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前身是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物理系,自1960年建系以来,已有50年的历史。2000年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三所高校合并为内蒙古民族大学时,物理系、数学系、化学系、农机系合并组建为理工学院;2002年12月,理工学院划分三个新学院,物理系与农机系合并为物理与机电学院;2007年1月,物理与机电学院分为两个新学院,物理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组建为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08年学院新增应用物理本科专业,2009年新增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学院在学校的统一领导和规划下,充分利用学校快速发展的大环境给予的机遇和挑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教学水平明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科研促进教学成效明显,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已经步入了和谐、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学院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专任教师45名主讲教师40人。教授5人,副教授19人。实验系列教师10人,其中高级实验师5人。自治区“321”人才二层次人才2人,自治区级学科带头人1人,自治区优秀教师1人,学校科尔沁学者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人、硕士学位教师22人,占专任教师比例约为62%。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5人。有多人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以及“教学质量奖”和“教师技能大赛”奖。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比较合理并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正在成长壮大。学院1998年增设理论物理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10年增设物理学一级硕士授权学科,涵盖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声学、等离子体物理、无线电物理八个二级学科,除理论物理是原有学科外,新增七个二级学科。目前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在招收硕士研究生。学院有物理学(师范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电子信息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含盖理、工两个学科门类。同时还承担其它八个学院的普通物理、医学物理、电子类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任务。学院重视实验实践教学,在北京和自治区内有多所电子、物理实践教学基地,现有实验用房43间,总使用面积约3624平方米。其中基础物理实验室和电子技术实验室于二○○四年十二月底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评为高等学校基础课条件合格实验室。特别是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将建设校内电子实习基地。学院现有“理论物理”自治区重点学科一个,“凝聚态物理”和“计算物理”两个校级重点学科。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两个校级研究所。有一个面向教师和学生开放的图书资料室。物理专业是自治区品牌专业;有1门自治区精品课程,两门校级精品课程,10门校级优秀课程。学院科研实力和水平较高,科研业绩突出。近5年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自治区和校级科研项目多项,科研经费累计178余万元。共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共200余篇。被SCI、EI检索的论文共80余篇。为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招生与就业情况良好。至2012年4月,在校本科生1048人,硕士研究生11人。实行全国招生,本科生、研究生中的区外学生逐年增多,2012年已涉及18个省市。毕业生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录取率较高,一次性就业率很高,就业去向很广,分布在全国各地,受到在读学校和用人单位好评。校园文化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丰富多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8年学院被评为内蒙古民族大学考研先进集体,被自治区评为“科技创新先导型院(系)”。目前,全院教职员工,正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工作,为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和专业知识,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而奋斗!忠心欢迎莘莘学子报考我院研究生和各个本科专业,欢迎有志于共创我院美好未来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来我院工作,希望社会各界对我们给予支持和鼓励!

关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内蒙古民族大学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