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学院法学院是一个年轻且富有竞争力的二级学院。1998年经济法专业经浙江省教委批准开始招生,1999年成立法律系,2002年成立法学院,2005年获得经济法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10年获得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学院坚持以“夯实法学基础,发挥财经优势,培养实务能力,突出专业特色”为办学宗旨,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且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基础与较强的实务处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和社会工作管理人才。学院现有法学和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有法学理论、民商法学和经济法学三个硕士学位点;有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等三个校级重点学科;有法理研究所、民商法研究所、经济法研究所和社会政策研究所等4个校级研究所,法律史研究所、宪法与行政法研究所、刑事法律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诉讼法研究所、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研究所、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所、文化心理学研究所等8个院级研究所。建有案例分析室、模拟法庭等用于实践教学的实验室。学院设有专业资料室,拥有法学、社会学领域的各种中外专业期刊120余种,重要报刊20种,图书资料3000余册。学院建设了高质量的课程体系,有《经济法》等1门省级精品课程,有《民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国际经济法》等4门校级精品课程,有《税法学》、《刑法学》、《行政与行政诉讼法》、《法理学》、《债权法》、《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宪法学》、《社会学概论》、《社区工作》、《中国社会》、《竞争法学》和《中国法制史》等12门校级一类课程。学院先后与台湾大学、政治大学、辅仁大学、世新大学、真理大学及香港大学建立了定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国内知名的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浙江大学等学校的法学院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浙江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共建关系,与浙江省劳动仲裁院、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杭州市救助管理站、杭州市流浪儿童收容中心、西湖区人民法院、富阳市人民检察院、上城区清波街道、浙江海浩律师事务所、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等20个单位建立了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实习基地或协作关系。学院现有“法务培训中心”和“社会工作培训中心”两个培训中心。学院成立有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法学会、海星社会工作协会、萤火心理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多个学生社团,创办了《法林法语》、《透析》等学生刊物,具有浓烈的学术氛围。学生科研成果显著,近年来共获校级课题立项50多项,发表论文近50篇,获学校科研奖励30余项。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已经形成了“法律文化节”、“就业峰会”、“社团风采节”、“新生训练营”、“学习型公寓建设特色项目”等多个学生活动品牌,参与各类学校活动成绩优秀,多次获新生辩论赛冠军、乒乓球赛团体冠军、校运会前三甲及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分别就业于各法院、检察院、税务局、海关、街道办事处等国家机关及银行、律师事务所、社区等其他企事业单位,表现突出,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另外,建院以来,已有大批学生先后考取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近两年来多数在校生在国家司法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通过率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