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1995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1952年华南工学院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橡胶专业和全国最早的硅酸盐专业,1958年成立了属于全国第一批的高分子化工和化学纤维专业,1959年又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电子陶瓷专业。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材料科学研究所,2008年初经院系调整,原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原物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并入,2012年,成立生物医学工程系,形成了学科更完整、综合实力更强的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现下设5个系(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电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系),6个研究院、所(材料科学研究所、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元器件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高分子研究所、光通信材料研究所、高技术陶瓷及应用研究所),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筹]),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高性能与功能高分子材料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先进储能材料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聚合物成型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建]、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特种光纤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实验中心)。学院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含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生物医学工程;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理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省级重点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1个工程硕领域:材料工程;5个本科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含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和广东省重点专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和广东省名牌专业、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现有在校学生263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65人,硕士研究生822人,全日制本科生1450人。引培并重,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工270人,其中专任教师212人,教授86人,副教授59人,副研究员23人,博士生导师71人,硕士生导师151人,教师中具博士学位者占87.7%。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含双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珠江学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青年教师基金)人才培养计划26人,国家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2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2人。此外,还聘任了近50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为学院的顾问教授或兼职教授。并与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筑安全环境,构特色管理,保障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实验室及科研机构总面积15035平方米,学院实验室共有(800元以上)设备7965台(套),总价值17061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设备292台(套),价值11699万元。通过相关老师和实验室人员的管理,设备运行有序,保证了科研和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为本科生开出59个实验,其中内容有设计性的实验40个,有创新性的实验42个,综合性实验42个。对本科生的课外科研活动的实验进行了指导,较好完成了实践教学任务。锐意创新,产学研结合,实现科研跨越式发展近五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各类科研奖励30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等。2012年合同经费达11590万元。近五年承担包括国家重大研究计划课题,97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2012年申请专利170项,获专利授权94项。教师在其中三大索引论文323篇。2012年全院共举办学术会议和各种研讨会43场;出国(境)进修学习或合作研究10人次,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院的学术氛围,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的腾飞,特别是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学院的办学条件、学科水平、人才培养能力和科研实力得到了显著提高。现今,学院已经成为成为华南地区新材料的主要研究开发基地之一,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推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新时间:2013年01月17日)

毕舒

才仕宁

蔡长庚

曹爱红

曹蔚

曹镛

车淳山

陈朝晖

陈东丹

陈锦虹

陈军武

陈森凤

陈晓峰

陈旭明

陈亿裕

陈勇军

陈志泉

陈志武

陈志雄

陈中华

程镕时

程小苏

崔跃飞

邓九京

邓文礼

邓先宇

邓小帆

邓再德

丁恩勇

丁剑平

杜树芬

樊粤明

范顺佳

冯洲明

符小艺

付万飞

傅伟文

古菊

郭宝春

郭建华

郭荣基

郭伟贤

郭育源

韩绍虎

何汉林

何慧

何新华

侯有军

胡国明

胡星

黄炳钧

黄承亚

黄皓浩

黄庙由

黄其秀

黄涛

黄文波

黄小明

黄艳华

黄永泉

贾德民

江丽君

江涛

姜宏伟

姜中宏

蒋智杰

柯琼华

孔纲

冷雪花

黎少玲

李碧梅

李凤仙

李光吉

李竟先

李伟善

李文芳

李新衡

李秀琼

林惠音

林晓丹

凌志远

刘安华

刘登坤

刘芳

刘海敏

刘辉机

刘岚

刘平

刘平安

刘卅

刘述梅

刘维锦

刘新星

刘月明

刘粤惠

刘运春

卢迪芬

卢锦堂

卢珣

卢振亚

吕辉

吕明

罗浩江

罗美香

罗权

罗权焜

罗远芳

罗钟瑜

马德恒

马强

马文石

毛骏飙

莫绍华

莫越奇

宁成云

宁平

欧阳斌

潘慧铭

潘志东

庞纯

彭汉

彭俊彪

彭树立

彭晓宏

丘秉焕

丘其春

饶平根

任碧野

任力

邵玉暄

申妍华

史华红

税安泽

宋刚玉

苏达根

苏松基

苏雪筠

苏志峰

苏志锋

眭润舟

孙目珍

童真

汪国杰

王朝阳

王迪珍

王慧

王坚

王磊

王炼石

王农

王书元

王小萍

王歆

王燕民

王迎军

王真智

王志文

韦江雄

魏坤

温志雄

文尚胜

文梓芸

吴基球

吴建青

吴清仁

吴世俊

吴水珠

吴向东

吴小华

吴笑梅

夏成林

谢冠一

谢平波

辛钧

修玉英

徐镰祥

徐善辉

许乔瑜

薛颖

严玉蓉

杨伟

杨中民

叶建东

殷素红

游长江

余其俊

曾钫

曾令可

曾幸荣

张安强

张勤远

张志杰

章永化

赵建青

赵耀明

周曦亚

周奕雨

周震涛

朱旭辉

庄志强

关于华南理工大学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华南理工大学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