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信息学院(前身是无线电系),创建于1952年,由当时的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华南联合大学三校工学院以及湖南大学等中南五省12所院校的有关系科合并组成。1956年,根据国际形势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以当时华南工学院无线电系为主,组建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我院大部分师生调往成都。1958年,由我国著名电子学专家冯秉铨教授、徐秉铮教授及部分师生,恢复建立华南工学院电讯工程系(无线电系)。1996年7月我校无线电系,自动化系及计算科学系首次组建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随着我院学科队伍的不断扩大。2002年1月由原无线电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无线电与自动控制研究所,电工电子教学中心组建新的电子与信息学院。现任领导:赵敏(党委书记)、徐向民(副院长,主持工作)。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具有五个系,十三个研究所,拥有一批学术水平高、在国内外有一定声望的教授。学院现有教职工150人,其中教师11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珠江学者2人,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5人,“百人计划”高级人才2人。教师队伍中有正教授30人,副教授3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1人,占教师队伍的83%,在境外学习访问一年以上的教师47人,占43%,已经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高水平学术队伍。学院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二级学科重点学科,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二级重点学科);1个工程博士领域:电子与信息;2个工程硕士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和“集成电路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6个博士点,6个硕士学科点,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是我国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也是华南地区唯一的信息类国家重点学科及华南理工大学"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学科。学院现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平台课程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电子信息类专业创业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教育部,依托卓越工程师计划,与TCL共建),国家级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科技部);2个省部级科研基地:近距离无线通信与网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短距离无线探测与通信重点实验室;2个厅级科研基地:无线通信网络与终端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广东高校音视频图文智能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市共建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广州集成电路设计与培训中心;另外配合兄弟学院建设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及控制实验教学中心(电力学院、自动化学院)近年来,我院科研成果突出,2012年新增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2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2年申请专利146项,其中发明专利97项,授权专利116项,其中发明专利56项。学院现有在校生2812人。本科生1583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488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77人,非全日制工程硕士285人,博士生175,工程博士4,交换生25人(本科生13人,硕士生12人),留学生15人(本科11人,硕士3人,博士1人)。招生方面,2012年本科招生322人,比2011年减少2%;学术型硕士招生145人,比2011年减少1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90人,与2011年持平,博士招生33人,与2011年持平。在党中央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的指引下,全院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改革,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适应21世纪我国对信息产业人才的需求,为国家特别是华南地区和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如TCL集团总经理李东生,创维集团总裁黄宏生,康佳集团总经理陈伟荣等均为我院毕业生。

毕淑娥

毕淑蛾

蔡汉添

蔡敏

蔡友光

曹燕

常天海

陈芳炯

陈积栋

陈建萍

陈穗英

陈伟

陈相

陈艳峰

陈忠强

褚庆昕

崔寅鸣

淡瑞霞

邓红雷

邓洪波

丁泉龙

丁武

董俊

董守斌

豆志武

杜明辉

方少元

冯久超

冯琼芳

冯穗力

付予力

傅娟

傅予力

甘伟明

高学

耿魁伟

郭礼华

贺前华

胡斌杰

胡永健

华佩群

黄光周

黄皆雨

黄克斌

黄茜

黄婉红

黄晓梅

黄秀轩

黄旭东

季飞

江悦华

姜胜明

金连文

晋建秀

靳贵平

柯峰

赖声礼

雷秀珍

李杰灵

李磊

李善劲

李韬

李迅芳

梁迪众

梁添

梁亚玲

梁振权

粱帼英

林海汀

林继尧

林土胜

林耀荣

林悦波

刘凤军

刘娇蛟

刘杰平

刘雄英

刘远

刘蕴

刘灼群

卢志芳

陆以勤

吕锦

吕念玲

罗劲洪

罗询

罗昭智

罗智文

骆建平

骆西兴

马楚仪

马国欣

马丽红

莫海宁

莫文贞

聂文斐

宁更新

欧阳小

潘汉明

潘辉贤

潘伟锵

彭国平

钱小萍

秦华标

丘水生

丘晓华

孙季丰

田立斌

万红梅

王建业

王前

王群生

王淑兰

王伟凝

王炜

王小璠

王正茂

韦刚

韦岗

吴春风

吴淑泉

吴望平

吴闻

吴运昌

吴宗泽

向友君

谢胜利

谢文运

谢泽明

邢晓芬

徐向民

许崇杰

许少衡

薛峰章

薛锋章

薛洋

严运佳

燕维英

杨春玲

杨恒

杨继松

杨俊

杨俊美

杨世泰

杨英杰

叶梧

易红英

殷瑞祥

尹俊勋

于继荣

余华

余卫宇

余翔宇

余艳青

余英林

余志新

禹殿军

袁炎成

曾军

曾庆虹

曾衍辉

翟耀辉

张传庆

张剑

张军

张琳

张凌

张平

张廷锋

张远见

赵红茹

赵小兰

周嘉农

周军

周伟英

周仲浩

朱辉

朱宁西

朱权

朱焱权

朱一成

关于华南理工大学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华南理工大学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