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为了你好”:父母的自我感动式教育该反思了

“为了你好”:父母的自我感动式教育该反思了

<nil>2024-12-27 15:53 事业线
“为了你好”:父母的自我感动式教育该反思了
\\n





看点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中式教育下很多家长会秉信的观念。但上一辈“吃苦式”的自我感动教育到底适不适合如今的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又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却值得家长思考。这几天大爆的电影《抓娃娃》就用喜剧的方式讨论了这种教育理念。

本文授权转载自“南风窗”,ID:SouthReviews

文丨永舟 编丨袁梓曦

《抓娃娃》如果不是个喜剧片,那它一定是部惊悚片。

它让人从头笑到尾,却在最后十分钟汗毛直竖。之前几乎不留缝隙的笑点,更像是为了让你晚些感受到疼痛的按摩手法。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指的是,拆开喜剧的躺椅,看到的是人性内里尖锐粗俗的那些东西,由此形成的鲜明反差。反差越大,给观众带来的触动越大。

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娃娃》不能说是以悲剧为内核的喜剧,更合适的说法是:
它是一部最终通往悲剧的喜剧。戏中人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可以冠以一个极具温情和积极意义的朴素目的。


只不过,好的初衷通向了坏的目的,像极了
“我是为了你好”
的说辞,在本片探讨的教育方面,这也恰是对现实的隐喻及讽刺。

沈腾饰演的富豪马成钢,因大儿子“练废”,决定好好培养与二婚老婆生的小儿子马继业。继业还在婴儿时,夫妻俩就发现富养效果不佳,旋即决定“穷养”。在八九十年代的四合院内,打造了一个返贫的“围城”,邀请了一整个团队扮演儿子生活里的贫穷NPC,暗中为孩子的成长服务。





《抓娃娃》剧照

一家人假装穷人搬进围城,希望通过“忆苦思甜”来磨炼孩子。这一磨炼,就是十几年。

电影在一个类情景喜剧的结构里,构造出了一个“楚门的世界”。少年马继业从小到大就像一件数字产品,被密切监控、分析,身边的环境和人随时调整,以适应自己的成长变化并加以引导。

楚门最终发现自己所受操控与监视的事实,在感受到难以置信的同时,也感受到人生前所未有的恐惧与愤怒。

马继业同样如此。影片最后,当他终于闯入家里的“密室”,发现父母长达十余年对自己的操控、监视与欺骗时,这场教育实验彻底以悲剧告终。

我们可以说,
这是一部“寓教于乐”的教育电影,而主角,看似是被培养的孩子,事实上在“第四堵墙”之外,是身为教育者的父母。


事实上,
大部分教育题材影片的真正主角都是父母,最终能被教育的也只有成年人。






《抓娃娃》剧照

而《抓娃娃》的难得之处就在于,它对国产叙事里司空见惯的自我感动式教育题材进行了反思,同时给予了所有教育者一份警示:温室也好,丛林也罢,不同环境也许的确可以培养出不同的孩子。但我们常常容易忽视,
一个人的成长,有两样最基本的要素,如同阳光和水一般不可或缺:

真实与信任。


围城教育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虚构与谎言之上,不论是如片中真实的围城,还是由各种成年人强加的观念围城,终究会在信任链条的最细处断裂。






实验品



孩子是父母教育的实验品。


事实上,天底下这么想的父母不少,只是多数人不会承认。而电影里的马成钢,更直白而浮夸地把孩子当成了某种理念的实验品。

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也需要观察因变量。作为一个被精心设计的产品,马继业一出生就拥有的“顶级配置”被篡改,大别墅变成破旧老屋,没有厨师和保姆,还需要自己精打细算买菜帮扶家里。本该养尊处优的少爷,被人为放置到了苦难教育的培养皿里。





《抓娃娃》剧照

监控与分析这位“实验品”的,则是马成钢专门雇来的工作人员。他们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出现在马继业生活里,但事实上,这些人当中,有教育学家,有精通物理学和数学的老师,也有日常打杂与跟随的保镖。

于是,少年马继业生活中“自然而然”出现的每一样元素,都可能是被精心设计的,生活中存在的每个人,都可能是这场实验的NPC。

他在上学路上偶遇的问路老外,是实为英语老师名为“奶奶”的李老师(萨日娜饰)特意安排的,连问路的对话都严格按照课文进行。他在书店“恰好”听闻的“好书”,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是为了磨练他的意志有意植入的。

马继业看到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之间,存在着一块巨大的单向玻璃。

他从小看到的家,清贫、节俭、拮据。爸爸一双鞋穿脱了底也不舍得换,全部积蓄交到自己手里,也只有一千多块。

而他真正的家,是房屋外24小时安保监控,房子地下有占据一整层的专业运维团队。家里吃的家常菜其实是大厨用名贵食材伪装的,马继业每天跑步上学,身后都有保安乔装跟随。





《抓娃娃》剧照

光听描述,这样的童年令人窒息,但电影用喜剧的叙事语法拍出来,让观众在被动发笑的同时,短暂忽略了操控与监视的本质,就像不少父母以保护与爱之名包装的掌控。

这也是马继业与楚门的不同。
前者置身的围城,是由爱与教育的出发点构成的。所有监控者与操控者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他的“长大成才”。



问题出在成年人对“成才”的定义与认知上。


马继业小时候,父母和“奶奶”还会关注一些人品与道德方面的教育。

比如在便利店面临收银柜现金近在咫尺的诱惑,众人正担心他是否会踏上歧途时,马继业收回了手;

又如,为了帮家里省钱,马继业带妈妈和奶奶去蹭海底捞的免费等位小吃。回家后,收获了奶奶苦口婆心关于“人无信不可交”的教诲。


讽刺的是,处处关心孩子品德发展的成年人,恰恰是通过构建一个贯穿十余年的、漫长的骗局,来完成自己的教育计划的。


随着马继业长大,传统中式家长的通病渐渐显形:
大人们对马继业成才的唯一期待与要求,就是要他考上名校。
“清北大学”成为了青春期少年成长的唯一任务,马继业每一天经历的所有细节,遇到的所有人,都像复读机一样无处不在而又润物无声地提醒着他:你要上“清北”。





《抓娃娃》剧照

这宛如魔咒一样的符号被人工植入了他头脑里,这成为了青春期的马继业唯一的人生任务。哪怕拥有深厚感情的奶奶去世,也要被乘机打鸡血教育。

富豪父母对于孩子上名校的执念,倒是和一般家庭差不多:
自己年轻时未能完成的遗愿,强加在下一代身上,转化为以爱为名的寄托。


马成钢的望子成龙,从表面上看,是希望马继业能出人头地,但本质目的都是围绕身为父母的自己的私心。比如因为老大不争气,因此需要老二来继承家业,却并不关心孩子自己的爱好,甚至要扼杀小马继业对田径的热爱苗头。





《抓娃娃》剧照

他们坚信名校改变命运,就如同坚信吃苦磨练意志。要求儿子考清北而非体校,也是由于大脑里的傲慢与偏见,潜意识里认为,优秀的孩子就该读顶级名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孩子成为一个体育运动员,似乎给自己的家业和地位丢脸。

像马成钢夫妇这样吃穿不愁的有钱人,也有着不少中国父母最常见的误区和弊病。哪怕他们并非有意,以自己为中心和出发点,烹饪一样操控孩子的人生,几乎完全忽视孩子的个人意志与爱好。


在这样一个封闭实验基地里孵化的实验,真的能如愿得到教育的果吗?


结果证明,这场实验失败了,彻头彻尾的惨败。






“你们是哪两位老师?”


当一个孩子在“虚假”里长大,他将会如何感受
“真实”


马继业念高中时,开始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性产生怀疑。青春时期的他,正一面建立与感受“自我”,一面试图确立自己与所处世界之间的关系,却发现自己生活里的种种,都充斥着一股剧烈的不真实感。





史彭元饰演马继业

马继业开始思考哲学,质疑老师的“物质决定意识”论,他甚至想象,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或更高阶生物在操控着自己的人生。他的遐想被当作精神失常,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最亲的父母,都决绝地否定了他的这份怀疑。

他们继续囫囵地敷衍马继业:
你就是学习压力太大了。


此时,马继业从父母那里感受到的已经不是爱了。那个阶段的孩子,对尊重与平等对话的需求,也许会大于对被关爱和照顾的需求。可马继业的困惑和迷茫并未得到重视和回应,大人们依然是在以一种对待小孩子的态度来对待他。

对身边世界的怀疑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马继业终于不能再容忍自己茫然下去。靠着线索与推理,以及从小被父亲教导灌输的那些为人处世法则,他最终闯入了家里的“暗室”,找到了真相。

铺开在马继业眼前的,是家里24小时无死角的监控画面,从他的出生到童年,自己走过的每一步,经历的每一件大小事,甚至从小到大的每一篇作业、日记,都被逐字逐句地分析。在这个密室里,自己宛如一件精密的产品,需求设计、风险防控、特长短板,统统都被数据化在这个可怕的地方。


此刻,被构建的真实与现实真实之间的屏障被打破了,之前铺垫的种种喜剧效果,在马继业凝视真相的一瞬间,也让观众汗流浃背。






史彭元饰演马继业

这一幕大概是全片最具惊悚效果的一幕,一个自以为从小活在爱意里的孩子,发现自己一路走来的每一步,都是被精心操控的,这里面当然有自然的爱,可爱的占比、优先性,都受到了质疑。

质疑一旦开始,信任链条就崩塌了,这对于一个还未真正走出世界的少年而言,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当马继业压抑住愤怒,望着父母,问他们“你们是哪两位老师?”的时候,少年内心崩塌的信念被举重若轻地呈现出来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爱过的、爱着自己的人,全都是被设计的。这时候,爱是不是真的,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爱的前提,是信任。

若放在现实情境里,这孩子不精神崩溃,都算是父母的福报。

最万劫不复的莫过于感情的欺骗。
除了父母本人,电影里最具戏剧性的一段,是马继业与“奶奶”之间的关系。


萨日娜饰演的教育专家,假装马继业的奶奶,在他家一装就装了十多年。一场戏演十多年,戏中人必定入戏不浅,而在这场戏里,被动入戏的是孙子马继业,主动入戏的则是饰演奶奶的李老师。





萨日娜饰演教育专家

被要求“去世”时,躺在灵堂里正准备送去火化的时候,“奶奶”忽然被孙子的悲恸触动,联想到自己与马继业十多年来真实产生的祖孙情不能自已,眼泪决堤,差点“诈尸”。


人的关系、财富、境况,这些都可以伪造,但唯有感情是伪造不了的。
马成钢夫妇体会不到这种伤害。因为这十几年来,他们可以照常把儿子当儿子,释放父爱和母爱,毋需伪装感情,也感受不到这种以假乱真的感情骗局带来的撕裂与痛苦。

与奶奶生死离别那场戏,带给观众的不是悲痛,也不仅是搞笑,也有更多的愤怒。好好一个孩子,一个重情重义的孩子,凭什么要经历这种人为的悲恸?他此刻感受到的对奶奶的哀悼有多深沉,将来发现事实后,感受到的愤怒与崩溃就有多剧烈。


假的就是假的,它变不成真的。感情的伤害,已经在孩子心里凿开了一个大洞,是学业成就、财富都不可能弥补的。


看到了这个悲剧的果,我们再去剖开那个最开始的,这场悲剧的“因”。






苦难这座围城


电影上映后,我看到一条影评,观众分享的是自己的经历。

那名观众自称,小时候和马继业一样,以为自己家里很穷,自幼习惯了节俭、吃苦和自卑。直到大学毕业后,才终于被父母告知了其实还算富裕的家境。那名观众在感到五雷轰顶的同时,心里亦涌上无力的愤懑与委屈:
“很多苦我本来是不必受的”。


哪怕在今天,
“吃苦教育”
仍有其生存空间。一种最常出现在家长们身上的心理是:
生怕孩子小时候过得太舒服,长大后万一遇到磨难会承受不住。


《抓娃娃》里的马成钢也有这样的思想。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土豪”,马成钢是小时候穷过、苦过的孩子,他理所当然地将自己今天的成就,归因于童年少年的吃苦耐劳,不屈毅力。而如果儿子不与自己生长于同样的环境,会不会就养尊处优,失去斗志?





《抓娃娃》剧照


自身的经历,既构成了马成钢引以为傲的奋斗人生观,也直接造成了他对儿子的教育观与忧虑来源。


片末,马继业发现真相后,马成钢哭着试图挽回儿子的信任,但依然是用一种愤慨强势的腔调冲着儿子喊:“你必须经历磨难才能变成真正的男人!”

在对儿子的培养中,马成钢始终灌输自己深信不疑的“炼钢”思维。他将马继业练习书法写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挂在家里墙上,而高挂这幅字的豪宅,自己的儿子却并不能享受。


问题从来不在于是否吃苦,而在于苦头吃得有没有必要。


马继业吃的苦完全是人为塑造出来的,在给父亲买鞋和买一个自己心爱的平板之间选择了后者,这是一个小孩自然的天性。父母却非要旁敲侧击地用情感绑架他,让孩子陷入自责和低落。后来,马继业由于愧怍去捡瓶子补贴家庭,又被同学嘲笑羞辱,甚至殴打。


在童年经历这样的自卑和无助,真的是“炼成钢”所必要的吗?






《抓娃娃》剧照

张爱玲在《小团圆》里借人物之口说:

我不觉得穷是正常的。家里穷,可以连吃只水果都成了道德问题。

这句话恰好地呈现了贫苦对一个孩子成长的影响。曾经常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乍一听似乎是赞誉,但所谓的“当家”,仅仅是在劳动层面的被迫早熟。
心智发育的年龄,对于自尊与自由的教育,对爱与美的教育,都让位于对物质的敏感和紧张,这样的教育,并不能成就一个完整的人。



在马成钢这样的家长们看来,吃苦的必要性在于磨炼心智,随时准备好应对可能降临在生活里的危机。

可是,能有什么危机呢?

一代人对“忆苦思甜”“居安思危”的信念,或许有特定的时代因素。我们的父辈、祖辈,生长于社会动荡或变革时期,他们的人生里充满了困苦与跌落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充满了努力就能改变命运的无数机会。


特殊年代的产物,一比一复刻到下一代孩子身上,必然产生排异。






《抓娃娃》剧照

今天的年轻人,或许会遇到另一层面更深重的危机,这当中包含精神危机,当然也包含现代社会独有的信任危机。再通过狐假虎威的方式,半哄半骗孩子走进一条本不必要去走的荆棘之路,只会导致这种信任危机在成长道路里提前现身。


无论是求学应试的竞争,还是潜中存在的阶层固化,或是个体层面客观面临的就业压力等风险,要应对这些更现代性的危机,那些能够滋养人心和精神力量的品质,反而应该在教育中被强调。
比如基础的爱与被爱的能力,对自己诚实并敢于直面真实的勇气。

在吃苦教育里,这些东西统统被抹除了。以物质为基础的教育法则,只会在将来某一天离开物质这杆量尺之后,崩溃得更加不遗余力。

实打实经历过物质困难时期的父辈们,哪怕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了命运,那一代人或许依然会在舒适的今天常常回到过去,并感觉如今拥有的一切都不够真实。

给孩子留下的阴影,也是悲剧的一环。

小时候捡瓶子的经历,给马继业留下了一种奇怪的惯性,只要看见废瓶子,就情不自禁地想搜集。片末,终于离开父母掌控的马继业在参加长跑比赛时,忽然偏航,转向路边的废瓶子。





《抓娃娃》剧照

这一幕虽然用了稍显戏剧化的喜剧处理,但依然表达了一种可怖的隐喻:
漫长的童年在马继业身上留下了永恒的痕迹,即便再努力逃脱父母的安排,“走自己的路”,那些已经被加诸自己身上的过去,永远不可能被否定和抹除。


片末,家里的爸妈一面愁眉不展地看着电视机里的长跑直播,一面贱兮兮地商量着“再生个小号”。若不是沈腾和马丽纯熟的拿捏功力,这话,真为此片画上了一个惊悚喜剧片的句号。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n
*本文作者,由_合作伙伴_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_处理。

相关领域的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