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信息系以“教授知识,培养思想”为主要目标。不仅教授书本上的知识内容,还包括大量相关的、最新的信息资源传达和讲解,便于拓展学生的知识掌握范畴;培养学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同时,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培养和提高。本系现开设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共六个本科专业。我系专业招生按大类招生,入校两年后学生根据学校相关政策选择专业继续就读。教学工作:我系主要承担本校电气相关专业课程及计算机类课程的所有教学工作。包括《电工学》、《现代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及应用》、《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等等。为了适应现代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认知特点,以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为主,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授课方式多样化,讲解为主,多媒体教学资源为辅,适当加入小组讨论探究。同时,针对计算机某些学科的特点,除了必要的实验课程之外,相应地开设“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任务驱动式学习,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实际操纵能力,将所学习的知识如何、有效地应用生活,真正做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专业规划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文理念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于人才标准的界定也有所改变,传统的就业思想和就业条件已经表现出不足和有所缺陷,交叉型、复合型、创新型等综合素质融入一体的求职者才是当前事业单位及其用人机构所追寻的目标。首先,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践环节的设计。我们信息系结合我院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当前的社会需求,采用了按类的培养模式。招生时按照电气信息类统招,入学后首先学习两年的基础知识,随后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并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有目标、有计划的选择所修专业。这就需要我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及时关注社会的动态发展,不断修正课程体系和相应的实践环节。其次,关注企业,服务社会。校企联合是我院教学工作的一种思想,尤其是针对大三、大四的学生,以现代企业的需求为内驱力。一方面,有些企业运营管理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我院的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可以解决,这样不仅仅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对于我们学生也是一种锻炼,此外,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收集资料完成毕业设计的环节;另一方面,学生走入企业,真正了解、掌握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对于今后的就业问题和自身的发展方向都是有益的。最后,国际合作教学模式的定位和完善。目前,伴随我校和美国硅谷大学合作项目的开展,其中“预科班”,“2+2”,“3+1”和“4+1”合作模式的提出,我们信息系将有选择的对电气信息专业的授课模式和课程培养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制定,为留学的学生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同时,不断减少中美教育模式的差别,使我院学生能更好的适应国外的学习生活。除此之外,我系还承担着学院网站管理、多媒体教室设备和一个计算机机房的维护工作。目前,为了便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和我院学生实际操纵能力的提高,正在筹划建设培训中心、非线性编辑中心等多个教学和服务机构,其根本目的在于不断完善我校的组织机构,真正做到服务学生,服务教学,提高我校的综合能力水平!

关于沈阳科技学院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沈阳科技学院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