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专业文秘专业始建于1983年,为我院最早设置的专业之一,历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本专业拥有专用的办公自动化实训室和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和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与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考试接轨,学生毕业时即可获得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证书。秘书职业岗位分布于各个行业及其管理领域的特点,使得秘书职业教育必然会随着社会的日益旺盛的需求而蓬勃发展。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备,教学方法先进,教学管理严格。专职教师中60%以上为副教授以上职称,100%为“双师”型教师,并聘有实践经验丰富的客座教授多名。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秘书学、秘书实务、基础写作、应用写作、行政管理、文书档案、经营管理、商务谈判、速录、英语、办公自动化、中国文化概论等。本专业毕业生以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秘书岗位、特别是商务秘书职业岗位群为主要就业方向。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法律文秘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既精通秘书专业的基本技能,又掌握特定法律基本知识和法律实务技能的应用性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法律秘书人才的需求。本专业重视专业理论与社会复合技能人才需求的结合,侧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侧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秘书技能和法学应用技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具有在复杂工作环境下的秘书工作能力。法律秘书是为适应法治社会建设而设的,是秘书职业中的一种特殊职业岗位,随着法律知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他社会环境中对个人、团体、单位重要性的凸显,新时期的秘书不仅需要具备秘书的一般基本技能,而且需要专业化的法律基础知识,因此,具有较强的法学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法律秘书人才,特别是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对法律秘书的需求不断的增加,将在服务于社会及相对应的岗位就业具有明显的优势。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骨干教师均为“双师型”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本专业建有优质教学资源库,在教学过程中广泛采用案例教学、诊所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模拟实训等手段,使学生在毕业时获得与实际工作所需相符之技能。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民法实务、秘书学、秘书实务、办公自动化、秘书实用写作、合同法实务、商事法实务、行政法、速录、岗位专业化训练等课程。本专业报考基本要求:具有良好的中文功底;对法学及秘书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及思辨思维;具有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本专业的就业方向:企业法律秘书岗位;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法律秘书岗位;书记员、律师、法官检察官助理、乡镇司法助理,其他社会法律服务秘书岗位。就业率达98%以上。法律事务专业法律事务专业原称法律专业,1996年开办,2002年10月通过河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的遴选,被确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7年成为河北省示范专业。在省内首创“岗位技能导师制”人才能力培养模式,重视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从事法律实务的能力,同时,力求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获取新知识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经过多年建设,本专业拥有几十家的仿真与全真相结合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骨干教师均为“双师型”教师,并建成优质教学资源库,录入数百名优秀人才,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广泛采用案例教学,诊所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并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突出经验科学教学之特色,使学生毕业之时具备专业能力和相应岗位的工作能力。专业主干课程:法理学、宪法法律事务、民法总论、刑事法律事务、经济法律事务、民事诉讼法律事务、刑事诉讼法律事务、司法文书写作、速录等。本专业的《商法》、《逻辑学》为省级精品课程。本专业报考基本要求:具有良好的中文功底;对法学及法律相关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及思辨思维;具有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中小企业法务职业类、法律职业助理类以及基层法律工作者等高技能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岗位群为中小型企业法务人员、乡镇和社区司法助理、书记员及律师助理、法官助理和检察官助理、党政机关法律工作人员以及基层法律工作者等。就业率达98%以上。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信息是当今社会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作为信息的前沿与重要品种—新闻,其采编与制作技能是新闻信息传播效果的重要支撑。由于新闻信息传播同时还具有舆论引导、监督、知识传播等诸多巨大社会功能,因此,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拥有采、录、编、播、传等知识与技能的新闻工作者。同时,信息尤其是新闻信息作为信息社会的核心资源,是当今社会中从个人到组织竞相争夺对象,而这种争夺说到底是人才的争夺,也因此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娴熟的业务技能,能适应一线需要的新闻人才,并适当开拓培养与之紧密相关的其他信息工作技能。主干课程有:计算机、传播学、新闻理论、新闻采写、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摄影、摄像与非线编技术、秘书理论与实务、应用写作、广告学、速录等。专业就业方向:记者、编辑、节目制作者、自由撰稿人、文秘、广告策划与制作等。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新闻与传播专业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以及我国社会法制的日益完善,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法律法规的宣传,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法律、法规信息的收集、了解及研究、应用。由此客观上为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本专业培养能系统掌握新闻学专业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具有较强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制作等方面的业务能力,能够从事编辑、记者、媒介经营管理、法制宣传、法律事务及其他相关工作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主干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大众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学、新闻编辑学、新闻摄影与摄像、法学基础理论、民法学、刑法学、知识产权法、行政法、诉讼法、速录等。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选修其他的课程。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新闻媒体及司法、宣传、出版、教育、文化管理等部门,从事编辑、记者、媒介经营管理、法制宣传、法律事务及其他相关工作。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本专业特别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广告设计与制作能力为核心技能,同时还培养学生的策划、营销、管理等能力,专业教师均具有广告公司、文化传媒公司的工作经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的广告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保持了很高的增长率。据统计,2009年中国广告经营额达2041.0322亿元,比2008年增长141.4708亿元,增长率为7.45%。2009年中国广告市场总投放同比增长13.5%,突破5000亿元大关至5075.18亿元。2010年,中国经济开始回暖,这一势头带动了广告业的复苏。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寒冬”,中国广告业不仅挺过来了,而且迎来了发展黄金期。2010年,中国的广告开支为226.06亿美元。有专家预测,未来5、6年内,我国内地广告业的发展至少保持12%的年增长速度。我国广告业的良好发展前景,也为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为主,同时开设市场营销、广告管理、广告策划、公共关系等方面的课程。主干课程设置有:广告学、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广告设计、广告制作、广告创意与表现、广告图形设计简介、速录等课程。本专业主要为各类广告公司、文化传媒公司和企业、事业、新闻等单位培养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型、应用型广告设计与制作人才。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我校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广告教育先进单位。

关于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