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系创建于1953年,是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最悠久的系部之一,现任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廖建国,党总支副书记姚平生,系副主任叶世森,系办公室主任兼教学秘书黄云舲,系团总支书记钱叶会。本系多年来坚持教学——科研——产业一体化的“三位一体”办学思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保证,以能力为根本”办学理念,围绕林业高职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努力确立自己的教育特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条件;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的,依托行业,构筑服务社会平台,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出行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多年来在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科技服务和林农培训等方面成绩显著。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学做相融合、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被教育部评估专家确定为学院的特色项目。资源环境系教学、科研、管理力量雄厚,共有在编教师45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29人,教授2人、教授级高工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省委、省政府表彰的“福建省优秀专家”1名,省级教学名师4人,副教授16人,高级讲师和高级工程师5人,讲师13人,实验师4人,助教14人。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院系级精品课程7门。设有林业、园林、森保三个教研室,其中林业教研室2007年被评为福建省教学团队,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园林教研室2008年被评为福建省教学团队;2010年林业技术专业和园林技术专业被评定为国家骨干院校建设专业。林业教研室主任黄梓良,现有教师17人,其中:专任教师15人、兼职教师2人、实训指导教师4人、担任林业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26人,另有外聘教师3人;园林教研室主任谢芳,现有教师13人,其中:专任教师13人、实训指导教师3人、担任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26人,另有外聘教师5人;森保教研室主任施清,现有教师17人,其中:专任教师14人、兼职教师3人、实训指导教师4人、担任森林资源保护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24人,另有外聘教师2人。我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研室功能,通过教科研活动、组织培训、继续教育、社会生产实践和技术服务等手段,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近年来,我系有23位教师主持和参与完成的国家、省部、地厅级及学院科研项目4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5项,地厅学院级各类奖18项。有20几位教师在研国家、省和学院教科研项目共计20几项。近10年来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了200多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研和教研论文,主编或参编的各类著作、教材(含校本实训教材)共28本:其中5位教师是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森林植物》、《森林景观植物》、《园林测量》、《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苗木生产技术》的主编,有16位教师参编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我系主持的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绿色海峡西岸建设与林业高职人才培养对策研究》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全国同类高职院校中推广应用。我系教师编写的林农培训教材《竹类开发技术丛书》荣获第十八届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森林植物》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高职高专教材于2008年分别获得中国林业教育学会优秀教材二等奖和优秀奖。我系多名教师因突出的工作表现,荣获国家、省、院级及以上表彰:有10项科技成果获国家、部、省科技进步奖;我系还从生产一线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林业、生物、园林、植保、旅游等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使学生能够及时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了解行业生产技术和技术人才需求。资源环境系现有在校生1089人,目前开设林业技术(三年制)、生物技术及应用方向(三年制);园林技术(二年制、三年制、五年制);森林资源保护(三年制);旅游管理(三年制、五年制);食品营养与检测(三年制);环境艺术设计(三年制);园艺技术(三年制、五年制);园林工程(三年制)等多个应用型高职专业,其中和森林资源保护等三个专业先后被评为省级精品专业,园林技术和林业技术2010年被选为国家骨干建设专业。资源环境系重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具有国家生物技术实训基地1300平方米,其中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2间、植物组织培养室3间、玻璃温室2间、膜温室1间、炼苗室1间、接种室4间;土壤标本室和土壤实验室各1间;植物栽培实训室和种子检验室各1间;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和植物生理生化仪器室各1间;食用菌栽培室1间;森林环境仪器室和森林环境实训室各1间、树木标本室3间;植物检疫实验室和植物检疫准备室各1间、显微镜室2间、接种室1间;美术基础实训室1间;制图实训室1间;园林规划设计室1间;3S技术实训室3间。本系具有价值300万元仪器设备;有29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签订协议的有15个),有树木园(120多亩)、校园绿地(7万多平方米)、温室大棚、盆景园、市郊教学林场(2万多亩)、峡阳林果场(85亩)等院内教学实训基地,为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保障。资源环境系注重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始终贯彻“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思想,不断提高全系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主要从事生物技术应用、现代林业生产经营、园林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工程预决算、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森林生态旅游及森林资源保护等方面工作。实行“双证书”制度,学生毕业除获得专业毕业证书外,还可获得相应的中、高级种苗工、造林更新工、森林管护工、林区公路测量员、园林规划设计员、园林花卉工、森林生态导游讲解员及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书等专业岗位上岗证。我系从1953年以来培养了近7000人的各类林业应用型技术人才。我系毕业生因其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和人才类型的技术性,历年就业率都在95%以上。资源环境系将进一步进行优势资源整合,以服务海峡西岸区域经济建设为主旨,把握人才培养规格内涵,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在不断探讨、摸索、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谋求更大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