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原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23年国立东南大学建立的电机工程系。当时该系设有电机制造、荷电铁道、无线电三个组。1928年国立东南大学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32年陈章先生来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任教授。1936年起担任系主任。解放后,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2年以南京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并入了金陵大学和江南大学的工科系科,建立了南京工学院,并将电机工程系分设为电力工程系和电信工程系。陈章教授任电信工程系主任,该系就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1953年,在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中,又有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工学院的电信系并入,建立了无线电工程系。在学院的发展历程中,1956年有三分之一的教师支援新建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1962年又分出电真空专业,成立我校电子工程系。2006年3月18日无线电工程系更名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经过长期的努力,全院在学科地位、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横向联合、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均居全校之首,目前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无线电电子学教学和科研中心,可谓人才济济、成果斐然。现有教师208人,其中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名加拿大皇家科学院与工程院两院院士、三名国家"863"、"973"首席科学家、九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3人,教授41人,副教授36人,博士后15人、博士180人、硕士生800名、本科生1200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及五个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信息安全”。五个二级学科均为硕士、博士点,可招博士后并且为国家重点学科。本院拥有“毫米波”和“移动通信”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四个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为江苏省重中之中学科。目前有四人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四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五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四人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七人任全国各类专家组成员,十七人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三个江苏省"蓝青工程"人选,对外合作拥有八个联合研究中心、省市级工程中心四个、一个实验中心、四个股份公司共有资本一亿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按信息工程(含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方向)招生,硕士、博士招生按五个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信息安全”招生。本院重视学科基础建设和专业技能培养,注意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新技术、新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为国家培养了许多通信和信息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组织管理人才。毕业生供不应求。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曾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每年在国际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国同行中均名列前茅。近年来,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进行广泛学术交流与合作。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全国首次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荣获全国电子类专业中唯一的特等奖。近又获国家二等奖。改革的成果受到兄弟院校的高度赞扬和移植。许多种教材被兄弟院校广泛应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多年来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省部级重大的重点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每年都有科研成果获奖,近三年全院每年科研经费到款数达7000多万元。研制的高科技产品正在向产业化发展。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人数近万人,他们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成为许多用人部门首选单位。我院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十名院士。毕业生适应的工作范围有:通信工程、信息处理、传输、交换检测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电子设备与系统的研制、生产和应用;计算机硬件及网络软件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安全防范电子系统设计与开发等。就业的行业主要有:电信、移动通信公司、电子、银行、广播电视、航空航天、航海、国防、能源交通等高科技企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

建筑学院

数学系

物理系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艺术学院

交通学院

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临床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能源与环境学院

苏州研究院

法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自动化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体育系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学院

集成电路(IC)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吴健雄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海外教育学院

研究生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CIMSnet南京站点

软件工程与理论实验室

东南大学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影像与精确诊治研究中心

吴建雄实验室

先进光子学中心

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ASIC工程中心

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先进材料研究中心

物理实验中心

经济管理学院MBA

混凝土及预应力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力学实验中心

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

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

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显示技术研究中心

分析测试中心

电子商务研发中心

集团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

无线电工程系多媒体研究所

电光源研究中心

东南大学信息安全研究中心

江苏省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

东南大学电子系统可靠性研究中心/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室

东南大学伽利略系统欧亚(中国)教育与应用开发中心

“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附属中大医院

南京市胸科医院

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土木工程学院

关于东南大学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东南大学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