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1999年5月,为了学科布局发展的需要,根据暨人【2012】2号文的精神,学院自2012年起机构调整为8个系和1个中心:生物工程学系、化学系、生态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所)、细胞生物学系(生物医药研究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生命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免疫生物学系(组织移植与免疫实验中心)、发育与再生生物学系、赤潮与海洋生物学研究中心。学院作为依托单位已获批1个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基因药物工程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中心(基因组药物教育部工程中心和热带亚热带水生态教育部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再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物工程药物重点实验室、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防治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功能蛋白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分子免疫与抗体工程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同时作为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示范基地及广东省科技厅国际合作示范基地的依托单位。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在学科专业设置上秉承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设一个理工医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相渗透、系所(中心)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群体。学院现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水生生物学),3个广东省重点学科(生物医学工程、水生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免疫学)。学院共设置6个本科专业(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应用化学、生物医学工程、生态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个(生物技术),广东省特色专业2个(生物技术和生态学),广东省名牌专业1个(应用化学)。学院现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医学工程),10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生态学)、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州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2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广东开平市镇海水库);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生态学、化学),2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工程),3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生物技术研究所、广东开平市镇海水库和开平牵牛生化制药有限公司)。学院现有教职工270人,正高职称教师74人,副高职称教师66人;博士生导师63人,硕士生导师81人。在教学科研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85.6%,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3名,“千百十”国家级培养对象1名、省级培养对象14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侨办系统先进个人1名,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1名,南粤优秀教师2名,南粤教坛新秀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5人。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671人,本科生819人,其中外招生100人,内招生719人;研究生928人,其中博士生146人,硕士生756人,工程硕士26人,在站博士后6人。学院秉承教学科研两手抓的宗旨,高度重视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工作,建立起较为完善教学体系,学院现已拥有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生物学),拥有2门省级精品课程(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近年来学院多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侨务系统先进个人、国务院侨办优秀教师、南粤讲坛新秀、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学校十佳授课教师的称号。学院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开发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据统计,近五年学院各系、所、中心共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148项,经费总额为5142万元;承担的省部级科研项目102项,经费总额为1296万元;获得横向经费总额约1291万;申请各项专利164项,授权专利60项。共获得包括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务院侨办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在内的各类教学科技成果奖共计30多项,学院有关水域生态学及赤潮问题的研究享誉全国,其中“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并已投入临床使用,HCG避孕疫苗的研究被誉为我国避孕疫苗研究的里程碑。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在基础研究基础上,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近年来在应用性项目的产学研合作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其中以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和中试基地为基础,建立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已成为广州市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孵化基地。同时开发一系列的高新技术产品:以BFGF为基础的外用药物及护肤品系列,具有实用的激光生物技术,生物医学材料开发出的医用导管系列,茶多酚系列产品,膜渗透技术,降解黄曲霉素酶等,为社会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积极努力进行对外交流,通过出国访问、考察、学术交流、互派访问学者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增强竞争能力,促进学院向更高层次进一步发展。努力把学院建成面向海外、面向港澳、面向现代化,造就创新型、开拓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的研发基地。

敖宁建

白燕

蔡道基

蔡冬青

蔡继业

曹丽伟

曹佐武

岑颖洲

查海燕

陈翠娟

陈光炜

陈洁梅

陈瑞华

陈若翰

陈文心

陈小佳

陈晓艳

程龙球

崔淼

戴云

邓宁

狄静芳

段舜山

方堃

方玲

冯铮

付小兵

耿博闻

龚映雪

顾继光

郭海卿

郭书好

韩博平

何德信

何国正

何贤辉

赫东梅

洪岸

胡韧

化学系

黄柏炎

黄海

黄浪欢

黄淑蓉

黄伟建

黄亚东

黄耀能

黄耀熊

黄峙

季煜华

江凤仪

雷炳富

雷腊梅

黎美珍

李爱芬

李贵生

李弘剑

李宏业

李继英

李琳

李沁华

李任强

李胜利

李校坤

李毅群

李月琴

李志杰

梁宠荣

梁旭方

梁郁强

梁志锋

林剑

林秋奇

林文旭

林小涛

林羿

刘大岭

刘杰

刘杰森

刘洁生

刘朗夏

刘宁宁

刘振乾

卢远

芦春斌

罗剑华

罗曼

骆育敏

马三梅

毛萱

梅雪英

孟建新

莫伍兴

牟善松

聂湘平

欧阳东云

潘善培

彭绪兰

彭雅林

蒲含林

齐雨藻

钱三旗

钱逸泰

乔永民

秦丽丽

冉艳红

沈丹

沈晓涛

石春山

孙奋勇

孙荭

孙军

覃百花

谭绍早

汤顺清

汪炬

王朝晖

王宏

王通

王文

王曦

王莹

王永飞

韦桂峰

吴小易

吴晓萍

吴迎红

武宝

向开军

向力

肖銮娟

肖勇

谢春芳

谢德明

谢隆初

谢琪璇

谢秋玲

谢数涛

谢思娟

谢新媛

邢飞跃

熊莉莉

徐丽慧

徐明芳

徐宁

徐石海

徐肇芬

许少玉

许忠能

闫道广

闫昕

杨芳

杨骏

杨培慧

杨维东

杨扬

杨宇峰

杨宇泉

姚冬生

姚利平

叶长鹏

尹玉桂

余榕捷

俞林

袁定胜

袁志坚

曾山

曾祥凤

曾向潮

曾耀英

张成武

张春雪

张静娴

张玲

张其中

张欣

张修峰

张亚兰

张渊明

章群

赵建刚

肇静娴

正高

郑蝉卿

郑青

郑文杰

钟汉权

钟丽英

钟萍

钟前则

周立新

周美云

周平

周天鸿

周艳晖

周正红

朱嘉明

朱伟杰

朱振强

邹飞雁

关于暨南大学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暨南大学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