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学院是一个有着悠久学术人文传统的百年院系,在海内外学术界和教育界有着重要的影响。1901年山东大学堂创建时,即开设历史课程。1950年初创建历史系,不久又汇集了齐鲁大学国学院历史系等各方力量,成为当时国内综合性大学同类系中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系科之一。以杨向奎、童书业、王仲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饮誉海内外的学者,均曾在此任教,他们以《文史哲》为基地,组织发起了一系列轰动史学界的重大学术问题讨论,以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创造了该院五、六十年代的辉煌。当时山东大学历史系的中国古代研究同北京大学的中国古代研究曾经被学术界誉为“中古史研究的两大重镇”。改革开放以后,一大批在教学和科研上卓有建树的专家、教授又为历史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96年7月,以原历史系为基础,组建了历史文化学院,研究工作继续保持着传统优势。近几年来,学院多次重要考古发掘轰动海内外学术界,并有四次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在“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教学名师”、“泰山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学科建设方面,有突出进展,学科整体实力有较大增长。学院现有正、副教授40多名,博士生导师30余名。拥有历史学、世界历史、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文化产业管理、档案学5个本科专业;拥有中国古代史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历史学一级学科,该学科所属9个二级学科均可招收博士研究生;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两个省级科研基地,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还与美、日、加、德等国20余所学院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关系。成功申办第22届世界历史科学大会,2015年将有2000余位世界顶级历史学家与会。世界历史科学大会每5年举行一次,是首次在亚洲举办。2011年学院按历史学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招收本科生。历史学类包括历史学专业、世界史专业和考古学专业;历史学类、文化产业管理可以向档案学专业分流。

经济学院 (东区新校)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东区新校)

历史文化学院 (东区新校)

数学学院 (东区新校)

化学与化工学院 (东区新校)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区新校)

生命科学学院 (东区新校)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区新校)

管理学院 (东区新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东区新校)

国际教育学院 (东区新校)

文史哲研究院 (东区新校)

经济研究中心 (东区新校)

大学外语教学部 (东区新校)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东区老校)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东区老校)

法学院 (东区老校)

外国语学院 (东区老校)

艺术学院 (东区老校)

物理学院 (东区老校)

公共卫生学院 (西校区)

医学院 (西校区)

口腔医学院 (西校区)

护理学院 (西校区)

药学院 (西校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校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校区)

机械工程学院 (南校区)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校区)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南校区)

电气工程学院 (南校区)

土建与水利学院 (南校区)

体育学院 (南校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软件园区)

加拿大高等教育基础部 (软件园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新区)

机械工程学院 (南新区)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新区)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南新区)

电气工程学院 (南新区)

土建与水利学院 (南新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山东大学口腔医院

软件学院 (软件园区-齐鲁软件学院)

济南儿童医院

千佛山医院

关于山东大学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山东大学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