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学院外语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8年,当时是商务英语系(包含中外合作专业),2002年建立了经贸日语系,2006年建立了韩语系。2005年,外语学院(由英语系和日语系构成)和国际交流学院(由中外合作专业组成)是上海商学院2个独立的院系。当时外语学院承担了所有外语类课程教学,国际交流学院承担中外合作项目和对外交流项目。2006年,外语学院和国际交流学院合并整合,建立了国际交流(外语)学院。2007年,为了本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学院更名为外语(国际交流)学院。2009年,因我校招收外国留学生的教学与管理工作转到本学院,学院改名为外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留学生部)。2011年,因留学生部办学发展和独立管理的需要而分离出去,学院更名为外语学院。从20世纪末创立的一个系至21世纪初的一个学院,期间由几个系部合并与分解、改名与更名,最终定名为上海商学院外语学院。今天的上海商学院外语学院由英语系、日语系、朝鲜语系、大学英语教学部、国际交流教研室组成。学院现有3个本科专业:英语、日语和朝鲜语(2012年新增);3个高职专业:应用韩语、中澳合作国际商务管理和英国BTEC商务管理。大学英语教学部承担了上海商学院所有本、专科非语言专业的英语教学工作。外语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4人,讲师52人,教辅人员10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54人,是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治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语言造诣深,学术水平较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教学科研队伍。此外,外语学院现有外籍教师3名,客座教授6名,客座教授在学科建设、科研提升、师资培养等方面为外语学院提供了优质资源和帮助。学院现有在校学生988名,其中本科生741名,专科生247名。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外语学院在加强英语和日语专业基础课学习的同时,努力探索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目前正在努力实践“外语+商务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英、日、韩语专业为拓宽学生视野,鼓励学生辅修上海西南片高校第二专业以获得双学位;为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海外学习或实习经历,英语、日语、韩语专业每年都推荐若干名学生前往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学习或带薪实习,以加强学生的国际化体验与交流。外语学院中澳合作专业一直是上海商学院中外合作项目的一大品牌。由于我们拥有一批致力于双语和全英语教学的教师及先进的教学理念,中澳合作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在上海市教委,评估院和澳大利亚驻华教育司共同举办的跨国教育和质量保障研讨会上,外语学院的中澳合作教学被引用为教学质量保障的成功案例。外语学院的青年教师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富有朝气,在学院教授和副教授们的带领和指导下,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赢得了学生的好评;在商学院多媒体课件竞赛中获得过一、二、三等奖,在商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得过一、二、三等奖。外语学院的学生工作也搞得有声有色,每年由我院主办的英语节吸引了众多喜爱英语的同学前来参赛。此外,自2008年以来,我校有数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曾获特等奖和一等奖,更多的学生获得过二等奖和三等奖;我院教师指导的两名专科学生曾先后在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上海赛区复赛中获二等奖和一等奖,指导的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在2011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上海复赛中获三等奖。毕馨匀、徐宛清同学先后荣获2011年度、2012年度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上海赛区大学组一等奖、二等奖近年来,外语学院的科研和教材编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每年有40多篇论文发表,其中约5篇发表在重要的核心期刊上。由姜荷梅副院长负责主编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基础教程》、《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翻译教程》和《新世纪商务英语听说教程》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前两本还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