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院现设三个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以上三个专业2003年11月20日经吉林省教育厅“吉教高字【2003】24号”文批准,同意设置高职高专专业,自2004年秋季开始招生。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培养目标和方向:培养能在机械工程领域内,从事:机械加工及工艺技术,数控加工与编程,数控设备调试与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主要课程:高等数学、英语、工程图学、金属工艺学、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CAD、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金属切削机床概论、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机床结构与维修、数控加工与编程、UG、机电传动与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等,并配有相应的课程实践和专业实习。机电一体化技术培养目标和方向:培养能在机械工程领域内,从事:数控编程及操作;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型实用的高素质人才。主要课程:高等数学、英语、工程图学、金属工艺学、CAD、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金属切削机床概论、液压传动、数控结构与维修、数控加工与编程、模具结构设计、数字电路、机电传动控制、UG等,并配有相应的课程实践和专业实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培养目标和方向:培养能在汽车领域内,从事:汽车机械系统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器电路电控系统检测与维修;汽车服务工程等方面复合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高等数学、英语、工程图学、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CAD、机械原理、机械设计、金属工艺学、电工电子学、液压与气压传动、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分析、汽车维修工程、发动机电控、底盘电路、车身电控、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现代汽车底盘技术、汽车营销管理学、汽车市场营销理论等,并配有相应的课程实践和专业实习。师资队伍工学院有主讲教师49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5人,有博士学位的7人。这些任课教师大多数来自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原吉林工业大学)退休教师和教学一线积累了在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专业方面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他们教学能力强,专业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师德好、教风好、治学严谨。现在已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机构优化,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课程和专业建设工学院根据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其职业发展的新特点,制定了规范、齐备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和指导书、实训和毕业实习大纲,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工学院注重各专业教材选择,全部使用近年出版的优秀高职高专教材和教育部规划教材。实习、实训基地情况简介工学院实训、实验全部在吉林大学全国一流的实训基地、实验室进行,实习在吉林大学或具有一定实力的正规实习场地进行。充分保障了教学质量,到长春东方职业学院工学院学习,在一定程度讲,享受了吉林大学教育。毕业去向及薪酬情况工学院坚持就业与毕业实习相结合的就业模式。所谓“就业与毕业实习相结合”就是在经过双向选择定了就业企业,然后学院就派遣学生到所就业企业去进行毕业实习。这种“就业和毕业实习相结合”,使学生既能提前就业,又能运用在校学的知识,为社会创造效益;同时学生自己也获得了应有的报酬。目前,与工学院合作的企业有50余家,学生第三年到企业毕业实习期间,有较高的待遇,毕业后就业有保证,待遇优厚。工学院实行毕业两证,毕业生考试合格可获得大专毕业证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建立了就业保障体系。几年来,工学院毕业生的签约就业率一直是百分之百。工学院毕业生到企业后,绝大部分人很快就成为了企业的骨干,有的毕业生已能设计模具,并投入生产;有的毕业生已能进行数控编程;有的已经成为奔驰等名车组的大师傅。取得了用人单位满意的良好效果。工学院的毕业生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