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于1993年开始筹办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并于当年招生,1994年经湖南省教委批准设置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1998年正式成立中西医结合系,并于2000年增设中西医临床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我校将该专业正式定名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并成立了中西医结合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下设办公室1个,教研室5个,研究室1个,科研实验室1个及学生管理科。主要承担了中西医结合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以及中西医结合五、七年制学生的管理工作。现有本专业专职教师33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6名。博士15名,硕士7名。本专业为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学科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生导师(包括兼职)16人,硕士生导师(包括兼职)44人。2007年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批准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8年和2009年,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分别被批准为湖南省和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十二五期间,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及临床专业已成为研究生、本科生招生的热门专业。现在校本科(含五年制、七年制)、研究生(含硕士生、博士生)近1600人,形成了多层次、较大规模、颇具影响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基地。在人才培养的同时,加大力度进行学科的建设,2002年完成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科研实验室(蛋白质组学实验室)建设,并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验收;2003年与学院病理生理实验室、血管生物学实验室组建为“中医病证实验室”,确定为湖南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2008年,在原实验功能的基础上,组建分子病理实验室,并获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2012年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疾病的相关基础研究团队批准为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012年以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为主的分子病理实验室批准为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998年以来,引进一批高层次科研、教学人才,承担了国家、省、厅各级中西医结合科研、教研课题200多项。近5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60余项,获研究经费1200多万元。获省部级成果奖19项,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SCI原刊10余篇。获得各级科研、教研成果奖30多项,其中省部以上科研、教研成果奖20项;主持出版了专著、教材、教参60多部;形成了较稳定且在全国居于先进或领先水平的学科研究方向,具备较大学术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以及结构合理的中青年骨干队伍,在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体系的研究和实践、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肿瘤、生殖系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头颈部恶性肿瘤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在国内外形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中医药科研产业化等,做出了较大贡献。

关于湖南中医药大学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湖南中医药大学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