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系是我院的骨干系部之一,具有坚实的办学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开设有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供用电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等十个普通专科专业,专业应用范围广,就业领域宽。师资力量雄厚:全系现有教师4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1人,讲师20人,“双师型”教师(除具备教师专业职称外,同时是机械工程师、模具工程师、数控工艺师、机电工程师、汽车维修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员等)22人,具有研究生学位(学历)11人;有南充市劳动模范1人,四川省高校“十佳青年教师”候选人1人,受省市院表彰的优秀教师2人;常年在企业一线聘请的兼职教师11人。近几年,教师共承担科研项目12项,出版著作或主(参)编教材7部,发表论文50余篇。实训条件优良:有数控实训基地、金工实训基地、汽车维修模具实训基地等校内实训基地3个,兴城液压件厂、力源液压公司、东风集团南充分公司、四川奥龙铸造厂、成都三锐模具厂、香港镇泰集团、香港利奥集团等校外实训基地10个,CAD/CAM数控、加工中心、电火花切割、模具钳工、金相、电工综合、电力电子、家电维修、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性能、电力拖动、PLC、单片机等各类实验实训室25个。校内实训实验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培养模式先进:我系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实践,创新了“核心技能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与企(行)业的紧密结合、课程与实训的有效整合、实训与科研的有机渗透、实习与就业的密切挂钩。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方法,建立了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将课程体系构建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综合实践课五大模块,同时将职业上岗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制度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中,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现有省、院级精品课程3门。招生就业联动:职业预测→社会招生→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指导→跟踪服务。我系有完善的就业指导及推荐服务体系,建立了广泛的就业网络,与兴城液压件厂、力源液压公司、东风集团南充分公司、四川奥龙铸造厂、成都三锐模具厂、香港镇泰集团、香港利奥集团等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毕业生遍布四川、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北京、上海等内地和沿海经济发达专区,近几年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学生毕业即就业、上岗即顶岗,适应能力强,动手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喜爱,企业满意率在90%以上。每届毕业生供不应求,大多数被用人单位提前录用。办学特色鲜明:几年来,我系秉承“质量立系、人才强系、特色兴系”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即以培养机械制造类和电力电子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坚持“两个为本”即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发挥“三大优势”即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良的实训条件、广阔的专业前景,开展“四个育人”即理论育人、实践育人、情感育人、创新育人,实施“五大工程”即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实训基地建设工程、机电大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程,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办学特色日益鲜明,办学地位不断提升,为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培养了大量实用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等技术人才,许多成为大型企业机电工程类专业技术骨干、管理骨干和创新人才,深受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社会各届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今后我们将遵循“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进一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质量为生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校企合作为保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特色建设为重点,以基地建设为载体,以课程建设为突破,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