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
学院历史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院史可追溯至1956年宁波师范专科学校设立的生化科(后为宁波师范学院化学系);1996年10月,“三校合并”时成立宁波大学化学系;2000年5月,与数学、物理专业合并成立宁波大学理学院,设为化学系;2005年12月,化学系从理学院独立出来,成立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21年学院搬迁至宁波大学北校区,拥有慎思楼、邵逸夫楼两幢教学科研大楼。 |
系所设置与学科平台
学院设有化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教学中心四个基层教学组织,医药生物材料研究所、能源材料与工业催化研究所、无机材料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先进分离材料研究所、质谱技术与应用研究所、化学合成与绿色应用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现有3个本科专业、1个一级学位硕士点、1个专业硕士点、1个二级博士点;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均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省重点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1个; 市重中之重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市重点学科(物理化学)各1个。拥有省部共建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省先进质谱技术与分子检测重点实验室、宁波市重点实验室4个,获批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主要开展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化学等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师资队伍
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491名,研究生1162名。教职工153人,其中专任教师112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38人、副高职称5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100%,博士生导师34人。拥有国家级人才4名,省部级人才17个。
科研成果
近五年,学院主持承担各级各类项目303 项,总经费达到7783.5万 元。发明专利197 项。2019年获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 项,2020年获国家基金10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1 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及重要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147篇,其中高质量论文1090篇;人均高质量论文和TOP期刊论文发表数量位于全校前列,高质量论文占全校论文的约20%。
学术交流
学院与校内外、国内外的同行有着广泛与密切的联系与交流,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美国阿克隆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等国内外多所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多个领域开展了人才联合培养与学术合作交流。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各自领域的国内外各项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学院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努力倡导勤奋好学、开拓创新的学风。全面实施院班两级管理制度,提升学工、教务等职能部门的综合服务能力,切实推进班级自我管理和规范运行,形成院、班两级互动联动、合力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真正激发基层班级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在全面实施导师制基础上,学院构建以师生科研结对、科研沙龙等为基础的本科学生“立体式”创新创业训练体系,重在加强学生的实践、科研和组织管理能力。学生在省级科研立项、发表论文、学生专利等方面获得显著成果,近三年,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方面取得显著成绩:2019年获得全国“挑战杯”二等奖,2021年获得全国“互联网+”金奖,2021年获得全国“挑战杯”获累积进步奖,获得省级“互联网+”“挑战杯”10余项,2022年获得全国“互联网+”金奖一项、银奖一项。
材化学院坚持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秉承包容合作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科研成果突出、服务地方发展、培养优质人才的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高水平学院。
--- 百度介绍:
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院史可追溯至1956年宁波师范专科学校设立的生化科(后为宁波师范学院化学系);1996年10月,“三校合并”时成立宁波大学化学系;2000年5月,与数学、物理专业合并成立宁波大学理学院,设为化学系;2005年12月,化学系从理学院独立出来,成立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历史沿革
学院拥有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高职称、高学历、学科梯队完整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7人,其中专任教师29人,行政教辅人员18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9人,副高职称8人,博士21人,硕士6人,海外留学归来人员5人。
学院现设化学、应用化学2个本科专业以及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2个硕士点,另与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联合培养硕博连读研究生。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135人,其中专任教师112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38人、副高职称5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100%,博士生导师34人。拥有国家级人才7名,省部级人才6个,入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11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省教坛新秀1名。
研究重点
学院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下设3个研究所、1个中心实验室和1个分析测试中心,积极开展与企事业和兄弟院校的交流,学术气氛浓厚;学院将科研、教学和为地方服务统筹结合,十分重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学院拥有宁波市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科学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波市固体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宁波市分离膜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材料物理与化学重点学科、宁波市物理化学重点学科。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等各类课题60余项。
学院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采用“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方式,以鲜明的专业特色、创新的教学方式,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了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职业应变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院重视学生思想道德与实践能力的提高,依托团学组织,开展丰富的科技文化活动,积极营造具有特色的学院文化氛围;倡导大学生走出校门结合所学专业参加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活动,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参与工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
学院积极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坚持院务公开,倡导民主务实,重视师德、学风建设,充分体现学院以事业的发展吸引人、以情感的投入凝聚人、以工作的压力锻炼人的管理特色。学院本着“立足宁波,服务地方”的宗旨,依托材料工程、化学工程学科的优势,加强与企业联合攻关,解决产业共性的关键技术,增强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