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成立于全球经济逐步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特征的新时代。学院充分体现了教学、科技及实践相结合的优势,发挥经济学、管理学和信息技术等交叉学科的特点,发展具有国际化、现代化特色的本科、研究生多层次学科,逐步建设成为了国家经济建设的教育培训基地,发挥了业务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功能,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信息学院的目标是面向世界、发挥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业务密切结合的特色,通过教师讲授、双语教学、教学实验和科研实践的合理安排,培养数学基础厚实、具有复合型特点、熟练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从事现代服务业(经贸、金融、信息管理业务)的高级人才。近年来,学院在“人才强校”方针的指导下,充分认识人才建设的重要意义,不断加大人才建设力度,优化师资结构,强化激励机制。目前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稳定,学院现有教职工5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余人,教授中有2人享受政府津贴。此外,学院还从各部委、其他高校、科研单位聘请金融信息化管理、电子商务领域的知名专家10余人担任兼职教授。学院已经建设完成条件优越的实验中心、电子商务研究所、金融科技中心和中外经贸合作网信息采编中心。信息学院在电子商务、电子贸易管理、网络金融服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长期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主持并参加了科技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的多个重要科研项目;出版各种著作及教学参考书50余部、发表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目前学院设有3个系、6个教研室,拥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2个本科专业、产业经济学(电子商务)硕士专业、电子商务与网络金融博士研究生方向。学院拥有设备良好的电子商务实验室、信息管理实验室等,配备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验软件、投影系统等,可为教师、学生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学院的发展特色是精心打造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和复合型专业,培养德才兼备、基础宽厚,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从事现代服务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本科生教育电子商务专业(07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经济贸易、管理、电子商务基础理论和较高外语水平,掌握电子商务应用、规划及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和技术管理等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从事现代服务业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二、专业要求1.掌握政治、经济、贸易、金融、管理等方面基本理论和方法。2.掌握数据库、网络、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3.掌握电子商务设计、规划、应用和管理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技能。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均达到较高水平。三、主要课程经济学原理(一)管理学原理货币银行学原理(货币银行学)数据库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网络营销电子金融供应链管理与ERP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四、实践教学与毕业设计(论文)1.学生必须参加学校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2.学生必须完成不少于230学时的专业实践教学,其中认知实习不少于30学时(1周),岗位实习不少于200学时(4周)3.学生必须取得学校规定的第二课堂学分。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并通过论文答辩。五、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07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基础宽厚,掌握经济管理、系统科学、计算机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经济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具有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化竞争能力的面向现代服务业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二、专业要求1.掌握信息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2.掌握经济、贸易和金融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掌握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4.具备组织、分析、开发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5.具有一定的经济系统分析与数量分析、建模与计算的能力。6.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8.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均达到较高水平。三、主要课程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财务会计概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建设与实施四、社会实践与科学研究1.学生必须参加学校要求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2.学生必须取得学校规定的第二课堂学分。3.学生必须完成不少于230学时的专业实践教学,其中认知实习不少于30学时(1周),岗位实习不少于200学时(4周)。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并通过论文答辩。五、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研究生教育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07版)一、培养目标按照国家关于研究生培养的总体要求,发挥文理兼容、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业务密切结合的特色,在本学科领域,培养培养德才兼备,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能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经贸和金融业务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二、专业要求1、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与计算机理论基础;2、具有熟练的外语技能;3、具有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开展商务活动的综合能力;4、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和一定的创造力,能够独立开展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三、研究方向1、商业智能与信息系统2、企业资源规划与电子商务3、网络金融与电子商务4、现代服务四、主要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数字(信息)经济学面向对象系统方法信息系统工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ERP系统设计与实施电子银行与网络金融金融信息化管理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商务智能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经济管理方面的相关课程五、学制二年六、培养方式1、采用导师制。在第一学期内确定导师,导师的确定将综合研究生的意愿、导师的意见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工作安排等因素;2、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项目;完成导师指定的科研任务。七、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1、符合以下要求的硕士研究生可以进入硕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各门课程成绩合格,修满40学分;在导师的指导下,已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如不能公开发表,则在提交开题报告时,附1篇与选题相关的论文供审核;已按要求交纳学费和其他费用;符合国家、学校、研究生部和信息学院规定的其他条件。2、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学年的10月份提交开题报告。经导师同意后报学院备案,由学院组织专家评议,符合条件后开始论文撰写工作。开题报告的有关要求,按照学校和学院的相关规定执行。3、论文的写作格式、篇幅及打印装订格式均按研究生部印发的有关规定进行。4、研究生完成论文的撰写后,由导师推荐,可申请硕士论文答辩。5、每年4-5月份由学院组织学位论文的答辩(含匿名评审),答辩程序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及论文答辩的几项要求》。6、通过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经院、校两级学位委员会通过,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八、授予学位经济学硕士博士研究生(产业经济学)(电子商务与电子金融服务方向)一、培养目标根据网络时代的特点,发挥信息技术、经济管理与金融业务密切结合的特色,培养复合型、综合性的边缘学科高级研究管理人才,适应现代技术和国际经济的发展。二、专业要求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基础;有熟练的外语交流技能;具有综合分析和管理能力;具有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开展边缘学科的应用研究工作。三、研究方向及课程网络金融服务电子银行规划金融系统审计技术风险管理电子商务规划电子商务标准化知识产权管理IT治理商务智能

关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