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科创建于1994年,学院成立于2004年。学院下设金属材料系、无机非金属材料系、高分子材料系、材料化学系四个教学系和一个实验中心。“山东省金属材料与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高校先进材料与表面改性重点实验室”均设在本学院,“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是山东省重点建设学科和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学院目前拥有“材料加工与再制造工程”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同时拥有一个面向社会招生的“材料工程”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有“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材料化学”四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1450余名,研究生100余名。学院现有教师65名,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博士生导师5名,教授8名,其中95%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学院实验室面积约4000平方米,固定资产2000余万元,拥有电子探针、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综合热分析仪、振动样品磁强针、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计、自动显微硬度计、多功能真空炉以及等离子表面处理成套装置等仪器设备,具备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学院近年来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973项目课题、军工863课题等科研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4项。其中,学院材料表面工程科研创新团队负责完成的“等离子控制原位冶金反应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在200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学院教师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学院具有突出的产学研结合及科研成果转化特色,利用自主开发的技术成果创办了3个产学研基地。在多孔材料与表面改性、高能束表面冶金与强化、结构复合材料与微晶强化、功能材料与器件等方向,开发出一批有前瞻性的技术成果,并广泛应用于煤炭、石油、电力、造纸等行业,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理念,积极构建全方位育人模式,全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位居全校前三位,考研录取率保持在40%以上。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人民网等媒体先后报导了学院学生教育与管理的相关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关于山东科技大学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山东科技大学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