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能源与动力工程【工学/能源动力类】
层次 本科
国家特色专业
专业类型 工学
专业类别 能源动力类
年限 四年

本专业是硕士学位授权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创新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能源工程和力学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测控技术为支撑,掌握能源与动力设计理论与方法,掌握能源清洁生产、综合利用和系统节能理论和技术,具有较强的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够在电力、石油、化工等工业领域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设计、施工、生产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在安徽、河北等省份列入本科生一批次招生,设有4个特色专业方向,学生进入三年级后选择专业方向。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高级职称人员占40%,博士学位人员占80%,拥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教指委委员1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校级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人,校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精品课3门。本专业依托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该学科是我校重点建设学科之一,拥有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课程设置:

(1)能源动力方向:工程力学、电工技术、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燃烧学、热工过程控制、锅炉原理与设备、制冷原理与低温工程、热交换原理与设备、汽轮机原理与运行、能源工程与管理。

(2)电厂热动方向:工程力学、电工技术、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燃烧学、热工过程控制、电厂锅炉原理与设备、热电冷联产原理与技术、热交换原理与设备、热力发电厂、热力系统节能。

(3)石化节能方向:工程力学、电工技术、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燃烧学、热工过程控制、石油化工加热设备、天然气液化技术、换热网络优化节能技术、热力发电厂、石化系统节能。

(4)暖通燃气方向:工程力学、电工技术、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燃烧学、热工过程控制、空气调节、制冷原理与低温工程、供热管网施工与管理、燃气输配、通风除尘及降噪工程。

金融学

本科/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经济学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本科/教育学

汉语国际教育

本科/文学

英语

本科/文学

日语

本科/文学

俄语

本科/文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理学

应用物理学

本科/理学

应用化学

本科/理学

化学

本科/理学

智能制造工程

本科/工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本科/工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本科/工学

材料化学

本科/工学

复合材料与工程

本科/工学

金属材料工程

本科/工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

本科/工学

通信工程

本科/工学

自动化

本科/工学

机器人工程

本科/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工学

软件工程

本科/工学

数字媒体技术

本科/工学

智能科学与技术

本科/工学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本科/工学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本科/工学

土木工程

本科/工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工学

能源化学工程

本科/工学

化工安全工程

本科/工学

采矿工程

本科/工学

油气储运工程

本科/工学

石油工程

本科/工学

海洋油气工程

本科/工学

交通运输

本科/工学

环境工程

本科/工学

环境科学

本科/工学

安全工程

本科/工学

生物工程

本科/工学

工程管理

本科/管理学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本科/管理学

会计学

本科/管理学

工商管理

本科/管理学

市场营销

本科/管理学

物流管理

本科/管理学

动画

本科/艺术学

产品设计

本科/艺术学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