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学院是兰州理工大学创办最早的院系之一。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9年甘肃省立兰州职业工业学校的土木科,1958年随甘肃工业大学的建立更名为土木系,到目前为止共培养中专生930名,本科毕业生6000余名,毕业硕士研究生380余名,毕业博士研究生17名。发展至今,学院已积蓄了厚实的办学底蕴,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构建起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测绘工程5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全部6个二级学科),同时可在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和土木工程材料交叉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并具有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资格和同等学力授予硕士学位资格。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3100多人,在读硕士研究生320人,在读博士研究生42人。学院现有教职工11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47人,讲师59人;教师中有博士30人,硕士6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二层次3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6人;还有一批教师获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和注册造价师的执业资格,已形成了一支较强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土木工程学科突出地域特色,以解决西北地区地域性问题为主,构筑起了土木工程结构抗震与减震控制、黄土与湿陷性黄土工程和地质灾害治理、大跨度空间结构与钢结构、结构健康诊断及检测加固等特色学科研究方向,结构减振控制、黄土及湿陷性黄土支挡结构设计、空间大跨度结构和特殊钢结构分析与设计等领域的研究走在了西北地区土木界的前列,有的还填补了国内空白。土木工程学科已建设成为甘肃省重点学科。近5年来,承担了100多项国家、部、省级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取得科技成果4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三等奖7项,厅局级科研奖励30余项;获国家批准发明专利12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00余篇,200余篇论文被SCI、EI收录。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定期聘请国内院士、著名专家学者和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赴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学习或合作研究。目前,已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一些高校和学术组织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关系。学院狠抓教学质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外语和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综合素质大大提高,自1999年以来土木工程专业连续三次通过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学院现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校级重点教学团队。土木工程专业教师承担完成教学研究项目共35项,正式出版专著5部,教材55部。两部教材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教育厅级奖多项。学院拥有完善、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依托土木工程学院建设。建有土木工程实验中心(甘肃省一级实验室,对外开放实验室和通过计量认证的实验室),实验中心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其中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拥有大型多功能实验机、模拟地震振动台等大型设备,另外还拥有反力墙和反力地板,可进行大型结构和岩土工程的动力实验。学院还成立了结构工程研究所、防震减灾研究所、空间结构研究所(甘肃省空间结构设计计算中心)、岩土工程研究所、建筑材料研究所、环保节能与市政工程研究所、结构检测和加固研究所等科研开发机构。经过数年的办学积累,土木工程学院的学术水平和办学实力不断提升,围绕学校创建高水平大学发展战略,学院将立足现实,开拓创新,狠抓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构建教学研究型学院,实现土木类专业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的目标,使土木工程学院成为学校“一流工科”的重要支撑。

关于兰州理工大学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兰州理工大学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