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中药资源与开发【医学/中药学类】
层次 本科
国家特色专业
专业类型 医学
专业类别 中药学类
年限 四年

该专业为新兴边缘专业,涉及中药学、生物学等学科,涉猎知识跨度大,实践性强,属于医学大类(学科代码1008)。修业年限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背景,具备良好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调查分析中药资源和中药材生产、中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保护更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各类中药和中药资源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制药企业、流通领域及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中药资源调查、开发、科学研究、综合利用、生产加工、质量监控、营销与管理的高级中药资源学专门人才。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课程设置紧密联系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强化实验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紧扣经济社会和中药资源与开发的行业发展,着重体现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中药生产与开发、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特色。还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主干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生物化学、药用植物生理生态学、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学、有机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资源化学、物理化学、药理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药事管理学。还设有药用植物学采药实习、中药鉴定学教学实习、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实习、中药资源学教学实习等特色课程。其中,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药用植物栽培学等课程均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好的高中化学、生物基础和较好的外语、数学水平,对医药知识有一定兴趣。考生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高考体检标准。色盲者不得报考本专业。

目前中药材质量难以保障、中药传统文化精髓丢失、自然环境承受巨大压力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而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珍贵种质资源的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的人工养育和管理研究、珍稀濒危药材的代用品研究、对道地药材的研究和开发等,都需要中药资源专门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才。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在提高中药材质量、保障药源供给、利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全国有26所高校开设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近五成为农业院校。近三年,省内外高校在山东省招收的资源与开发专业本科生仅80人。山东省高校只有山东农业大学开设此专业,每年招收人数不足30人。此专业人才社会需求量大,毕业生去向明确,但人才培养数量远不能满足需求。

法学

本科/法学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本科/教育学

运动人体科学

本科/教育学

运动康复

本科/教育学

英语

本科/文学

应用心理学

本科/理学

制药工程

本科/工学

生物医学工程

本科/工学

眼视光医学

本科/医学

临床医学

本科/医学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本科/医学

中医学

本科/医学

针灸推拿学

本科/医学

中医骨伤科学

本科/医学

中医康复学

本科/医学

中医养生学

本科/医学

中西医临床医学

本科/医学

药物制剂

本科/医学

药学

本科/医学

中药学

本科/医学

中药资源与开发

本科/医学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本科/医学

康复治疗学

本科/医学

眼视光学

本科/医学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本科/医学

护理学

本科/医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管理学

市场营销

本科/管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管理学

健康服务与管理

本科/管理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本科/管理学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