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师专中文系始建于恢复高考制度的1977年。建系迄今,中文系坚持学校“重内涵、强质量、创特色、铸精品”的办学理念,秉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锐意改革发展,与时俱进,把教学放在主体地位,把科研放在主导地位,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核心地位,以有质量有特色地育人为中心,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整合课程结构,强化职业意识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坚持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积累了丰富的专科办学经验,也积累了一定的本科办学经验。经过三十多年的磨砺,现已培养三十余届3000多名合格专科毕业生,三届116名本科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分布在中学、小学、机关、新闻单位等,现在大都是业务和工作骨干,不少人已成为基层领导,他们为四川民族地区和盆周山区的教育事业、社会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比如著名藏族青年歌手容中尔甲、《重庆时报》主编柳宗元、北京大学博士后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周俊勋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中文系现设语文教育、文秘(含办公自动化)两个专科专业。系内建有专业资料室1个,文秘办公自动化实训室1个。语文教育专业2006年被学校确立为首批校级精品专业加以重点建设。2006年《外国文学》、2007年《现代汉语》、2010年《古代汉语》3门专业课程分别被学校确立为校级精品课程进行重点建设。2009年中文系自建了语文教育专业“语文教学实践训练”教学团队。中文系现设语言与文化教研室、文学与写作教研室、文秘与办公自动化教研室,专任教师都承担有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主干课程,教学经验丰富、学识范围较广的教师还承担有1——2门其它专业课或专业选修课。通过老带青的“青蓝工程”、举办公开课、教师相互听课、教研室教研活动、学生评教等方式,以及参加我校两年一届的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推进了全体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对该专业教师的教学满意率达95%以上。中文系专任教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阿师精神和为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辛勤耕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互动互促的规律,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谋求科学发展,撰写出版专著《嘉绒语研究》、《神圣与亲和——中国羌族释比文化调查研究》、《古代汉语》、《说文段注研究》、《中国历代诗歌类编》、《中国名诗大观》、《历代帝王将相诗注析》、《李贺研究》、《宁武府志校注》等;主编古籍整理《三晋石刻大全•宁武卷》、《宁武旧志集成》等;主编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基础写作》、《现代基础写作学》、《大学语文》等;主编工具书《褒义词词典》、《学生易误词语辨析词典》、《现代汉语规范用法大词典》等,其中部分专著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部分教材被连续再版、重印使用。另参编教材、工具书多部。主编创作出版报告文学集《水磨重生》。翻译出版译著6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科研课题1项,参加完成国家社科科研课题4项(其中1项为副主研人),参加完成四川省社科重点科研课题1项,主持省厅级科研课题研究9项,主持校级科研课题研究20余项。在国家级期刊、CSSC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省级刊物发表论文300多篇。2010年经学校批准建立了《中国古代文学》校级科研团队。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我校与西华师范大学联办本科专业后,2004年至2010年,中文系与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办了三届全日制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2008届本科毕业生44名,2009届本科毕业生48名,2010届本科毕业生24名,共116名本科生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大多数毕业生同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六年的联办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办学经历,基本建构了我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办学基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在西华师大文学院的指导下由中文系独立完成了办学任务;(2)我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依照西华师大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在办学过程中结合我校实际作了一定的调整,形成了一定的特点;(3)我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认真按照职业培养、技能培训计划,让学生完整地完成了职业实训、见习、实习;(4)我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严格执行我校的考试规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考风,成绩可信度较高;(5)我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认真操作学生毕业论文的流程,挑选骨干教师分别指导3——5个毕业生,依循选题、开题、指导修改(约5个月时间)、分3个答辩组(每组3名答辩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学生抽号进行论文答辩,答辩结束后学生的毕业论文专用表和论文文本统一归档。

关于阿坝师范学院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阿坝师范学院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