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系是我院创办最早、办学特色鲜明、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一个系。校区毗邻大渡河畔,依山傍水,环境幽雅。机电工程系开设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6个专业。有教职员工61人,专任教师3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9人,讲师31人,博士4人,硕士8人,现有在校学生500余人。拥有四川省首家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实施大学计划共建的GE智能化平台实训室,与深圳亿道电子共建有四川省一流的物联网智能家居和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与中国传动领跑者四川德恩机械有限公司合建有集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校中厂”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机械数控实训中心,同时,还建有工程力学、机械拆装、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技术测量、数控编程与加工、数控加工中心、液压演示、CAD/CAM、三合一电工电子、电工安装、PLC可编程控制、汽车机械维修、汽车电气检测、电子电路装接与调试、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物联网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创新设计、通信原理、程控交换等机械类、电子信息类、汽车类专业所需的实验实训室,实训设备总价值近3000万元。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CAXA现代信息制造技术培训中心、AutoCAD认证培训教育中心和车、钳、电、焊、数控工艺员、CAD绘图员、电子装接、汽车维修、计算机操作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考证中心,可以开展以上工种的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是乐山市征招士官的定点人才输送基地、乐山市特殊工种实训考核基地、乐山市劳务扶贫和再就业培训基地,并承办了乐山市历届“百万职工大练兵”技能大赛。近年来,机电工程系围绕乐山经济发展的需求,坚持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着力打造专业品牌,在已开设的六个专业中,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接轨,同东风电机责任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风电设备制造定向班;与四川德胜集团钢铁有限公司合作,面向社会招收机械加工技术定向班。应用电子技术作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与世界一流企业通用电气公司和英特尔公司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及参与竞赛指导,为学生技能提升与实现高质量就业搭建坚实平台。移动通信技术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大力引进南信院的优秀教学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作为乐山市物联网协会会员与乐山市物联网科普基地,敏锐把握乐山市打造物联网产业西部高地的契机,全力为地方新兴产业建设培养高技能紧缺型人才并获得市委市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数控技术专业作为院级重点专业,多年来与四川德恩机械有限公司、乐山热工仪表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实现了校内学生工学交替、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针对性,培养出了受企业欢迎的特色人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与乐山地区知名4S店金明仕车城产开深度合作,实现学生学习实习就业的无缝衔接。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保障学生顺利就业,机电工程系先后与10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设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常年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校外实训指导,积极推行学生毕业证书与劳动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在四川省“亿利达”杯青少年发明大赛中,我系学生陈攻科设计的“点播枪”获得唯一的已连续空缺5年的一等奖,吴文强同学设计的“粉粹式化油器”获得鼓励奖,两位同学的设计均成功申报国家专利。在乐山市历届职业技能大赛中,我系学生多次夺得电子、机械组团体冠军,罗志平同学荣获四川省技术能手、乐山市技能标兵称号,并破格晋升技师。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机电工程系还非常重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每年的学院艺术节、第二课堂、系列技能大赛,是学生展示才华,追求自我的舞台,多年来,我系按照工科专业的要求,创建了20多个社团,各类文体活动精彩纷呈,硕果累累,我系学生陈文静、王秋蓉、柳丹丹等3位同学荣获2005年全国青年及大学生地掷球比赛女子团体冠军,柳丹丹获得女子个人第六名;05级高职数控学生刘科才荣获全国第三届体育大会地掷球赛男子个人第六名,四川全民健身运动会大金属球连续抛击男子单打冠军;高职02级电子班同学自编自导的心理情境剧《拿什么满足你的虚荣心》在四川省大学生心理情境剧比赛中获得二等奖的优秀成绩。系男子足球队、篮球队、田径队多次在院内外比赛中夺冠。随着办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机电工程系的学生获得了社会和企业的肯定,各专业有稳定的顶岗实习与就业基地30多家,顶岗实习率100%,稳定率98%。毕业生近五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98%以上。毕业生就业首薪在3000左右,3年以后一线骨干成才率达70%左右。近年以来,我系更打通了国际化的就业渠道,已经有2名毕业生赴日本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我系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更是实现省内首家高职院校留学生招生工作,为中外学生交流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培养理念:坚定不移地贯彻学院“整合资源,走产学研人才培养途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校企、校地合作,通过与企业、行业、社会的广泛合作,形成了以专业指导委员会为基础,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主要内容、开展校企科研合作的运行机制,通过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的模式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创设校企两种学习环境、理论和生产现场相结合的两种教学课堂,实现招生、基地、教学、科研、就业的立体化专业建设。办法成效基地:乐山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基地、CAXA教育培训中心、国家现代信息制造数控工艺员、CAD/CAM技能考试培训基地、特种作业上岗考核实训基地、计算机董事集团智能化考试站、乐山武装部士官定点招生和考核基地、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嘉源汽车驾驶培训基地、乐山市劳务扶贫和再就业培训基地。毕业生就业:“尊重学生个性,关爱每位学子,释放学生的潜能”是我系落实学院的“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具体行动,开通奖、贷、助学金绿色通道,通过实施学生专业技能、职业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立体培养方案,学生整体素质好,毕业生就业及社会声誉好,我系平均初次就业率达到92.5%,用人单位对毕业综合评价的称职率达到93.43%。科研:与和邦集团合作研发的“DCS系统中对电机通信的充分保护”获得省市两级科技攻关立项,“智能化多层停车系统”获市级科研立项;“机械制图十项基本技能训练”获得院级教学成果奖、省级教改立项。社会辐射:充分发挥地方职业院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功能,积极为地方经济和企业开展各类培训和服务工作,先后为企业、地方部门和社会培训、考试鉴定2424人,涉及电力、供水、冶金、机械制造、教育和地方政府等部门单位组织的员工或学员以及社会零散成员的培训。几年来,培训效果明显,社会反响大,影响力逐步外延,乐山日报、乐山晚报、乐山电视台、乐山新闻网都相继对扶贫培训做了相关宣传报道。空间扩展国际化的就业渠道:我系已有2名毕业生赴日本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合同期为三年,半年左右,由日本派到中国作为技术职员人员在国内工作(一汽丰田、广本等著名企业),在国内享受日本待遇,并有出差补贴。国际化的就业渠道为我系下一步开展日语方向的专业改革提供了就业保障。专升本自考套读:我系为有志学子提供了进一步学历升造的机会,目前我系与西南科技大学联合开办自考本科套读班,让报考学生以最低的教学成本在大专毕业时同时获得自考本科学历。目前我系共组建了三个自考本科的学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