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前身是1988年设置并招生的建筑工程专业,1999年更名为建筑工程系,2006年9月更名为建筑工程学院。在二十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中,该院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教学改革为动力,在教学科研、高技能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获得了社会、行业企业和兄弟院校同行的高度认可。建筑工程学院设有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物业管理、建筑设计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工程测量与监理等七个专业,适应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先后被建设部、教育部联合确认为“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高职教育教学示范专业”、“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工程造价专业被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为“成人教育品牌专业”。拥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院级精品课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是“日照市建筑工程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组建单位,有2位教师及所任课程被评为省级优质课,4项教学改革项目分获山东省实验教学成果三等奖和科研成果三等奖,有6位教师获得全国实践教学设计大赛一、二等奖,18位教师的教学论文获得全国建筑类高职教育教学评比一、二、三等奖。培养了大批实践能力强、毕业即能上岗的学生。1、人才培养模式建筑工程学院在长期从事行业生产和专业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产学合作经验,走出了一条“校企融合,开放资源,主动服务,合作发展”的专业建设之路。2001年,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和校内专业建设专家共同组成的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与合作企业共同探索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岗位要求、毕业生业务规格,针对岗位工作要求设计教学内容、研究培养方式,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围绕建筑生产一线,培养学生建筑施工、管理、设计能力,结合房屋建造过程,开展现场教学”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创新“双合成、双证融通、三阶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入职教育鉴定、职业技能鉴定、顶岗工作鉴定分层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将实习教学管理延伸到企业,明确合作教师、指导教师的职责,采取与工资分配挂钩的措施,保障了实习效果,逐步完成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2、拥有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筑工程学院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精干高效、分工配合、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2008年被评选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并带动其他专业进行高效优质的教学团队建设。3、建立了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筑工程学院围绕建筑行业人才需求,对不同专业以就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的要求来确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准确定位每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内容及时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和本专业的最新科技成果。几年来,在课程改造方面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筑制图》、《建筑结构》先后为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室内设计》、《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工程造价》、《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院级精品课程。4、校企共建,形成了全面的实验实训教学条件在进行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与山东锦华建设集团等合作企业开展师资、技术、设备、场地等资源共享,建成了建筑技术训练中心,具体分为:建筑技术实训中心,包括砖混结构综合实训室、框剪结构综合实训室、测量实训室、建筑装饰综合实训室、建筑构造与装饰材料综合实训室。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包括建筑材料检测实训室、地基基础检测实训室。建筑工程管理实训中心,包括工程造价综合实训室。建筑设计实训中心,包括建筑设计实训室、制图室、建筑模型制作实训室。建筑技术训练中心设备总资产530余万元,实训室设备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具有明显的优势,逐步建成了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校外已与山东省内48个建筑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建设了三个类型的校外实习基地:成2个一体化基地,6家合作企业,36家顶岗实习基地,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求。已初步实施了实训室进企业、课堂进工地等合作模式,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实训实习教学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技能比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5.教师科研成绩显著建筑工程学院教师积极参与教材建设工作,已主参编高职高专系列教材20余部。承担山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5项,院级科研项目8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建筑工程学院历年招生生源充足,录取新生报到率高,学生管理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获得“日照市先进团总支”、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团总支”等荣誉称号。我院毕业生的“双证书”的获取比例达到95%,近年来平均就业率98%以上,毕业生回访用人单位满意率超过96%,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