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于1995年9月建立,原名为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历史渊源可以上溯到1924年的私立华中大学生物学系,1952年院系调整,华中大学生物系与广西大学生物系合并为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适应生命科学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于1995年9月正式成立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院9年来,学院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不断进行教育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狠抓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拓宽专业口径,形成了以培养研究生,普通本科生为主,函授、自修、网络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并与美、英、法、德、日、俄罗斯、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及欧盟、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学术组织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活动。学院由两系(生物科学系、生物技术系)、三所(昆虫学研究所、应用生态研究所、华生生物技术开发研究所)组成。目前设置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两个普通全日制本科专业,具有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水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专业以及教育(生物学科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并可招收农药学的博士研究生。院内各专业一直以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互交叉结合为特点,注重计算机在生物学上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教育技术方面的教学,以及学生的生物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生物技能达到较高的标准,具备宽厚的专业知识面和综合素质。学院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力量较强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77%以上,图书资料和专业期刊齐全,网络检索文献方便,实验室装备条件良好,建有14个专业教学实验室和分子生物学与细胞工程、神经生物学、水生生物学等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并设有电镜室,多媒体教室,生物标本馆等。拥有电子显微镜、液体闪烁计数仪、研究用多功能显微镜、超速离心机、高效液相色谱仪、PCR扩增仪、生物影像处理系统等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有植物标本约10万份,昆虫及动物标本10000余号。学院一贯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先后获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攻关课题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项、国家"八六三"项目6项、"九七三"项目3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项、国家教委资助项目20项、省科委项目25项、世界卫生组织项目2项、国际基金2项、林业部科研项目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4项、其它部委科技计划1项、省科技攻关11项、武汉市科技攻关、晨光计划11项、横向委托项目52项。此外,"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基地"、"湖北省中学生物奥林匹克培训基地"、"武汉市青年科技基地"、"洪山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机构也挂靠在我院。一、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掌握现代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热爱教育事业、思想品德优良、专业基础扎实,从教能力强和富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的既能胜任高等和中等学校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及其它方面的教育工作,又可从事生物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的教师。培养要求:本科毕业应具备较好的数、理、化基础,具有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现代生物学发展动态,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熟悉教育法规,掌握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接受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训练,能胜任生物学教学工作;掌握一门外国语,英语达到四级以上的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并掌握计算机应用,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培养对象:四年本科学历,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主干学科: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生物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人体组织解剖学、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统计学、教育学、心理学、教育与技术、生物教学论等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践、教育实习、实验和毕业论文。主要专业实践:植物学野外实习;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不少于6周);四年级安排实践性教学4-6周左右,其中毕业论文不少于6周。二、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地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思想品德优良,专业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能从事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教学、开发及其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科毕业应掌握数、理、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生物技术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全面了解生物技术各有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实验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学研究及科学思维方法训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达到国家英语四级以上的水平,并且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论文撰写、学术交流的能力。培养对象:四年本科学历,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主干学科: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设备、现代生物技术大实验、生物统计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专业实践:现代生物技术大实验;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生产实习;生物化学及其应用生产实习(生产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不少于6周);四年级安排毕业论文实践和相关技术的生产实践4-6周,其中毕业论文不少于6周。以上两个专业另有30余门的选修课供学生选修。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网络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心理学院

管理学院

化学学院

经济学院

文学院

政法学院

计算机科学系

信息技术系

信息管理系

社会学院

音乐学院

体育学院

美术学院

凝聚态物理研究所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

生态研究所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数学研究所

教育科学研究所

粒子物理研究所

股份经济与证券投资研究所

多媒体研究所

历史文献所

天体物理研究所

文学研究所

电子与计算机研究所

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昆虫研究所

金融信息技术研究所

农药化学研究所

历史学人才培养基地

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

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高能物理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最有控制与离散数学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

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

纳米科技研究中心

考试科学研究中心

湖北省农药工程技术中心

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相对论研究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文学批评研究中心

文化管理研究中心

民间文学研究中心

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高阳研究中心

社会心理研究中心

中西文化交流研究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中国商会研究中心

企业文化研究中心

妇女理论研究中心

高能物理实验室

最优控制与离散数学实验室

非线性分析实验室

农药与化学生物学实验室

神经生物学实验室

光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

水生生物学实验室

分子物理与化学实验室

纳米材料与技术实验室

分析与测试实验室

分子生物学及细胞工程实验室

运筹学与控制论研究室

量子光学研究室

文化教育发展中心

关于华中师范大学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华中师范大学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