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前身为福州大学数学力学系,成立于1958年。1962年改名数学系。1977年设置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计算机软件、计算机技术专业。1984年分为数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3年6月,为坚持理工结合的办学特色,促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互动发展,两系合并成立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学院现有应用数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两个工程硕士点,应用数学专业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点;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等六个本科专业;现有离散数学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科学工程计算重点实验室、福建省超级计算中心以及四个校级研究机构(数学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计算机软件研究所、龙网信息安全技术研发中心);建校以来,已为国家输送大量专业人才。现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工作的林惠民院士以及林作铨、林方真和刘旭等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就是我院校友的杰出代表。目前,全院在校本科生2570名,硕士研究生337名,工程硕士生508名。学院十分重视学科的建设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特色专业,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是福州大学“211工程”二期重点建设学科方向之一,离散数学及其应用是福州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两学科经过长期的积累,已经形成了多个有特色、有优势的学术研究方向,在相关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学院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科研成果丰硕。学院近年来,主持承担了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重大项目27项,教育部重点项目7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发改委项目和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58项、福建省教育厅项目69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项;获福建省运盛青年科技奖1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5项,其中1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学院拥有一支实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在180名专任教师、专职科研人员中有正、副教授77人,国家级专家2人,省优秀专家3人,省教学名师2人,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入选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7人,省属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全院共有校聘关键岗21人。学院现任党委书记肖赞强,院长常安教授。

鲍星华

蔡晓真

蔡英灵

陈爱莲

陈安莎

陈德昭

陈凤德

陈国龙

陈国维

陈建华

陈锦松

陈丽娟

陈丽珍

陈明志

陈清火

陈神灿

陈向英

陈晓峰

陈晓锋

陈晓星

陈晓云

陈展飞

陈昭炯

程航

程学旗

程烨

单红

丁善镜

董晨

窦鲁贤

范红

傅清祥

傅树声

傅仰耿

高庆狮

郭朝珍

郭红

郭洪

郭昆

郭莉

郭文忠

郭杨

郭洋

韩晓芸

何凤英

何建农

何统军

胡彦

胡颖

黄陈思

黄芳菀

黄慧敏

黄建军

黄进

黄可明

黄寿颍

黄寿颖

黄素英

黄文斌

江辉有

江良平

江巧洪

江莹茵

蒋启强

蒋秀凤

李剑敏

李金炼

李瑾程

李莲英

李瑞宝

李应

厉才康

梁飞豹

廖祥文

林柏钢

林炳桂

林伯钢

林发兴

林华

林锦

林立平

林丽琼

林美丽

林木仁

林秋月

林胜利

林晓东

刘秉瀚

刘陈鸿

刘剑平

刘剑萍

刘蓉

刘延华

刘永丽

刘韵

吕书龙

倪一涛

聂建英

牛牧

钮永莉

钱学清

任立英

阮一文

尚艳艳

邵志强

施齐焉

史金麟

史正平

舒志彪

苏力

苏丽

孙德献

孙风刚

孙元明

谭宜家

唐庆明

汪玢

王传荣

王海荣

王宏建

王宏健

王鸿

王晶海

王美清

王世俊

王晓东

王秀

王一蕾

魏凤英

翁爱治

吴承强

吴景东

吴其平

吴小竹

吴英杰

吴运兵

夏永辉

谢惠琴

谢伙生

谢丽聪

熊贤祝

徐荣聪

许君雁

薛美玉

颜丰

杨龙

姚朝灼

叶福玲

叶菁

游华

于志敏

余春艳

余根坚

余建辉

余小燕

余智华

俞建家

曾勋勋

曾有栋

张碧霞

张华娣

张惠英

张莹

张忠获

章红梅

赵彦敏

郑爱明

郑忠钦

钟春芳

钟尚平

周向东

周燕

周勇

朱丹红

朱玉灿

庄颖慧

邹长武

邹长忠

关于福州大学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福州大学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