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化学系始建于1926年。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原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沪江大学、大同大学、震旦大学与复旦大学七校的化学系合并,成为今日的复旦大学化学系。历经八十年,化学系已成为我国培养一流化学人才和开展面向国家需求的化学前沿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1952年至今培养了本科生7590余名、硕士992名、博士446名。他们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上发挥作用,有一大批已成为学术造诣深厚、蜚声于海内外的著名专家,其中在化学系工作或学习、进修过的中科院、工程院院士有二十余位。近年来通过“211“和“985“工程的建设,进一步为构建研究型大学化学学科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复旦大学化学学科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化学系设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生物学五个二级研究所,以及化学教学实验中心和应用化学研究所、激光化学研究所。建有上海市分子催化和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创新科学仪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化学教学实验中心为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化学系是我国最早的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之一,六个二级学科均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本科教育设有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1993年被确定为“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现有本科生387人、硕士研究生173人、博士研究生213人、工程硕士生22人、博士后人员15人;拥有各类教学和科研实验室约1.8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逾亿元,400余平方米资料室拥有中西文图书3万余册,国内外期刊400余种。化学系现有教职工160人,其中教师103人,87%具有博士学位;拥有教授48名、副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人员34名,博士生导师44名。教师队伍治学严谨、勇于开拓,教学与研究实力雄厚,拥有中科院院士5名(含双聘3名)、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4名及讲座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名(A类8名、B类3名)、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级和上海市教学名师各1名,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1名、复旦特聘教授5名,以及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和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7名;另外,还聘有名誉教授8名,兼职教授16名。化学系始终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目标。近年来,在“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原则上,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开设的160门本科课程中,《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普通化学》等专业课程为国家级和上海市精品课程,还有《化学与人类》等具广泛影响的优秀公共类课程,获得过多项国家和上海市教学成果;物理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首批全国教学优秀团队;编著的《物理化学》、《化学与人类》、《谱学导论》、《分析化学原理》等一系列新教材获得国家级和上海市优秀教材奖。在注重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近五年有3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学生的课余科技创新行动曾获准创新项目100余项,连续三届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项特等奖和1项一等奖。近七年来有7届本科生和7届研究生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03级研究生和04级本科生班级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称号;20多名学生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学生。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思想素质和创新能力、扎实基础知识和优良实验作风的优秀毕业生,赢得了社会高度评价。化学系十分重视科研创新,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与应用兼顾的传统。近年来,以分子催化、化学材料和蛋白质组学为研究重点,积极开展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新技术和应用开发研究。2000~2008年间承担了国家和有关部门科研项目800余项,获经费累计3.31亿元,发表科研论文2690余篇。2008年实到科研经费超过5000万元,在研的225个项目中,有国家973项目及子项目22个,863子项目1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个,上海市重点项目7个;在Naturematerial、JACS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SCIE论文325篇,其中IF>3者占30%以上;获授权专利49项。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上海市和各部委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和二等奖7项、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项,以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2项、上海市科技精英和青年科技英才奖4项、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3项等,还获得国家基金委和上海市优秀创新群体各1项。随着科研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化学系不断加快国际化进程,目前已与巴黎高科、英国伯明翰、美国UCSB和VCU等国外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模式;赵东元、金国新、贺鹤勇等教授或担任国内外重要杂志的副主编、编委等职务,或在国际学术团体和国际会议中担任重要职务;化学系先后主办了一系列大型和双边国际会议;每年来访讲学、授课的国外教授和研究人员达60人次以上;本科学生也拥有更多交流互访机会,每年均有10%以上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风云际会,斗转星移,化学系走过了八十余载历史长路。在过去的岁月中,我们创造了辉煌的今天;我们将加倍努力,建设更加灿烂的明天!

复旦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系

历史学系

文物和博物馆学系

旅游系

哲学学院

经济学院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法学院

新闻学院

外文学院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艺术设计系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学系

现代物理研究所

化学系

高分子科学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生命科学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系

光源与照明工程系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管理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药学院

护理学院

软件学院

微电子研究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公共教学部

艺术教育中心

社会科学基础部

体育教学部

大学英语部

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系

上海医学院-外科学系

上海医学院-儿科学系

上海医学院-妇产科学系

上海医学院-眼科学系

上海医学院-耳鼻喉科学系

上海医学院-临床诊断学系

上海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

上海医学院-皮肤病与性病学系

上海医学院-康复与运动医学系

上海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上海医学院-神经病学系

上海医学院-麻醉学系

上海医学院-全科医学系

上海医学院-口腔医学系

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上海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

上海医学院-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上海医学院-病理学系

上海医学院-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

上海医学院-药理学系

上海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系

上海医学院-细胞与遗传医学系

上海医学院-免疫学系

上海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上海医学院-法医学系

上海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

研究生院

继续教育学院

网络教育学院

国际问题研究院

文史研究院

金融研究院

上海物流研究院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环境经济研究中心

生物医学研究院

亚洲研究中心

复旦发展研究院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复旦?花旗管理研究中心

中国市场营销研究中心

东方管理研究中心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中心

上海市应用数学咨询开发中心

纳米技术发展中心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工程中心

上海(国际)数据库研究中心

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

附属儿科医院

附属妇产科医院

附属华山医院

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附属中山医院

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附属肿瘤医院

上海华东医院

上海建工医院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附属金山医院

上海市青浦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闸北区华山医院永和分院

上海市肿瘤医院

中山医院肿瘤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关于复旦大学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复旦大学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