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前身为武汉师范学院外语系,1973年开始创办英语专业,是湖北地区最早开办英语专业的三所院校(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之一。经过36年的建设和发展,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发挥综合性大学所拥有的多学科交叉的通识教育平台、历史悠久的校园文化、多学科的第二专业选择的优势,努力打造一流的本科教育,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师资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学科实力日益增强学院现有英语、日语、法语和大学英语部等四个系部,设有英语专业(英语教育方向+商务英语方向)、翻译专业、日语专业、法语专业等四个专业,拥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课程与教学论(英语)等3个硕士点和教育硕士(英语)专业学位点,建有校级研究基地——应用语言学和翻译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为校级重点学科,英语专业为校级品牌专业,“基础英语”为湖北省优质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大学英语”为湖北省精品课程,“英语阅读”、“英汉口译”、“高级英语”、“语言学”等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为校级优质课程。师资水平不断提升学院现有在岗专任教师9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35人,占教师总人数的34%;中级职称者45人,占43%;获国内外博士学位和博士在读的有12人,占教师总人数的12%;获硕士学位的教师59人,占总人数的57%。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学院坚持开门办学,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或教育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先后有30余名教师到国外攻读学位、进修或讲学,还常年聘有英、日、法外籍专家。2000年以来,学院教师共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科研和教研项目67项,其中国家、省、部级项目共28项,出版学术著作、译著、教材及教学参考书63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院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教学场所布局合理,现有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视听室、自主学习中心、同传实验室等25间,地面卫星接收系统1套,专用教室面积达1868平方米,各类教学仪器设备(价值800元及以上)470余台(套),学院专业图书资料室拥有外文藏书3万余册,各类报刊杂志近300种,各类声像电子资料(含录像、录音和光碟)9000余盘(盒)。计算机信息网络已进入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并与英特网联通,可共享国际信息资源。学院所属的各个视听室、实验室及各专业系办公室均可通过学院独立设置的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直接接收8套英、日、法语境外电视节目。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865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43名。学院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倡导并实践“一专多能、一主一辅、一凭多证、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原则,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英语专业建立了“英语+专业方向”、“英语+专业”(英语+经济学双学位)等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学院积极倡导并实施交互式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多媒体网络学习、自主学习、第二课堂活动为辅,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努力构建立体化互动式的学习环境。2007年学院英语专业接受了教育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并被评为优秀等级,是湖北省内已接受英语专业评估的单位中唯一获得优秀等级的单位。2008年,我院申报的翻译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2009年开始正式招生,湖北大学成为全国第三批获得翻译本科专业招收资格的高等院校,湖北地区仅有两所高校获得翻译本科专业申办资格。学生综合素质较高根据社会需求并遵循综合类大学外语专业的办学规律,学院强调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积极探索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语言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外语人才,累计培养本科毕业生4000余人,其中在高校任职的就有500多人,且大多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教学或管理骨干。近三年来,英语专业四级通过率超过全国和综合性院校的平均通过率,最高超出综合性大学30%;英语专业八级通过率均超过全国和综合性院校平均通过率,最高超出综合性院校33.72%。近三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4%以上,不断有优秀本科毕业生被美国、英国、法国、香港的知名大学录取并攻读文学、翻译、新闻传播或市场营销方向的硕士学位。学院一直非常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如外语文化活动月、英文辩论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比赛、新生讲故事比赛和英语配乐朗诵比赛等。通过开展这些参与面广、专业性强的社团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培养,学生连续三年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特等奖。学院多层次高质量的社团活动走在了湖北高校的前列,SOMA剧团被教育部思政司授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被团省委授予“湖北省高校优秀学生社团”;该剧团选送的英语话剧多次在全国大型比赛中夺得大奖。

StephenD.McDowell

艾朝阳

敖世翠

蔡蕾

常娟

常晓琼

陈乐

陈藜

陈西军

陈希

陈颖

成矫林

达惠

达慧

单文波

邓凡艳

邓红霞

邓毓珂

董又能

杜青钢

樊国刚

冯建奇

高金华

龚桂芳

桂滢

郭健

郭熙煌

何传俊

何岚

贺川生

贺献平

赫曼丽

胡爱华

胡晓燕

胡雪飞

胡志雯

化聪超

黄超英

黄凤琴

黄敏

黄薇

黄晓燕

贾莉娜

江岚

江晓梅

姜红

蒋靖芝

蒋玲

稂建中

雷翠芳

李妲莉

李丹

李君文

李莉

李美燕

李敏

李南征

李行德

李雨晨

梁青

廖冀湘

林伟

林郁如

刘国枝

刘晋红

刘柯兰

刘明达

刘霞

刘正兴

柳枫

柳强

卢洁

鲁玲萍

鲁曼

陆小丽

路茜

吕端

吕俊

吕奇

罗雪梅

毛津源

毛志贵

梅勇

聂珍钊

欧阳磊

潘文国

庞建元

彭伶

彭晓虎

皮重阳

邱俊

商舞

尚琦

尚绮

宋晓春

苏宜梅

孙湘生

谈琦

汤丹

唐文军

唐轶雯

陶涛

涂前树

万莎

汪浩

汪朋

王瑰

王辉

王慧

王家芝

王晶晶

王珏

王梅枚

王诗荣

王婷

王微

王晓雪

王雪松

王志茹

魏晓敏

吴红

吴喜艳

吴喜燕

吴扬才

夏赛辉

夏少芳

夏铁军

向海英

向和平

向嫣红

项松

項松

肖万珠

谢如静

熊沛彪

熊强

熊英

熊召永

徐进

徐秋梅

徐盛桓

徐修运

许俊

许李

阎锂

杨彩梅

杨常倩

杨诚

杨华明

杨柳

杨小彬

杨元刚

殷芹

尤五力

尤肖南

虞小平

郁时全

袁汇林

张恒

张静

张路

张庆宗

张睿

张淑芬

张文忠

张翔

张拥共

张予娜

赵春义

赵丰跃

赵珂苑

赵巧云

赵霞

郑奇民

郑庆庆

钟馨

周国强

周红兵

周蕾

周利萍

周琼

周瑛

朱一

关于湖北大学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湖北大学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