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学院从1999年起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当时名为环境科学系,2001年曾改名为资源与环境学系,2005年底学校进行资源整合,相应成立学院。现全院有教职工54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12人、博士后1人、博士14人、硕士15人、在读博士生2人、在读硕士1人;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69人、本科生近400人。我院下设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地理科学三个系。学院拥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实验室,与生命科学学院共建),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实验室,与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桂林理工大学共建),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生命过程与环境分析实验室,与化学化工学院共建),1个广西高校重点教学实验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实验中心),2个校级研究所(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1999年被团中央命名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教育基地。我院设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地理科学三个本科专业,拥有环境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地理)硕士学位和学科教学(地理)教育硕士学位授予权;“环境科学”是广西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是广西高校重点教学实验中心,拥有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重点课程;逐步形成了污染控制、环境生态与生物修复、环境分析化学、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环境与矿物材料等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同时,我院相关教师还招收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态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我院有大中型精密仪器60多台套和一大批常规仪器设备,价值1000多万元人民币;拥有6000多平方米的实验教学与科研场地和一个500多平方米的中试基地;设有环境化学与监测实验室、污染控制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地理测绘实验室、地理水文实验室、环境生物学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地理气象实验室。2006年以来,我院共获得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高校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85项,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等各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8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90篇,其中有72篇被SCI、EI收录(不完全统计);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西师范大学科研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26项,其中已授权10项;获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已成为广西环境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