成绩,所以导师宁可招分数一般的好学校的学生,也不愿意招分数很高但是本科出身不好的学生——这是一个概率问题,因为前者做好科研的概率比后者要大。

当然,你可以举出很多逆袭成功的例子,但是别忘了,逆袭之所以称之为逆袭,就是因为小概率。逆袭真的太难了。

永远不要抱怨考研的时候遇到的所谓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客观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就算是不公平,你有能力去改变么?面试中的合理弹性足够把你怼回去,这个世界不是你认为不公平就真的不公平。

今天又看见一个消息,研究生和专升本要扩招了,很多人欢呼雀跃:我的研究生梦要实现了!

太天真了。

只要你去查一下数据就会发现,从1999年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扩容了几倍,而那些好的学校几乎没有扩招,有的甚至缩招。以清华大学为例,2000年的时候,清华大学本科招生人数为3000左右,而2019年招生大约在3400人左右。

所以真实的情况应该是:以后硕士研究生也要变得不值钱了,但是好学校的研究生依然坚挺,原来很多本科生的岗位将被稀释后的一般学校的研究生所占领罢了,所以这个政策充其量就是把一部分的就业时间再往后延延,使得一般的研究生学历更加不值钱而已。

那么牛校的研究生呢?

可以说基本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最不受影响的还是牛校的本科生。接下来我们终于可以来聊第一学历的事情了。

按照这样看来,高考实在是太重要了,似乎重要到差不多能决定你今后的道路?

虽然我很想说一些励志的鸡汤,但是那不是现实。从现在的情况来说,高考在很大程度上真的是一场决定命运的考试。你之所以看见那么多本科学校不是太好的学生混出头的新闻,因为这种事稀缺所以算新闻。清北复交浙的学生混好了这算新闻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考是你人生中最公平的一次考试,无论任何考试都没有这个公平。虽然我们也能看见高考中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黑幕,但是无法改变其最公平的实质,而且这场考试的区分度是最高的,至今我也没想明白为什么高考能够把人安排的这么明明白白的。

你通过高考考进了一所大学,从此你被打上了这个学校的烙印。无论国内国外通行的惯例就是:只认本科。你只有本科是这个学校的才会被接纳,研究生根本就不算。当然,你日后成了达官显贵或者鸿商巨贾,哪怕你只在这个学校呆了一天那也是杰出校友,这在哪儿都是现实,而且在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现实。

我们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都要面临就业。你嚷嚷着凭什么看不起第一学历是双非真的一点用都没有,只要取人才招聘会上走一圈你就明白了,牛叉的企业只要211或者985的,甚至只要C9的。中石化机关2019年录取名单,国内高校只录了清北的毕业生;麦肯锡只在清北复交四个大学举办招聘会。每到招聘季,那些你只能在网上看到的牛公司也只会到你只能在网上看到的牛高校去开宣讲会。过来人会告诉你,身为双非院校毕业生的自己兴冲冲混进名校的招聘会,连一份简历都递出不去是有多么的尴尬。

有的孩子通过努力,以双非毕业生的身份考上了名校的研究生,以为可以扬眉吐气了?不,你在招聘会的时候还是会面临同样的尴尬:对不起,我们不要本科是双非的研究生。甚至就连你去一些高校应聘都会碰到这种歧视——因为本科就是名校的毕业生的简历都已经挑不过来了。

没错,名校学历这玩意就跟草纸一样,用过一次以后就没用了,等进了单位以后确实就是各显神通了,但是前提是你得进一个好单位的门。

工作的单位越好,聚集的名校毕业生也就越多。你会发现双非毕业生在里面就是势单力薄。中国自古以来做官就是两谊:年谊、乡谊外加同一个老师,放到现在职场也是同理。相同条件下,不提拔校友难道提拔你么?

北大的陆步轩卖猪肉,卖出了上亿的身家;人大校友伍继红变成低保户,当地zf重视,校友帮忙,一眨眼就脱贫致富。你要是一般高校毕业的,混不好就混不好呗,大家都会觉得理所当然。

不要再拿某某清北毕业,不也就这般田地说事,也别再拿谁哪里哪里毕业,现在照样出人头地,这都是落入了幸存者偏差的误区——这是一个统计学的概念,是指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因为死人不会说话),此资讯可能会存在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偏差。我们考进好的大学,是因为从以往的毕业生的情况看,大概率都过的很好,但是到你自己就不好说了;同理,你考进一个很一般的大学,大概率是过很一般的生活,当然你也存在飞黄腾达的可能性,但是不大而已。

如果第一学历真的不重要的话,为什么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清北?甚至于前一秒还在高谈阔论读书无用论,下一秒如果保送他上清华立马给你上演真香的喜剧?

可能这是我写得最令人绝望的一篇文章了吧。

那么我的努力还有什么用?高考失败了我就要去死么?

当然不是。

一个人的成功,和很多因素有关。你的智商、家庭、所受的教育、运气等等,很多东西我们是无法选择的,只有努力是可以自己控制的。

我理解的竞争,不是和别人去PK,不同的两个人完全没有任何的可比性。每个人真正的对手就是昨天的自己,当你过完一天之后,觉得自己变强了,那就是赢了自己。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公平过,你人生的终点也许都差了其他人起点一个马拉松,有什么可比性?但是可以和自己比,比昨天的自己更好,那就是一种成功。你如果从双非本科逆袭成了名校的研究生,就会发现虽然你得不到顶级的资源,但是比起原来能接触到的东西已经不是一个层次了,努力,总是没有错的。

教育公平,与其说是一种梦想,不如说是一种幻想。正视这种现实,从第一步做起,高考考个好大学,你会发现以后的路真的能顺畅很多,否则的话,真是步履维艰。做个好家长,让孩子多接触一些现实世界,而不是一昧地加油鼓劲,也许会更好一些。

*免责声明:
1.以上内容由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谨防钓鱼、诈骗、诱导等行为。
2.第一考试网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如若侵权请发送邮件到: 13562564#qq.com (#换成@)。

© 2021 第一考试网

京ICP备11047680号-2

联系邮箱:13562564@qq.com 网站名称:第一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