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校大全
- 清华大学
- 美术学院
- 柳冠中
姓 名:
|
柳冠中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43-9-26 |
工作单位:
|
清华大学 |
所在院系:
|
美术学院 |
职称:
|
教授 |
行政职务:
|
|
招生专业:
|
050403美术学 |
研究领域:
|
设计学、系统设计及方法、设计思维方法、设计方法论、产品形象系统及品牌形象系统设计、事理学的创立与应用、生活方式形态模型研究 |
是否兼职:
|
否 |
指导博士生总数:
|
|
指导硕士生总数:
|
|
目前博士生数:
|
|
目前硕士生数:
|
|
个人简介 |
学历简历:
1961-1966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建筑装饰系五年本科
1978-1980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美术系研究生毕业
1981-1984 西德国立斯图加特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74-1978 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研究室
1980-1999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讲师
1984-1999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
1992-1999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1999 至今 清华大学美术责任教授、博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专业简历 :
系统设计工作室总设计师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和交流委员会主任
香港理工大学名誉教授
中南大学兼聘教授、博士导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兼职教授
1961-1966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建筑装饰系五年本科
1974-1978 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研究室
1978-1980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美术系研究生两年毕业
1980-1999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师
1981-1984 西德国立斯图加特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访问学者
1984-1999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
1992-1999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1999- 清华大学美术责任教授、博导
承担主要课程:
承担主要课程:设计学、系统设计及方法、设计思维方法、设计方法论、产品形象系统、品牌形象系统设计
研究方向:设计学、系统设计及方法、设计思维方法、设计方法论、产品形象系统及品牌形象系统设计、事理学的创立与应用、生活方式形态模型研究 |
|
著作及论文 |
77年 作为主要设计者,完成毛主席纪念堂灯具设计并主持工艺、技术实施。
83年 “节点”设计获西德国家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
84年 留学回国筹建了国内第一个工业设计系。成为该学科国内学术带头人。
89年 “节点”设计获轻工业部首届工业设计一等奖。
89年 被“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 名古屋年会邀请大会发言,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世界设计最高讲坛。
89年 被“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评为“世界设计名人”之一
91年 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派授予“归国留学突出贡献”奖章。
92年 主持制定的“工业设计教学大纲”获北京高等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96年 专著“设计文化论—苹果论”获北方十省优秀图书二等奖 。
97年 主编并专著“工业设计学系统教材”获北方十省优秀图书一等奖。
97年 主持的“工业设计专业”被轻工业部评为唯一重点二级学科。
97年 主持交通工具造型设计国际研讨会,并发表主题论文,获一等奖。
1997年6月第1版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工业设计学概论》。
98年 主持中国首届工业设计教育研讨大会,作主题发言,获一等奖。
98年 被香港理工大学授予“杰出访问学人”奖并被聘荣誉教授。
99年 主编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成立十周年论文集,我的论文获特等奖。
99年 被邀在亚太国际年会上作主题发言。
99年 主持“手机概念设计”获第9届全国美展银奖。
99年 澳门回归纪念笔创意设计获北京市工业设计大奖。
2001年 主编及专著“工业设计学系统教材”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及国家教委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1年 主持设计的“个人身份确认装置概念设计”获经贸委轻工总局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工业设计周“优秀设计奖”。
2001年 主持设计的“移动电话概念设计”获经贸委轻工总局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工业设计周“优秀设计金奖”。
2001年主持设计的“银河并行计算机系列机柜设计”获经贸委轻工总局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工业设计周“优秀设奖”。
2001年主持设计的“飞向未来”概念航空港与组合飞机系统概念设计获经贸委轻工总局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工业设计周“优秀设计金奖”。
2001年6月 主持的“多元化城市交通工具系列设计”获“艺术与科学大展”国际评委提名奖。
1997年—现在 多次与德国奔驰“BENZ”前景设计部合作,参加“Carin China”概念设计workshop主持的我系参赛作品获一等奖一次;02年参加德国Pfozheim汽车设计竞赛入选赴德作品2项,获品牌创意奖1项:04年再次获德国auto motor & sport 主办的国际汽车设计邀请赛最佳市场策划奖、最佳汽车内饰奖。
2000年 “人为事物科学——设计方法论”一文被德国HOCHENHEIM出版社登入“设计师必读”一书中(SBN 3-89850-018-7)。
2002年 特邀论文-中美双边设计论坛
2003年被特邀在第6届亚洲设计大会发言—“生活方式形态模型研究”。
2003年 主持参加“北美国际汽车概念设计邀请赛”,获“院校集体奖”、04年再次获两项Alias优秀奖
2004年被德国著名“iF”机构聘为中国地区04年iF优秀设计评审委员
2004年被清华大学评为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导师奖。
2005年被清华大学评为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导师奖。
2002年—2005年四次被清华大学评为“良师益友”称号。
2005年“装饰”第1期 论文-走当代工业设计之路。
2005年11月被评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2005年国际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发言-设计思维方法-从“物”到“事”的认识方法
2006年1月《事理学纲要》一书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柳冠中编著)。
2006年“装饰”第2期 论文-中国古代设计与西方现代设计比较(柳冠中、李永春)。
2006年“装饰”第4期 论文-论工业设计基础教育课程的组织(柳冠中、李可巍)。
2006年“新美术”第2期论文-轮子与设计(柳冠中、李永春)。
2006年“艺术百家”第3期论文-系统论指导下的知识结构创新型艺术科学人才培养(柳冠中)。
2006年6月《中国工业设计年鉴》执行主编-柳冠中。知识产权出版社06年6月第1版(ISBN 7-80011-914/Z.440)
2006年6月在《中国工业设计年鉴》发表论文-工业设计的方法论——产品、商品、用品的统一(柳冠中)
2006年8月 《交通工具造形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获清华大学教育成果一等奖。(本人排名第二)
2006年9月 被清华大学评为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导师奖。
2006年9月 被评为第二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06年10月 我主持的“综合造型基础”课程被评为教育部精品课程。
2006年12月被“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颁发“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功勋人物金质奖章”。
创立了“方式设计“事理学”学说、“设计文化”学说、“共生美学”、“人为事物科学”、“设计学”、“系统设计思维方法”等理论,被世界先进国家该学科理论界承认及引用。并成为中国设计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
|
|
暂时还没有收录柳冠中老师的课程列表,我们将尽快添加。
- 暂时还没有收录柳冠中老师参与的论文,我们将尽快添加。
关于柳冠中老师的相关提示:以上内容并非是柳冠中老师的最新情况,请以柳冠中老师的官方公布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