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的外语教学历史悠久。早在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筹办之初,就首设日文教学,以利中日教习“互换知识”。1903年学堂开学,开课程十七种,其中英文、东文(日文)各占一门。1917年设英文专修科,1920年设英文系,1921年设西洋文学系,1923年由西洋文学系、英语系、德、法、日各学科合并成外国语文系。(点击即可获取外语学院在校园地图中的位置)外国语学院历来人文荟萃,名家云集。先后在外国语学院主持工作的著名学者有:吴宓(哈佛)、梅光迪(哈佛)、楼光来(哈佛)、张士一(哥大)及著名诗人闻一多等。在过去百年的教学实践中,东大外国语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和高级人才,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东大外国语学院与时俱进,日益发展。现有教职工152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4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及研究生学历的教师57人,目前,教师中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13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25人。硕士生导师19人。近四年来,有近50人次的教师赴国外高校进修或出席不同层次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我院还聘请了9名国内外语界知名学者(王宁、束定芳、徐珺、周世范、揭侠、石毓智、吕俊、王立非、何高大教授)为东南大学英语和日语学科的兼职教授。常年聘用外籍文教专家6-8人,每年还有相当数量的国外访问学者来系作短期访问和讲学。近四年来,在全校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中,我院有2位教师荣获一等奖,4位教师荣获二等奖,8位教师荣获三等奖。1位教师荣获宝钢教学奖和东南大学优秀教学特等奖,6位教师荣获校级优秀教学一等奖,20位教师荣获校级优秀教学二等奖。一位教师荣获江苏省高校英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为了更好地促进我院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单位的转变,构建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的平台,我院先后建立了5个校级研究所和1个研究中心,为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和整合,为人才和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性条件。上述措施也有力地促进了我系相关学科由基础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方向发展。

建筑学院

数学系

物理系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艺术学院

交通学院

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临床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能源与环境学院

苏州研究院

法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自动化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体育系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学院

集成电路(IC)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吴健雄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海外教育学院

研究生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CIMSnet南京站点

软件工程与理论实验室

东南大学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影像与精确诊治研究中心

吴建雄实验室

先进光子学中心

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ASIC工程中心

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先进材料研究中心

物理实验中心

经济管理学院MBA

混凝土及预应力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力学实验中心

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

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

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显示技术研究中心

分析测试中心

电子商务研发中心

集团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

无线电工程系多媒体研究所

电光源研究中心

东南大学信息安全研究中心

江苏省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

东南大学电子系统可靠性研究中心/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室

东南大学伽利略系统欧亚(中国)教育与应用开发中心

“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附属中大医院

南京市胸科医院

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土木工程学院

关于东南大学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东南大学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