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健康系现设置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1994年招收第一届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专科生,1996年招收第一届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本科生,1997年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现有教职工40人,其中教师36人,干部4人。教师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14,博士10人(含博士生4人),占27.78%,硕士21人,占58.33%,硕士以上共占86.11%;目前我系在校硕士研究生(42人)和本科生共193人。02年运动生化实验室被评为广东省高校教学重点实验室,05年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被评为广东省高等院校名牌专业,运动生物化学课程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05年获运动医学硕士授予权。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康复医学、体育健身基本理论和技能,接受系统的运动康复技能培训。专业有运动医学、运动生化、运动生理、运动解剖、统计测量力学等五个教研室和康复中心、实验中心、运动生化省高校教学重点实验室等实验、实践教学场所。我系为国家培养了一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毕业生深受社会各届的欢迎,就业率达97%以上,毕业生在学校、运动队及医院(康复科)、疗养院、福利院、健身俱乐部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逐渐成为骨干力量。我系师生充分发挥人文特色与专业优势,为实践广东的“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大战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培养目标与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面宽厚,一专多能,能在运动训练基地、社区康复中心、残疾康复机构、健康行业、医疗康复机构或疗养院,以及各级学校从事康复治疗、体质健康测定与评价、健身指导、医务监督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康复治疗专门人才。课程设置:以运动人体科学、基础医学、康复医学及体育健身等学科为主体。设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方向。1、公共课:系列政治理论课、计算机、英语、大学语文等。2、专业基础课: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化学、医用物理学、中医学基础等。3、专业主干课:康复医学、体育康复学、针灸与推拿、运动创伤学等。4、实践环节:军训、社会实践和实习等。5、校本课程:俱乐部活动、科学实验和拓展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