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法学院初创于1929年(法律系),在八十余年的辉煌历史中,法学家群星璀璨,王宠惠、张志让、梅汝璈、杨兆龙等著名法学家都曾在复旦执教,形成了复旦法学特有的精神特征。后虽几经改组与调整,但依然薪火相传。1981年恢复法律学专业,1983年重建法律系。2000年11月,在原法律系基础上正式组建单一学科的法学院。新法学院成立后,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现已建成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资格,已设国际法、民商法、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诉讼法和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等七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设立一级学科硕士点(已设除军事法学外的其他九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建有法学博士后流动站,自2000年起开展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研究生培养;我院法学一级学科2012年入选上海市一流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获批设立“复合型”和“涉外型”等两个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两个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法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6位,其中31位教授,17位副教授,8位讲师。现有在校本科生和硕博士研究生1800人左右(本科生450余人,法学硕士生200余人,法律硕士生1000余人,博士生73人)。复旦法学教师在教书育人、研究学术、服务社会有优良传统,努力为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实现社会正义做贡献。建国以来,张志让教授被任命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昌道教授曾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孙南申教授曾任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孙笑侠教授获“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荣誉称号和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张乃根、董茂云、龚柏华、谢佑平、季立刚、王志强、陈力等7位教师获得“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荣誉称号;有8位教师获“上海市育才奖”;孙笑侠、谢佑平、赵立行等3位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胡华忠老师入选上海市阳光学者人才计划;王志强教授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人才计划;杜宇、杨严炎等2位教师入选上海市晨光学者人才计划;朱淑娣、陈力、王志强、白江、许凌艳、徐美君、梁咏、刘志刚等8位教师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新法学院成立以来,我院教师先后承担3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0余项。2008年7月,根据复旦大学的统一安排,法学院整体搬迁至新落成的复旦大学江湾校区;2011年3月,在美国廖凯原基金会和基金会主席廖凯原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的“廖凯原法学楼”揭牌仪式隆重举行,法学院教学科研条件获得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法学院法律图书馆建设依托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李兆基图书馆。该图书馆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提供藏、查、借、阅一体化的书刊开架服务,还设有兼具上网、阅读与休闲功能的网络学习区,有专供小型团队学习、讨论的研究室等。馆藏法学类图书6万余册,其中中文图4.7万册,外文图书1.3万册;订有中外文期刊256种,其中中文期刊220种,外文期刊36种;订有法学类电子数据库和电子期刊库61个,其中中文类23个,外文类38个。近年来,我院在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2000年至今,累计为包括公检法司在内的上海政法系统和律师界培养了两千多名在职法律硕士,在提升上海政法干警的整体素质方面贡献了力量。我院教师也积极投身于服务全国、服务上海的大局,多位教授受聘或受邀参与到国家和上海的法治建设,在立法、行政、司法等各层面为法治建设建言献策,特别是主动服务于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孙南申、谢佑平教授受聘为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董世忠、张乃根、龚柏华教授担任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构专家组成员,孙笑侠、段匡教授受聘为上海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等等。我院依托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区位优势,走出了一条以国际化为特色的发展道路。与哈佛大学法学院、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等十余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法学院建立了稳定的院际合作关系,互派师生到对方开展交流学习。我院的留学生教育也走在国内前列,2010年起开设全英文授课的“中国商法”国际硕士项目,每年招收十余名留学生;本科留学生的规模和质量也不断提升。复旦大学法学院历来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1993年在新加坡举办的国际华语大专辩论赛中,复旦大学代表队一举夺冠,队员严嘉、季翔为法律系学生。2001年以来,法学院先后有九个班级获得“上海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9年,2005级本科班获全国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法学院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一项。2003年,复旦大学代表队获“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中国赛区第一名,代表中国赴美参加国际比赛。目前,法学院在学校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依托复旦学术生态,聚力量,建平台,拓贤路,扩格局,凝炼学科创新特色,建设师生理想家园,正加快法学院发展的步伐,努力提升复旦法学院在国内和国际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复旦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系

历史学系

文物和博物馆学系

旅游系

哲学学院

经济学院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法学院

新闻学院

外文学院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艺术设计系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学系

现代物理研究所

化学系

高分子科学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生命科学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系

光源与照明工程系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管理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药学院

护理学院

软件学院

微电子研究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公共教学部

艺术教育中心

社会科学基础部

体育教学部

大学英语部

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系

上海医学院-外科学系

上海医学院-儿科学系

上海医学院-妇产科学系

上海医学院-眼科学系

上海医学院-耳鼻喉科学系

上海医学院-临床诊断学系

上海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

上海医学院-皮肤病与性病学系

上海医学院-康复与运动医学系

上海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上海医学院-神经病学系

上海医学院-麻醉学系

上海医学院-全科医学系

上海医学院-口腔医学系

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上海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

上海医学院-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上海医学院-病理学系

上海医学院-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

上海医学院-药理学系

上海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系

上海医学院-细胞与遗传医学系

上海医学院-免疫学系

上海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上海医学院-法医学系

上海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

研究生院

继续教育学院

网络教育学院

国际问题研究院

文史研究院

金融研究院

上海物流研究院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环境经济研究中心

生物医学研究院

亚洲研究中心

复旦发展研究院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复旦?花旗管理研究中心

中国市场营销研究中心

东方管理研究中心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中心

上海市应用数学咨询开发中心

纳米技术发展中心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工程中心

上海(国际)数据库研究中心

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

附属儿科医院

附属妇产科医院

附属华山医院

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附属中山医院

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附属肿瘤医院

上海华东医院

上海建工医院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附属金山医院

上海市青浦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闸北区华山医院永和分院

上海市肿瘤医院

中山医院肿瘤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关于复旦大学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复旦大学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