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认识你的孩子:“木桶定律”还是“长板理论”?

\\n





看点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们究竟是该张扬孩子的“长板”,还是狂补他们的“短板”?不少家长相信深入人心的“木桶理论”,狂补孩子短板,最后双方均苦不堪言,亲子关系紧张。其实,换个视角,合理运用“长板理论”,或许能打开亲子关系的新天地。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一寸教育

文丨彭晓芸 编丨May

说到减负,除了课业负担,文化课的各种培训班,还有一个就是兴趣课。

很多孩子比上班族累多了,根本没有周末,周末全是兴趣班。周一到周五放学后也排满了,总之,比日理万机的CEO还忙。






“木桶定律”or“长板理论”?


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一周七天,绝不重样:钢琴、围棋、网球、机器人、绘画、拉丁舞、棒球、击剑、奥数、英语、写作……周末更是一天两三个班,菜色丰富。





图源:Pexels

于是,每样兴趣每周来个一堂课,蜻蜓点水,仿佛这些钱花出去,孩子就是全能冠军了。

于是,时常听到一些孩子抱怨,
众多的兴趣班里面,只喜欢某一个或最多两个,但父母仍然坚持要给他塞满,苦不堪言,亲子关系紧张。


大致地推测一下,家长们有的生怕漏掉孩子的哪一项特长,什么都想试一下,有的认为未来是全才的天下,必须什么都会露一手,才更容易成功。


追求全才的,大概可以称之为信奉“木桶定律”(Cannikin Law)
,就是说,一只桶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是最短的那一块。


根据这个理论,人们认为要补短更为重要,而不是扬长。所以,最理想状态是,每一块木板都一样长,这样盛的水才最多。


我是反木桶理论支持者,或可以称为
“长板理论”
,在我看来,除了一些核心素养,诸如人格健全、思维合乎逻辑、体能素质好、心理健康,
而兴趣这事,就应该扬长避短,哪样有天分就使劲拉长哪样,不行的绝不勉强。



反木桶理论,倒不是因为我坚定地认为全才在未来世纪不会成功,
而是我认为亲子关系良好以及孩子能乐在其中,比全才更重要。






图源:Pexels

所以,我的孩子没上多少兴趣班,但有那么一两项兴趣,他是扎进去,成为深度兴趣了,且一发不可收,我被孩子拽着走,要给他的兴趣寻找更好的教育资源。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

且不说人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兴趣深度发展,避免了每一样都学个半桶水的浮光掠影,更为重要的是,多数孩子都有明显的偏好,在他自己偏好的项目上,他会很舍得花时间,这个过程,亲子关系没有冲突,不需要家长苦口婆心地灌输什么道理。

作为一个比较在乎精神享受的妈妈,这是我最大的目标,给孩子找好的教育资源可以辛苦一点,但过程,不要有什么家庭战争,不要承受精神上的负累。






尊重孩子,才能发现他的深度偏好


也许有人说,有的孩子兴趣广泛,什么都喜欢,这可怎么办?

我的孩子也算兴趣极为广泛的,一年级的时候就缠着我,要我每天给他出三道数学题,出到后来,我已“弹尽粮绝”,脑子里库存不足了,只好让他去上学校在周六上午开的数学思维班——不是奥数班。

一年级的他,跑去上三年级的班,老师说他完全跟得上,比三年级孩子反馈还快。

一个学期以后,他考上了广州大剧院的童声合唱团,时间上是冲突的,
我问他,你自己选一个吧,只能一个,

因为我们要确保周末有自由时间

,因此只上一个兴趣班。


儿子说,他选择合唱团,因为合唱团有很多小伙伴,合唱不可能自己玩,数学嘛,他可以自己学。


后来我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已经慢慢有点集中了,他的音乐兴致盎然,睡觉也在唱歌,小提琴还喜欢即兴作曲演奏,整个人流淌着快乐的旋律。


合唱团一次课三个小时,如果不是喜欢,这个时长,肯定早就抱怨了。合钢琴伴奏时,老师家里养的一只猫叫了,老师说:“别被影响哦!”他咧嘴笑着说:“当我音不准的时候,它就叫。”老师被这幽默的回答逗乐了。

上每一堂音乐相关的课,对他来说都是享受,可以判断,音乐,是他的深度兴趣。





图源:Pexels

所以,他的兴趣班少而集中,音乐方面的,合唱团、小提琴,除此之外,就是游泳和足球,英语有小区里的外教玩一玩,没有了。什么机器人、围棋,什么书法绘画,什么奥数,冰球、棒球之类的,一概没有。


运动方面,足球和游泳是他自己想要的。


一开始,是疯狂迷上足球,在学校上课踢、下课踢,报了学校的课后足球班,踢了一个学期,告诉我,跟高年级孩子合班上课,他总是抢不到球,不想踢了,我也没有勉强。既然他觉得很挫败,那就很难享受足球的乐趣,暂时不踢无大碍。

于是,开始带去游泳,游泳一周五次,慢慢发展为深度兴趣,学会了四种泳姿。兴趣相当持久,外出旅行时,还会要求住有泳池的地方,一旦没有泳池,我们就四处找,他甚至会技痒到在宾馆床上打腿翻滚过“游泳瘾”。

游泳一年后,孩子告诉我,他现在在学校断球很厉害了,而且找到自己合适的角色,踢边后卫,右前卫,又想踢球了。

我说,很可能是坚持游泳以后,你的速度和体力更好了,把足球也带起来了。这次,我给他找了足球俱乐部踢,游泳也保持,于是,所谓兴趣班,运动占了最大比例。





图源:Pixabay

学龄前和小学低段这几年,儿子还喜欢过好几种运动,滑旱冰、篮球、羽毛球、骑车等,都是些不怎么费钱的运动,学校里玩玩,小区里玩玩。

我也没有想过一定要让孩子接触什么美式运动,什么不能只玩亚洲人的常见项目,要玩美国人的高大上精英运动之类的,都是哪个常见哪个方便玩哪个。

还有开支问题,除了足球参加俱乐部学费略高一点,游泳是最最物美价廉的运动方式了,在广州参加年训班,一周五次,有全运会运动员教练全程指导,集体课,一次游泳课学费和场馆费合计才23.4元。



在兴趣班选择和教育消费上,量力而行也是相当重要的
,而不是看见人家学马术很英姿飒爽,看见人家学冰球很酷,就要跟风。






不对孩子的摇摆恼火,



真正的兴趣会自动回来


一周五次游泳,这也太频繁了吧,接送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怎么解决?

我发展了小区里的拼单带娃游泳群,每次只需要出动一位家长,无论打车还是自驾,都均摊费用。

有些孩子一周游三次,有些则一两次,也有我们这种一周五次的,大家每天报名,家长也是谁有空谁去,作为一个非上班族,我可以多承担工作日的接送,有些家长则负责周末。


这样做的好处绝不仅仅是减轻家长接送负担和往来车费,

更为有意义的是,

孩子们有了同伴效应,更加乐意去游泳。







图源:Pixabay


为了游泳,我们一群家长还跟学校协商了提前放学的申请,在私立学校,放学时间并不是三点半,而是接近五点,为了能够赶上游泳,只能放弃学校的自修课。


离开广州,我们的游泳群还在继续,我把群主转给儿子同学妈妈,却舍不得退群,每天看见他们仍在继续报名游泳,轮流接送,心里特别踏实。

一家三口迁居,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考察游泳馆,想到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展起另一支游泳队和家长接送群,我选择了租住在步行可达泳池的地方,这样就可能坚持几乎每天游泳这项生活刚需了。

迄今为止,在兴趣班这事上,我们和孩子没有闹过任何别扭,都是一家人开开心心一起投入,享受其中。

我们都热爱游泳,都热爱古典音乐,而不是自己打麻将叫孩子去运动,也不是自己明明喜欢综艺节目里的流行歌曲,却非要附庸风雅地叫孩子去学古典音乐。


某种程度上,一家人是同伴,而不是家长与孩子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






图源:Pexels

初学游泳之时,我热情高涨,夏天学,冬天来了仍兴致盎然,四处找合适的恒温泳池,儿子去了几次,嫌太冷,不太愿意去,我也没有逼他去,而是自己一个人去游。

隔了一段时间,儿子开始羡慕嫉妒,我又四处考察,看看哪里的水温更适合儿童,终于在一所中学发现对外开设的年训班,50米标准池,更适合儿童的28度水温,水质也相当好,这里还是广州中考游泳项目场地之一,教练可爱热情,不能再完美了,于是,孩子坚持了下来。

很多家长对孩子放弃某个兴趣班感到很恼火,认为孩子说的那些不愿意去的理由全是借口。


事实上,成年人如果具有同理心,就能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他的排斥或厌倦或犯懒,其实在成年人那里,不也是很常见的吗?
现在的我,由于泳池人太多的缘故,游泳热情略为降低,反倒是孩子常常规劝我去游泳。


发现孩子倦怠时,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和谋求解决方案,比责备更有效
,至于孩子兴趣的阶段性偏好,难道不是值得尊重的吗?

马友友还曾经陷入迷茫,放弃过大提琴呢,辗转读了哈佛人类学的他,倒从学习社会科学的经历里重新发现音乐的意义和自己真正的志业。






为什么有些孩子



找不到真正的兴趣


当有孩子愁眉苦脸地说:妈妈要我去上奥数班,妈妈要我去学钢琴,可是我只喜欢跆拳道……我没有时间玩,我不想去兴趣班,可是妈妈不同意……

我是不太理解的。为什么要在孩子的特长发展上如此勉强?好处是什么?逼出一个朗朗?反之呢?代价有多大?





图源:Pexels


特长特长,兴趣兴趣,不就是一件取悦自己的事情么?


一个人靠长板靠天赋吃饭,是走捷径,是更轻松的,何苦非要在补短板上煞费苦心,折磨自己折腾孩子呢?

有一些孩子,明明在玩机器人玩化学实验上优势明显,很有动手能力强理工男的雏形,但家长非要五音不全的孩子坚持学钢琴、参加钢琴比赛,理由是学钢琴很优雅,别人家的孩子都学。

还有的孩子课内数学学起来就已经很吃力,家长还生怕不学奥数就被贴上“智力不行”的标签,坚持孩子必须上学而思,必须刷题。

可是,一个人的时间就这么多,当你什么都学,尤其是在吃力的项目上浪费了太多时间,就很可能什么都通一点点,却未能有一项精深。


从众心理导致很多家长更推崇“木桶定律”,好像在下注,以为筹码越多,中奖概率越大。



另外则是有些家长不相信孩子自己的选择
,认为孩子太小,孩子表达的偏好是无知的、不可信的。这涉及养育中的另一个方面,关于儿童的自主性和内生动力从何而来的问题。

如果孩子从小就不被尊重,没有生长出充分的自主能力和偏好表达习惯,没有滋养出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内生动力,总是在大人的威权之下唯唯诺诺,那么,到了孩子渐大的年龄,看似应该能自主判断的时刻,他却丧失自主的动能了,对自己的人生呈一副淡漠的弃权状态。


所谓“木桶理论”还是“长板理论”,其实还只是表象,更为根源的,关涉的是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个体的价值选择。


只有当我们不把孩子当私有财产,而是视为亲密的伙伴,你会发现,孩子自会呈现其长短,或早或晚,天赋才更加可能显现,而不是被自以为高明的父母们无视或忽略。

作者:彭晓芸,哲学博士,前知名评论员,现任大学老师,致力于儿童哲学教育及自然教育探索。公众号“一寸教育”及“好生活的哲学课”的主理人。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n
*免责声明:
1.以上内容由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谨防钓鱼、诈骗、诱导等行为。
2.第一考试网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如若侵权请发送邮件到: 13562564#qq.com (#换成@)。

© 2021 第一考试网

京ICP备11047680号-2

联系邮箱:13562564@qq.com 网站名称:第一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