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系,是由原计算机专业科发展而来的,已有十六年专业办学历史。历史沿革:1994年成立计算机专业科,下设计算机专业、会计电算化2个专业,招收四年制中专。1999年成立信息与管理系,下设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计算机软件专业,招收三年制高职(大专)。2004年更名为信息工程系,会计电算化分离出去。在专业办学历史上,先后进行了计算机应用专业四年制中专、三年制专科(高职)、二年制专科(高职)、五年制专科(招收初中毕业生)、联合办学的计算机应用四年制本科;网路技术专业的二年制与三年制专科(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二年制与三年制专科(高职)。培养各专业各学历层次学生3900名。一次就业率达85%以上。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应用性专业人才。很多毕业生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已经成为技术骨干或管理人才。信息工程系面向全国十几个省市招生目前设置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商务网站运营技术方向)、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四个专业。教学团队:本系拥有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爱岗敬业、潜心钻研业务、积极进行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中青年专任教师团队、兼任教师团队。其中专任教师17名,教授2名,副教授5人,讲师2人,硕士4人。大部分教师具有“双师型”教师资格,集理论水平、实践能力于一身。在教师中,有市计算机协会副理事长、市级拔尖专业技术人才、市级优秀课教师、省级与国家级数学建模大赛指导教师、省级优秀课程带头人、院级专业带头人、省级优秀辅导员等。此外,参加当地相关专业技术项目于工作,参与地方企业培养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教学与科研:多年来,积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承担研究课题与项目,撰写大量论文,编写教材多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建设。本系开设的《C语言序设计》与《计算机网络与局域网组建》课程,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并将继续按省级精品课程标准进行建设。在2009年省级试点专业遴选中,网路技术专业几或被遴选为省级试点专业。办学设施与条件:设有专供本系各专业学生进行实习、设计、实训之用的网络技术实训室、计算机组装及维修维护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配备了充足的高档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和大量计算机设备、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设备。此外,学院计算机中心的计算机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室等也为本系学生提供实验实训设备。完备的教学装备为教学提供了充足的实验、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所需全部设备和环境,保证学生的学习条件。目前,网路实训室还在进行大规模计划扩建,在原有基础上增添设备,使之更加完备。在专业建设和教学中,奉行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提高为目标思想。在办学模式上,不断跟踪社会人才需求,及时修正培养方向,创新办学模式,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通过课程置换、订单教育模式,为学生就业扩宽道路。此办学模式得到了省内的行内专家的好评。目前实行的网络技术专业课程置换订单教育进展顺利,首届学生将于2009年8月年到企业带薪实习。计划2009年继续实行与完善此种办学模式。课外活动:本系十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教育培养,经常举办专业技术讲座与学术报告会,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激发学生深入学习钻研专业知识的热情。此外通过举办文艺联欢、歌咏晚会、书画展览、计算机单项能力竞赛、各种体育赛事等活动,丰富活跃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兴趣、陶冶情操。学生管理工作据学院前列,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每年有优秀学生加入党组织。每年有部分同学参加服务社会活动,以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于辽源市各个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得到很高的评价。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IT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就业前景逐渐看好。随着地方政府的重视,学院的发展,信息工程系的几个专业,教学条件将不断得到加强与改善,办学质量会随之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