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系是学院历史最悠久的系部之一,1964年建校之初学校主要开设了机械大类专业。目前,机械工程系已形成机电设备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两大专业群。机电设备技术专业群以“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为重点建设专业,包括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等4个专业。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群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为重点建设专业,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精密机械技术等3个专业,初步形成了传统制造、数控制造、精密制造互补,制造技术、设备工程并重,数控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先行,机电设备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两大专业群紧跟的“一头二翼”专业格局。设有数控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机械装备、机械制造、CAD/CAM、制图、实习实训教研室共7个教研室。系部现有江苏省品牌专业2个,省示范重点建设专业1个,院级品牌专业1个,院级重点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先后获奖7次,国家精品教材1本,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4本,省级精品评优教材3本,省级精品教材4本,院级精品教材建设获奖4次,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点2个,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四合作四渐变三建设”数控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机械工程系现有专职教师8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34人;高级技师11人。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有31人。一批教师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科技成果开发功臣”、“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技术能手”、“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能手”、“常州市技术状元”、“常州市劳动模范”、“常州市‘百名教授进百企’科技服务团成员”、“常州市人民政府聘用科技创新促进者”等荣誉称号,形成了一支专业和职称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具有双师结构的高素质教师团队。机械工程系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强,实践教学资源优,产学研结合紧密程度高。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了江苏省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承担了教育部技能型紧缺人才数控技术专业培养试点工作。师生享有国内一流的实践教学资源:国家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省级模具技术实训基地、省级机械加工技术实训基地、SIEMENS数控技术应用江苏培训中心、FANUC数控系统江苏应用中心、北京航天数控系统江苏培训中心、钳工实训中心、数控仿真加工实训室、数控实训中心、CAD/CAM实训室3个、机械拆装实训室、液压实训室等。系部还与江苏多棱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江苏常发集团、常州东风农机集团、常州常林集团、无锡桥联集团、武汉华中数控系统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紧密协作,设有稳定的实习与就业基地。系部还与西门子、美国EDS等国际知名公司合作,开展产学研活动。全系在校学生规模达3000余人。机械工程系历来治学严谨,管理严格,课外活动精彩纷呈,形成了和谐、进取、健康的学风、教风和系风,设有红白蓝志愿者、蓝领梦工厂等多个学生社团,自办《心语》、《晨曦》等文学刊物。一批学生在省市及国家级比赛中(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优秀毕业设计、数控大赛、创新项目大赛……)取得佳绩。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突出的实践技能训练、有效的职业素养培养,有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社会好评。自2007年以来,历年毕业生就业率、签约率均保持在100%,数控等部分专业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目前系部已在上海、南京、宁波、温州、苏州、昆山、无锡、常州等地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基地。2007年来赴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研修实习毕业生近百名,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又有了新的发展。机械工程系将继续发挥综合办学实力优势,扎实工作,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面向现代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培养更多具有较强重荷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优秀人才。

关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