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前身为湖南中医学院中药系,始创于1975年,1992年迁至井湾子校区,更名为药学分院,1999年更名为药学院,2006年由井湾子校区整体搬迁至含浦校区。药学院目前设置3个行政科室,3个系,13个教研室,2个实验中心,1个药植园和1个标本馆。药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120人,专职教师85人,教辅22人,行政13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26人,中级职称39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45人,湖南省“121人才”第一层次人选1人,国家新药及保健品审评专家6人、湖南省新药审评专家13人,具有博士学位21人,在读博士18人,80%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近年来,海归教师2人,引进海外人才2人,聘请周宏灏院士任药学院名誉院长,聘请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国家天然药物研究中心IkhlasA.Khan(可汗)教授为我校海外名师和客座教授,聘黄璐琦、果德安、肖小河、陈士林、郑群怡、王跃生、杨大坚等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为我院客座教授以及兼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大大加强了我院科研和教学力量。药学院设有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生物工程、制药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食品科学与工程7个本科专业和1个中药学专科专业,拥有中药学一级学科、药学一级学科和中药学专业学位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中药学专业为湖南省最早兴办的药学类专业,现为教育部普通高校特色专业、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一五”重点建设专业和特色专业,药学专业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一五”重点建设专业和特色专业,药物制剂学为湖南省特色专业;中药学和药学为湖南省重点学科,中药制剂学和药用植物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化学与分析为校级重点学科;中药药剂学和中药鉴定学为湖南省研究生、本科生精品课程。药学院有药学基础教学和药学技能2个教学实验中心、1个模拟药厂、1个模拟药店,2个教学实验中心皆为湖南省普通高校示范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药超微技术工程中心1个;国家现代中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中药现代化研究实验室为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中药鉴定与资源实验室、中药药性与药效实验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二级)科研实验室:中药干细胞调控与应用实验室。目前药学院拥有气质联用仪、气相色谱仪、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倒置生物摄影显微镜、超临界流体提取装置等现代化大型精仪器280多台件,总价值达1800万元,教学、科研实验室面积近20000m2。药学院现有专科、本科、研究生3个办学层次,办学至今共计培养了本、专科生70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500余名。为了加强学生后期实习教学,先后建立了深圳建华、深圳海王星辰、广东利泰药业、南岳衡山等18家教学基地,并在浏阳生物医药工业园建立了“研究生创新基地”,药学院教职工积极参与学生就业工作,广开就业渠道,以拓展上市公司和国内知名大企业为目标,就业质量逐年提高。近三年来,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以上,连年被学校授予“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近3年来,药学院主持国家重大专项、973计划子课题、863计划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课题、厅级课题等纵向课题150余项,总计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00余篇,SCI收录文章50余篇;出版著作70余部;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共20项;获得国家级专利20余项。药学院十分重视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建立了省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中药新药创制与资源综合持续利用”等2支科技小分队,先后与企业联合研究与开发项目80余项,并与美、日、韩、英等国建立了广泛的科研合作关系,经费达1600余万元。联合开发和转让新药、保健食品等20个,科技开发和新药转让费达近2000余万元。研究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核心技术和产品,成就了湖南省医药企业的知名品牌,在中药现代化产业中充分发挥了骨干和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