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始建于1985年的经济与管理学院是我校在校生人数最多的二级学院,目前在校学生2188名,是率先突破2000学生的院系。学院前身是1985年的农业情报信息专业,当时该专业在我省唯一、全国极少;1992年,农业情报信息专业更名为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成立管理信息系与基础部合署办公;1995年7月成立信息管理系,2001年7月成立信息工程与管理学院,2006年8月,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信息工程与管理学院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2012年开始招收食品营销工程专业研究生,实现了研究生教育零的突破。学院现有信息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和会计学四个系,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村基层管理、会计学和人力资源管理五个本科专业,设有信息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会计学六个教研室。组建了中心实验室和信息技术、电子商务、ERP、国际贸易等四个专业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300万余元。师资队伍经济与管理学院有一支朝气蓬勃、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目前我院共有专职教师63位,其中教授5位,副教授21位,博士、在读博士12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90%以上。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文明教师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学校十佳教师4人,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9人,聘请了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纽约市立大学、金鹏期货公司总经理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或客座教授。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龙头,近年来,我们强化学科建设力度,以企业管理这一学校优先发展学科为突破口,形成了管理学、经济学相辅相成、综合发展的格局,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建有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民生发展研究中心、新农村建设研究所,是学校博士建设项目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主要参加单位。近五年来,我院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50余部,承担包括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争取科研经费100余万元,获省部级奖励8项,厅级奖励70多项。学院注重对外学术交流,五年来累计80余人次参加国内各类学术会议50余场次。人才培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合格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学院坚持以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为载体,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获得1个省级特色专业,2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校精品课程,1个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根据我院的专业实际,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构建了课堂案例教学、认识实习、综合技能训练、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多层次、系列化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09届至11届毕业生,英语四级通过率分别为:77%、78%和75%,英语六级通过率分别为:35%、37%和40%,计算机通过率分别为:19%、22%和25%,考研数量和质量最显著提高,近三年有100多位同学被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等著名高校录取。相当部分毕业生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就业,苏杭地区形成了我院毕业生聚集区,就业质量、层次较高。发展目标突出师资队伍建设在学院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加大博士引进力度,积极培养省校两级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努力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突出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强化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两大学科建设,努力争取工商管理一级硕士点的突破;争取开设金融学和财务管理两个新专业,加大现有专业改造力度,设置社会需要的研究方向,突出应用型特色。加大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力度,努力实现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突破,努力将我院建设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新颖、应用型特色显著、在省内同类专业中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型二级学院。

关于河南科技学院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河南科技学院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