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职业学院是2000年10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面向全省招生的全日至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山东省首批设立的十所职业技术学院之一。几年来,在威海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院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实力日渐增强。2004年5月份,威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威海职业学院和威海市技术学院正式合并。学院位于威海市科技新城(初村北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占地2500亩(其中内海水面54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的规模,固定资产5.8亿元。拥有各类实验(训)室、计算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网络,建有5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馆藏图书30万多册。设置了21个部、系、处(室),开设了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应用电子技术、通信工程、数控技术及应用、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电子商务、会计与统计核算、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与金融、烹饪工艺、餐旅管理、经贸英语、朝鲜语、服装设计与工艺、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广告学、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美术装璜设计、音乐、电子生产工艺与设备、电器技术及应用、机电技术与产品营销、应用化工技术、制药技术与药品营销、商务日语、软件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船舶工程技术、工业设计、法律等32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9282人,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近2000人。教职工647人,其中专任教师344人,教授15人,副教授131人,研究生77人。一、办学定位根据高职学院教育教学规律,我们对职业学院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科学定位,提出了“以高等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为主,职业岗位技能培训、成人高等教育共同发展,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地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坚持“社会需要什么岗位,就设置什么专业;社会需要什么技能,就开设什么课程;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学生”的办学指导思想,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初步确立了集职业教育、岗位培训、远程开放教育为一体的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二、教学科研积极探索高职教育规律,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提高质量意识和人才意识。出台了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程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通过学科间互相渗透融合,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理论知识“必须够用”为度,强化实验室、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建有拥有67个实训室的职业技能训练中心,突出技能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毕业生实行“四证”制度和跟踪调查制度,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至少四个技能证书(专业技能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证书、全国英语等级证书和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方可颁发毕业证书,并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和就业档案。在确保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我们面向市场,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函授专、本科教育,先后有近万人取得成人教育学历;充分发挥培训职能,开发了计算机、普通话、职业资格证书等多项培训工作,共培训20多万人。以对高职教育理性化思考为重点,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教师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大量高职研究的科研成果,组织申报并立项了《半岛制造业基地研究》等省市级研究课题,并积极与农业局等部门合作开发有关项目,促进了产、学、研的结合。编辑出版了内部学术刊物威海职业学院学报——《威海科学导刊》。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院具有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办学资格。近几年,学院与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办学机构,多次进行学术合作交流。与韩国岭南大学、新罗大学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书,并进行经常性的中韩学生交流活动。三、专业设置根据高职人才培养定位,我们坚持“社会需要什么岗位,就设置什么专业;社会需要什么技能,就开设什么课程;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生么学生”的办学指导思想,科学设置专业。专业设置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为参照基准,有专家、企业家等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社会人才、岗位需求进行广泛的调研,并建立专业设置反馈制度,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外延和内涵,努力做到专业设置的新、精、专。根据省委、省政府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战略方针,结合威海经济社会发展及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需求,调重调硬工科专业的比重,按照“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全面发展”的思路,以现代制造技术和应用性强的专业为重点,打造一批品牌专业,初步形成了外向化、技术化、应用化、地方化的鲜明特色。四、师资队伍围绕办学定位和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我们出台了《威海职业学院2003——2010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规定》、《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暂行规定》等文件,加快了提高教师素质、提升专业教师层次的步伐。一是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塑造人格魅力,提倡爱岗敬业的治学态度。二是做好继续教育工作。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参加专业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专业层次。选派骨干教师到上海、天津等地的高等院校进修,组织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使之尽快成为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三是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努力吸收全国高校应届硕士研究生来我院就业,今年已有61名研究生充实到我院教师队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急需专业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56名。五、招生情况学院高职学生招生,2001招生数为650人,2002年811人,2003年1734人,2004年3280人,呈快速增长趋势。2003年面向全省招生,2004年招生范围扩大到全国10个省市。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我院学历教育资质的优势,努力扩大成人教育规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办学,加强与韩国等国家的学术及学生交流。2004年成人学历教育招生850人,学员总人数达到近2000人。六、发展规划立足威海市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优势,结合威海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方针,学院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规范办学程序,提高办学质量,注重内涵发展。今后几年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2—1.5万人,工科类专业比重达到70%,力争用2—3年的时间,使海职业学院在教育教学、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把威海职业学院建成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搞好学院现有规模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努力提升办学层次,把威海职业学院建成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高效。

关于威海职业学院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威海职业学院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