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50年沥风沫雨,50年开拓进取,伴随着江苏科技大学前进与发展的历史步伐,电子信息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一个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多学科专业并举,规模较大的人才培养单位。电子信息学院创建于1956年上海船舶工业学校船舶电器装置专业;1970年随学校迁至镇江;1978年改编为三系;1981年三系定名为“自动控制与计算机系”;1988年计算机专业从三系分出,成立七系,名称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1996年1月,三、七系合并,定名为“电子与信息系”;2002年7月改名为“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办学定位:半个多世纪以来,电子信息学院的广大教职工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断超越自我,造就了学院现有的风貌。电子信息学院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船舶工业、国防和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为己任,以“立足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争取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为拓展,以“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通过科研和学科建设促进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的稳步提高”为追求,围绕学校办学特色,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逐步形成了能够体现学院特色、符合学院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办学定位。专业建设:长期以来,学院坚持“以转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突破口,带动学院各项工作全面开展”的办学思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专业方向丰富、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的人才培养格局。电子信息学院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硕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系统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及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5个二级硕士点,以及控制工程和电子通信工程等2个硕士培养领域。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测控技术与仪器5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及电子信息工程为校特色建设专业。师资队伍:目前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并且具有较高教学与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现有教职工101人,教授13人,副高23人;其中具有博士27人,硕士48人,在读博士15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1人,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3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条件建设:学院拥有1个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江苏省工程中心,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美国德州仪器数字信号处理方案实验室、浙大中控过程控制联合实验室、船舶工程电站实验室、现代综合测试控制系统、船舶工程综合电力系统船舶机舱自动化实验室、船舶电子应用与仿真实验室,实验设备总资产超过2300万,实验用房总面积超过3374m2。电工电子省级实验示范中心电子技术实验室电工电子省级实验示范中心EDA实验室自动化专业单片机实验室自动化专业过程控制实验室自动化专业船舶电站实验室自动化专业现代控制实验室电子工程专业DSP实验室电子工程专业无线通信实验室电子工程专业电子测量实验室电子工程专业信号系统实验室科学研究:近3年来争取科研项目近50项,累计科研到款1000多万元。在学术杂志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核心级学术期刊181篇,SCI、EI、ISTP检索近32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10余本。共获各类科研奖20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性专利7项。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学院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学院除开展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外,还承担着海军国防生的培养与选拔任务。建院以来,为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具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我院各类毕业生人数超过5000人,并在各自岗位发挥着作用。学院注重学风建设,各类活动成绩显著。获江苏省先进党支部表彰1次,江苏省优秀班级表彰1次,江苏省社会实践优秀教师表彰2次,学生就业率和考研录取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国际接轨,不断引进新的办学理念,提高办学水平,拓宽办学渠道,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结束语: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建院50年之际,电子信息学院的广大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迎接国家教育部对我校的本科教学评估。此次教学评估将对我院本科教学工作、教职员工的精神风貌、改革意识、工作水平和学风进行一次全方位评价和全面检阅,对进一步明确学院办学定位,找准教学工作目标,强化我院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促进我院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我院教育教学质量,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电子信息学院广大教职工将以评估为契机,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继续保持和发扬电子信息学院的优良传统,努力工作,不断进取,为建设和谐温馨、协调发展的电子信息学院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