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建于2001年11月,我校是我国首批组建公共管理学院的高校。经过十多年建设,形成了本、硕、博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现设有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两个本科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行政管理、公共经济制度与政策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权点;劳动经济学、公共经济制度与政策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于2010年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学课程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于2009年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团队于2010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2010年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表的《2010年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192个专业前20%)》中,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排名在233所高等院校中位列第2,位居中国人民大学之后,同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被列为中国大学本科A+级专业,等级为5★。行政管理专业于2010年获批为四川省特色专业,行政管理学课程于2009年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2008年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表的《2008年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192个专业前20%)》中,我院行政管理专业排名在200所高等院校中位列15,同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被列为中国大学本科A级专业。2011年10月学院获批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公共政策创新研究中心”。劳动经济学博士点于2007年获批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在2008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布的博士学科排名第6。学院现有专业师资2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8人,讲师3人,外校毕业及海归教师占总人数的85%,是西部地区公共管理学科中最具国际化的教师队伍之一。教师来自于包括霍普金斯大学、纽约州立大学、肯塔基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外交学院等国内外著名院校,并聘有50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政府有关部门领导担任兼职教授和外籍客座教授。现拥有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中国人民银行优秀教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同时有多名教师被聘为教育部、四川省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市委、市政府、省市厅局的决策顾问、咨询立法专家及在全国性、省部级学术团体兼任学术领导职务,在学术界和实务界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影响。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获国家社科、国家自然、民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承担其它横向课题60余项;荣获包括国家级、省部级的各类获奖70余项。学院遵从“人格独立、严谨宽容、追求公平、责任至上”的院训,采取“通才”加“专才”和课内外教学双向贯通式培养机制,以培养具有一流思维力、表达力(能说、会写)和行动力(善沟通)的现代高级公共管理人才为人才培养导向。迄今已同包括德国柏林经济学院、美国纽约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美国乔治亚大学、纽约城市大学、肯塔基大学、法国雷恩商学院、北京大学多所海内外著名大学建立多种合作交流关系。现拥有中德公共管理国际论坛、德国柏林经济学院和美国纽约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海外交换生、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联合培养公共经济制度与政策博士研究生等项目。学院注重专业教育和能力教育相结合,建立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学生管理与服务模式。依托四大协会(人力资源协会、公共关系协会、青年领导力协会和西部马术文化研究协会),构建四大品牌活动(模拟招聘大赛、公共关系策划大赛、模拟联合国和“公管情韵”晚会),着力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学院与50余个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实习实践合作关系,75%以上学生都能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近年来,我院学子积极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的各种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我院学子累计获得国家级荣誉10余项,省市级荣誉30余项,校级荣誉50余项。学院的毕业生以其开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理论功底、扎实的专业训练、良好的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在职场上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5.5%的水平。毕业生主要面向涉外大中型企业、跨国公司、外资企业、金融、保险、证券、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及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许多毕业生在行业中崭露头角,已锻炼成长为我国金融、经济部门和行业的领导与业务骨干。毕业生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用人单位对我院人才培养质量给予高度评价。

关于西南财经大学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西南财经大学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